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doc
2页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5篇课文,《语文园地二》和一个口语交际《我们的画》《画》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教学生字时,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走之的基础上,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远、近、还”等字写字教学时,笔画比较简单,主要是学习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教学时可以用一根彩色的电线展示这两个笔画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并提醒学生折角要写得圆润理解诗意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不必拔高难度本课课后安排了说反义词的练习,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出一些他们知道的反义词,加深对于反义词的掌握《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本首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写江南秀丽的景色,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本课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上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还要注意文中的两处语言训练点:一处是“两岸树木密”,让学生懂得“密”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长得密?”第二处是“绿油油”这种格式的词语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进行拓展训练课后练习“我会读”中安排的内容是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在教学中可以再适当的让学生进行扩词的训练《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诗歌,第一句、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三、四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本课中出现了“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这种叠词形式可以作为一个语言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也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体会叠词的作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语文园地二》共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我会找”练习对字的偏旁归类,要求把带有三点水和走之的字找出来,我们可以让学生再说说其它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全班进行交流读读说说”中安排的练习是学会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在教学中可在学生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再练习说一说《我们的画》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认识9种笔画和9个偏旁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背诵第一、二、三、四课课文3、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农村的变化,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征,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吸引本单元教材是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走进大自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在上课时只要创设有声、有形的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四、教学建议: (一)研究了教材特点,结合单元教学,教学中要: 一、落实目标,打牢基础 (1)形式多样,感悟内容 练习朗读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表演想象,感悟内容如,《画》一课,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四季》一课,让学生个人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现学生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 (2)创设情境,激发感悟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尤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活积累比较少,看课件比老师说,讲效果好如《爷爷和小树》一课,通过观察和朗读课文,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注重积累,学以致用 从喜欢到记忆到运用,这是积累的最高境界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学以致用如《四季》一课,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在大自然的观察所得,模仿课文来说说秋季的景物《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播放课件,小竹排又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体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语文教学,重在积累,天长日久,素养自然提升 评价建议: 1、善于与用激励性评价:教师学会赏识学生使每一个学生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2、注重运用导向性评价:明确指出学生长处与改进措施,为学生指明方向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4、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利用文本插图,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合理利用教室校园以及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寻找语文,感受语文 4、组织实践,开发地域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校园外的语文,拓宽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