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教初中语文九下《12差不多先生传》PPT课件 (1).ppt
10页寻人启事 差不多差不多,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于上世纪二 十年代初走失,游荡在全国各地他双眼看不 太清楚,双耳听不太分明,爱说一句口头禅: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有 知其下落者请速与桃溪中学舒老师联系,不甚 感激 胡适(18911962)字适之,中国作家,学者 及思想家,安徽绩溪人他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 教于北京大学,并积极参加国内的政治和文化活动 他积极提倡白话文,极力反对八股文和文言文 1919年,他与钱玄同等人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著有胡适文存尝试集等 差不多先生传 写于1924年,是一篇用传记形式写成的带有寓言 性的讽刺作品本文与鲁迅先生阿Q正传都因 勾画出国人的灵魂,深刻地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而 被广泛传诵 、请同学们高声、自由朗读课文思 考:文章中写了差不多先生的哪几件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发生在差不多先生身上的事肯定 不只这五件事)发挥想象,为差不多先 生补写一件事 整体感知 编写阅读闯关题 紧扣课文内容,围绕作者的写作意 图,情感倾向及语言特点多角度的编写有 价值的阅读训练题要求语言凝练表意明 确 提示及要求: 知识检查 1.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各省各县各 村人氏,是中国人的代表”? 因为象差不多先生这样的人在中 国到处都有,他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 众多中国人的一个缩影. 2.差不多先生做事不肯认真,死后人们 为什么还称赞他效仿他?作者对此的态 度如何? 因为做事马虎,不肯认真已成为大家 的习惯,是当时社会的通病,所以他死后人 们还称赞和效仿他,作者对此感到忧虑,从 差不多先生的马虎不肯认真使他送了命, 人们对他的效仿使中国变成了懒人国的 描述中可以看出来. 3.作者是如何讽刺差不多先生的?又为什 么要为他立传? 作者称他的死为 “一命呜呼”;把他临 死时没有意义的话称为格言;他一生糊涂 苟且死后人们还称他有德行;给他取法号 为“圆通大师”这些在文中都是反语,作者 用这种方式对他进行嘲讽和批判. 作者为他立传是期望人们警醒觉悟,革除 马虎不肯认真的陋习. 差不多现象在我们的身 边还有吗?它给我们带来哪 些危害? 以我不行先生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和典型事件 、尝试运用夸张、反语来增加语言 的讽刺效果 、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