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9页2025年秋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级共有学生29人绝大部分同学都进入过幼儿园,接受过学前教育,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于学习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完成作业情况较好,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小部分同学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不能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主要问题表现在计算能力不足、理解题意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足、学习习惯差等本学期要探寻良好的教学方法,采用适用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要因材施教,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主题活动——我的幼儿园”,“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 创意拼搭——认识立体图形”,“智慧广场——简单的重叠问题”,“第四单元 漂亮的粘贴画——11~20各数的认识”,“主题活动——找找身边的数”,“第五单元 我爱读书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智慧广场 移多补少问题”,“第六单元 我爱冰雪运动——总复习”,共个10单元。
本册教材内容设置体现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精神,贯彻落实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精神的要求,体现了小学数学育人要求,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课程逻辑及细节里做好数学教育加法,为培养科技人才奠基教材落实了对学业质量的要求,重视数学的学习评价教材的编排顺序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利于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册教材有如下特色亮点:优化了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呈现方式,使教材更加适教利学精心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显性呈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强化数学思维教育加强习题设置研究,优化作业系统设计优化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改变小结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新教材的作业题情境设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跟数学知识的完美融合选取有典型特征的代表性素材,联系相关数学知识设置作业题,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教材中的情境化数学习题,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和境况,并不明确已知的的数学知识题目所注重的是如何解决习题中所提出的现实问题。
学生需要根据习题中的情境,联系已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出习题所给的数学条件和数学要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达成全面育人的学科目标教材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要求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建立数感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强化数学知识的场景化应用对部分例题与习题进行了优化解题方法侧重直观操作(如摆小棒、画图表),降低抽象推理要求练习题数量减少且难度降低,聚焦基础运算与简单应用各单元节次顺序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将对图形的认识等生活关联紧密的内容前置,为后续计算学习奠定基础使表内乘除法相伴学习,增强知识连贯性强调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材注重思维建模替代机械计算,弱化复杂变式题,强调“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的思维链条通过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意义而非机械背诵注重生活化知识的应用。
主题图设置为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图形单元结合动手活动,深化空间观念主题活动——我的幼儿园”本单元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促进幼小衔接,注重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为后续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良好的心理铺垫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讲述了对1~5数的认识,要求能规范书写,进而认识序数的表示方法“第几”和会比较大小,鼓励用形象化的感知解决5以内的加法和5以内的减法问题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依次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层次上又个位数的加减过度到对位值的理解,形式上难度逐渐加深,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认知第三单元 创意拼搭——认识立体图形”本单元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重在直观感知、操作感知,初步培养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智慧广场——简单的重叠问题”本单元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简单的重叠问题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培养发现数学规律、表达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第四单元 漂亮的粘贴画——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由对11~20各数的认识开篇,详细地学习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十几减几(不退位)和相应的加法(不进位)等内容,是从数的认识能力到数的计算能力培养的一次思维飞跃。
主题活动——找找身边的数”本单元通过趣味主题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第五单元 我爱读书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单元依次通过学习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方式方法,完善地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规律本单元要注重对算理的理解,注重直观性的感知,形象化的表达,要杜绝死记硬背智慧广场 移多补少问题”本单元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移多补少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第六单元 我爱冰雪运动——总复习”本单元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方面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并在复习中温故而知新,初步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广度和宽度三、教学目标掌握1-20各数的认读写,理解基数与序数意义,熟练比较大小及排序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如凑十法、破十法),解决购物、分配等生活问题理解加减法符号含义,能用算式描述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实物分类,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开展活动,探索图形的组合与稳定性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绘制简单路线图分类整理常见物品,用符号记录数量。
通过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信息用数学语言描述幼儿园场景设计等活动,强化数学应用能力建立数物对应关系,能用数字符号记录数量估算10以内物品数量并验证从实物抽象出立体图形特征,想象简单组合体的形状在游戏化活动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倾听指令、有序操作学具、合作交流的课堂规范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进位/退位原理,掌握凑十法通过触觉/视觉区分图形特征用加减法模型解释生活情境教学难点:抽象算理理解(如“破十法”操作逻辑)球体与圆柱滚动特性的辨析多步骤实际问题的转化(如“先借后还”)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规范好作业格式,重点抓好养成教育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分层布置作业,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学会所要学的知识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周次时间教 学 内 容周课时数备注19.01——9.05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我的幼儿园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节 1~5数的认识529.08——9.12第2节 认识“第几”和比较大小第3节 5以内的加法539.15——9.19第4节 5以内的减法单元复习549.22——9.26,9.28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节 6、7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节 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节 0的认识和加减法659.29——9.30第4节 10的认识和加减法2国庆节&中秋节10.01——10.08610.09——10.11第5节 连加、连减第6节 加减混合运算3710.13——10.17单元复习5810.20——10.24第三单元 创意拼搭——认识立体图形智慧广场——简单的重叠问题5910.27——10.31单元复习51011.03——11.07期中复习51111.10——11.14期中无纸笔测试51211.17——11.21第四单元 漂亮的粘贴画——11~20各数的认识第1节 11~20各数的认识第2节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十几减几(不退位)和相应的加法(不进位)51311.24——11.28单元复习主题活动——找找身边的数51412.01——12.05第五单元 我爱读书一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1节 9加几第2节 8加几51512.08——12.12第3节 7加几、6加几单元复习51612.15——12.19单元复习智慧广场 移多补少问题51712.22——12.26第六单元 我爱冰雪运动——总复习一 数与代数51812.29——12.31,1.02二 图形与几何4元旦节191.05——1.09总复习5201.12——1.16总复习5211.19——1.23复习迎考5222.02——2.06期末无纸笔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