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19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九年级,R.J,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素养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2,通过阅读材料与实验探究,认识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和现象,初步,建立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联系,教学重点,:,分子的性质,教学难点,:,形成微粒观,知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为什么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为什么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为什么蔗糖能使水变甜?,实验表明,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3-1,实验,点击播放视频,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为了解释这类现象,他们提出,物质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蓝天白云,化茧成蝶,河水涌动,动物迁徙,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I)和银原子()的图像,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原 子,分 子,水,水分子,氢气,氢分子,氧气,氧分子,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汞,汞原子,金刚石,碳原子,阅读,教材,P,57,第,一段,,,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通常都很小,自主阅读,1,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的水分子约有,1.6710,21,个,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16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如果,1000000000,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0000,多年才能数完,体积很小,质量很小,A,如果两者不直接接触,是否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呢?,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1),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无色液体,A,无色液体,滴加,酚酞溶液,取样,滴加,浓氨水,红色液体,试管,点击播放视频,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烧杯,B,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点击播放视频,氨分子运动,进入,烧杯,A 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性质2:,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拓展:,探究品红在不同温度水中扩散现象,释疑,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为什么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为什么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为什么蔗糖能使水变甜?,性质,3,:,分子之间有间隔,为什么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储存氧气的钢瓶,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从而使气体液化,点击播放视频,一般情况下,对于同种物质:,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固态分子间的间隔,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压缩?,物质,分子、,原子,构,成,质量、体积通常都很小,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宏观现象,解,释,微观实质,反,映,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飞舞,D,冬天雪花飘飘,2,(,2024,德州)夏天,打开冰箱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时水分子间隔变小,B,液化时水分子体积变小,C,液化时水分子数目减少,D,液化后水分子不再运动,A,B,宏观物体,宏观物体,宏观物体,微观粒子,不变,不变,课堂练习,3,(教材,P58,素材改编)根据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1,中,品红在两个烧杯中的扩散速度相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2,中浓氨水逐渐变红,C,实验,1,、,2,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实验,1,、,2,中都发生了化学反应,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实验,1,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逐渐,变红,4,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氨易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可观察到,,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_,色红,(2),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两个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均变色,原因是,_,,由上方棉花团先变色,下方棉花团后变色可推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_,(填,“,小,”,或,“,大,”,)3),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_(,答一点即可,),。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易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节约实验试剂,(,合理即可,),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