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都是如何宣战的.docx
9页近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都是如何宣战的如果有人无缘无故砸你家玻璃, 或者抢你家东西,你会怎么办?大多数人都会撸起袖子干一场不过,这事儿放到国际场合,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状况下,大家都会文绉绉地先拽一篇文章,大意就是告诉对方“我要揍你了” , 然后才会动粗 这篇文章就叫宣战书宣战是指一国向另一国通知或宣告终止两国之间的和平状态,转入战争状态它的作用旨在说明进行战争的理由, 使对方和中立国获悉战争状态开始存在其实, 宣战是一项古老的国际惯例,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国家间就大多通过宣战表明敌对关系的开始从 17世纪“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起,宣战成为战争开始的必要程序在我国古代,其实并没有这个传统,开掐之前,最多会发个讨逆檄文,揭发对方的各种不堪,比较有名的是骆宾王那篇 《讨武曌檄》 , 其煽动性之强, 竟把被骂的武媚娘都感动了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我国在一些战争前也会遵循国际惯例发出正式的文书,下边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那些字字泣血的历史鸦片战争:事实上的战争鸦片战争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唐立鹏曾在《鸦片战争中英宣战问题研究》中提到,通常认为 1841年1月27日道光颁布的着伊里布、 琦善分别进兵歼敌之诏书就是对英宣战诏,但这是不准确的,虽然在文辞上此诏确实具有“宣战”意味:开篇申明“我朝”一贯奉行的对外政策,列数英夷种种倒行逆施之举。
同时下达作战动员令: “晓谕官民人等, 人思敌忾, 志切同仇 ”尤其最后结语 “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 明确向各国宣达交战意向 但唐立鹏认为, 除了诏书行文较为正式外,清政府只是将交战意向在内部传达,没有告知相关中立国,并无履行相关程序,实际上,中英双方均未正式宣战, 不能构成法律上的 “战争状态” 然两国之间的确存在战争行为,故称之为事实上的战争甲午战争:痛斥日本有理有据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 ) , 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 、“广乙” , 丰岛海战爆发, 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 “浪速”舰悍然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 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8月 1日(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 ) ,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朝在其宣战诏书中指出朝鲜历来是清朝的附属国,清朝是应朝鲜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理昭然” ,令清朝忍无可忍,因此“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 (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慈禧:向“世界”宣战1900年6月 21日, 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发布了一份宣战诏书, “我朝二百数十年, 深仁厚泽, 凡远人来中国者。
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谩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 ”慈禧之所以作出如此荒唐的举动,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有了深深的权力危机感据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里的说法,这是因为一封情报所引起的情报上说,各国公使联合决定, “勒令皇太后归政” 这让权力欲望十分强烈的慈禧寝食难安有评论认为, 《宣战诏书》中“彼等”二字,将除了自身以外所有外部世界统统列为敌人,说白了就是向全世界宣战中国对德奥宣战:搭上“一战”末班车1917年8月 14日,发布《大总统布告》正式对德、奥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的 行列,布告如下:德国施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约,危害中立国人民生命财产中国政府曾因此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继而又宣告断绝中德外交关系但时至今日,德国潜艇攻击如故,中立国船只被击毁奥国也同德国采取同一政策中国政府不得已于 14日上午 10时起,对德国、 奥国宣告处于战争地位 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2国所订条约以及与中德、中奥有关的其他国际条款、协议,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
同日,当时的中国外交部照会各协约国、中立国驻华公使以及德国驻华代表、奥国驻华公使,通知中国正式对德、奥宣战,搭上“一战”末班车一年后,同盟国集团的德、奥等国不出意料的最终落败,中国也在近代史上首次成为了战胜国二战对日本宣战:迟来的宣战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向日、德、 意宣战 其实早在 1937年 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就已经展开了全面性抗战,中日之间已完全处于战争状态,但国民政府仅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 , 未正式对日宣战, 究其原因有很多说法, 大体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恐援华军需物资的海运线被日本切断二是担心德国军械装备来华受阻三是无撤侨和护侨的能力因此,只能采取“战而不宣”的方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日宣战,于是国民政府也正式发布 《中国政府对日宣战文告》 , 明确宣布: “正式对日宣战, 昭告中外 所有一切条约、 协定、合同,所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作废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宣战布告,没有明确标注文书生效和终止的时间,所以,严格来讲,这份宣战书也就只剩下象征意义当然,也有一些不宣战的战争比如,我国的战争,就并未向联合国军宣战,专家朱家岩曾在一个访谈中解答了为何没有宣战的问题,他表示,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打了三年,两国却未正式处于战争状态,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是中国派的是志愿军,国际有志愿军惯例志愿军是民众行为非国家行为中国未向美国宣战,而美国是以联合国军名义在朝鲜作战,也不能轻易把战火烧到中国大陆对越自卫反击战由于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也并没有正式的宣战, 1979年2月 17日, 中国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访问记《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 , 实际上就是对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最后抉择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