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烟***
  • 文档编号:367229978
  • 上传时间:2023-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84.62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烛之武退秦师》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选自左丘明《左传》)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   军:驻扎 B.师必退      师:军队C.夜缒而出   缒:绳索 D.郑既知亡矣  亡:灭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以:因为,连词B.朝济而夕设版焉    而:却,连词C.何厌之有          之:他,代词D.与郑人盟          与:跟,介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因为别人的力量而又去遮挡他,这是不仁义的B.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C.因为别人的力量而又去蒙蔽他,这是不仁义的D.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欺骗他,这是不仁义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5.下列语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政治伦理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于后世。

      B.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文中是郑文公的谦称C.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D.“士”,这里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而后文的“民”指普通百姓7.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佚之狐说“师必退”,一个“必”字显示佚之狐说得自信和坚定,体现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甲文晋文公面对秦国立场的突然转变,从“不仁”“不知”“不武”三个角度阐明不进攻的理由,表现出他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C.乙文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D.甲乙两篇文章在劝说他人采纳自己的意见时有较多相似之处,如两者均站在对方角度进行游说,都抓住对方未来的利益进行游说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9.《左传》重视“礼”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中,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本文在其他地方,有无体现“礼”的思想?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乙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11.下列对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C.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从而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D.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毂”,即不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B.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C.烛之武反客为主他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让秦赔上自己的邻国来增加晋国的势力并削弱自己D.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14.请结合乙文中的观点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乙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数轴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平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直线、射线、线段++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课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角边角、角角边)(大单元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课件】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8.1.2第1课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7.2第1课时 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7.1第1课时 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简单的因式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7.1第2课时 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稍复杂的因式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8.5第2课时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课件(2025秋).pptx 【课件】人体的营养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