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元时期的文化》教案1(冀教版七年级下).doc
7页宋元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关于这一课,教师可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引导学生阅读《资治通鉴》的精彩段落、欣赏一些宋词元曲,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喜爱这些文献的兴趣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的温婉才情和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怀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备注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引出作者:司马光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年的历史,共294卷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容易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资治通鉴》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史记》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便于完整地记载历史事件事件间缺乏联系,难以描绘社会整体发展线索《通鉴纪事本末》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
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次,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很多史书中都有篡改历史的现象,但司马光主张“直书”,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信史”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后人,特别是统治者能从以前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资当政因此,当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以利于当今统治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如书中一些战争的描写,生动具体,栩栩如生,而且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这一部分,还可加上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些小故事,增加趣味性,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他们养成从小就学科学、爱科学、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①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A.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
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这里要多补充一些词,便于学生对词人风格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宋词的热爱元曲①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
②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因为课堂时间较短,无法让学生欣赏一些杂剧,教师可适当介绍几部优秀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小结:本课着重介绍了宋元时期的文化,我们领略了与唐诗齐名的宋词元曲的魅力,使我们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要学习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板书设计第14课 宋元时期的文化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作者2.体例3.地位二、宋词1.形成2.成就3.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三、元曲1.形成2.成就3.代表人物初中学习网-中国最大初中学习网站CzxxW.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