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组合训练3课件新人教版.pptx
23页阅读组合训练3 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两则论语选段,完成1、2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政) 注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诲(hu):教导女(r):同“汝”,你知:本段文字中,第一个“知”是“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第六个“知”同“智”,意为智慧;其余的“知”都是“知道”的意思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fi):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隅(y):角落复:这里指重复教导1.这两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分析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孔子认为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对待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孔子主张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善于触类旁通2.从这两则短文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注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踧踖(c j):局促不安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4.对下列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译文: (2)人以其语语之 译文: (3)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译文:,因此我和您是世代交好啊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6.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踖”的原因是什么?,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想必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
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8.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 王 不 奉 行 国 命 恐 今 之 荣 位 非 大 王 所 保 独 不 见 淮 南 之 事 乎,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9.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谏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的结局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 赶鸟的孩子 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白菜,还有香菜和蒜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的身子也一个劲儿地胀起来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
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儿,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
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 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我烦它们,把我家好好的菜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它们可能也烦我,我的到来,阻碍了它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盛宴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儿不知不觉成了敌人 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 可不知怎么的,事情被母亲知道了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棘里面去 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0.阅读选文段,按照时间顺序,围绕“赶鸟”这一事件,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做稻草人吓鸟,被鸟识破“我”和哥哥准备药鸟,母亲责问,“我”用竹丫赶鸟,和鸟成了敌人,母亲用荆棘防鸟,鸟不那么放肆了,11.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的身子也一个劲儿地胀起来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秋霜降临,蔬菜长势旺盛的景象;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为下文写鸟飞下来吃菜叶的情节作铺垫。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的聪明、大胆,吃得非常痛快(愉悦)13.选文第段中A、B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A句表现了母亲对菜被鸟吃的心疼;B句是母亲的气话,是对“我”和哥哥的伤鸟行为的责怪(气愤、生气),表现了母亲的善良、质朴14.选文结尾写道:“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母亲的怀念,是“我”的美好愿望,期盼那群鸟能够快乐地生活,相信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