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docx
5页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都读过杜甫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现在我手中拿的就是当年可以搏杨贵妃一笑的荔枝,杨贵妃这么喜欢吃荔枝,为什么不在长安(今西安)种植一些荔枝呢?哦,有同学说是气候的原因,那到底是不是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找到答案教师: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教师:板书:标题—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师:我们认识一个区域,首先要认识它的位置和范围一、 位置和范围课件出示南方地区地图师:利用南方地图,结合描述区域位置的方法,请同学们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教师:板书第一部分内容、画图教师:总结过渡:认识了位置和范围,我们接下来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首先我们来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二、 地形教师:展示南方地区地形图,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指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的位置。
结合以前所学学生归纳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学生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过渡:认识了地形的特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南方的气候特征三、气候展示中国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请同学们归纳南方地区的气温特点①气温: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8~30 ℃,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整体较“热”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 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分布特点②降水: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大于800 毫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整体较“湿”教师总结:那么这种整体湿热的气候具体是什么类型呢?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读图说出南方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并根据气候统计图说出气候特征学生回答:略教师: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过渡:南方整体气候湿热,但是内部不同的区域气候不完全一样出示问题:寒假期间,家住成都的小明去上海旅游,发现上海的气温比成都低,两地的纬度接近气温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能帮小明解答这个问题吗?四、课堂探究活动1: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以上问题,完成后分小组展示成果小组展示: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各小组的回答总结在一起得出其原因是: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阻挡了冬季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过渡: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发现地形对气候有明显的影响,那么他们对河流是否有影响?你能根据南方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推测南方的河流特征吗?五、 课堂探究活动2:以长江为例,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教师:从地形的角度看,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那么长江的流向应该是什么呢?学生:流向:自西向东教师:我们看看,长江的上游主要流经了哪些地形区?跨越了我国哪两个阶梯?长江的下游主要流经哪些地形区,位于我国的哪个阶梯?学生:长江上游流经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从我国的第二阶梯跨越但第三阶梯,流速较快,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教师:地形影响了河流的流向,那么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体现在哪呢?南方的河流水量大还是小,汛期是在什么季节,有没有结冰期?为什么学生回答:南方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汛期主要是在夏季,南方冬季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所以无结冰期六、 课堂探究活动3 认识南方地区河流对地形的影响。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地形影响了河流的流向,那么河流对地形有影响吗?教师:展示长江上游峡谷和下游平原的照片,提问:为什么在长江的上游河段多峡谷,而下游河段却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河流上游河段,落差较大,流速较快,河水以向下侵蚀为主,形成峡谷;河流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缓,泥沙不断淤积形成冲积平原七、 课堂探究活动4 认识南方地区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教师:展示图片“雪中的岳麓山”,知识老师在湖南拍的照片,岳麓山在湖南省长沙市,从这幅图片中,我们看到冬天的岳麓山,山上的树木依然是绿色的,那大家想一下,我们郑州的冬天,树上的叶子还在吗?为什么呢?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学生回答教师提问:这个学生的回答正确吗,其他学生有补充吗?教师总结:我们把两位同学的回答总结起来就可以得出答案: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湿润,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所以冬天不会落叶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