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
6页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 目的通过对发生的事故,大事及不符合进展调研、排查和缘由分析、准时实行整改措施,以消退现实的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削减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2. 适用范围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 16 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根本标准》〔GB33000t-2023)《职业安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23〕《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省政府令 177 号公布,省政府298 号令修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冶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23〕4. 职责4.1 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冶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隐患冶理的资金投入,准时把握重大 隐患治理状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催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4.2 副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状况, 定期召开会议争论解决隐患治理工作中消灭的问题,准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状况,对所 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3 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拟定公司年度安全检查打算;负责公司级综合安全检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的组织实施,整改状况的监视及复查4.4 车间、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负责组织隐患整改措施的实施5. 隐患分级与分类5.1 隐患分级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和风险可承受标准,例如: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转动部位护罩缺失、地面湿滑有积雪等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马上整改排解,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确定时间整改冶理方能排解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解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1)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例如超过3 个月〕或可能造成较为严峻危害的,(2) 涉及重大危急源的(3)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急的场所,作业人员超过10 人的4)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确定时间得不到有效整改的5)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解的;(6) 涉及重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的;(7)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责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5.2 隐患分类根底治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1)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行政许可状况;(2) 安全生产治理机构及人员(3) 安全生产责任制(4) 安全生产治理制度(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 安全生产投入;(7) 事故治理、变更治理和承包商治理;(8) 作业治理(9) 应急治理(10) 职业卫生根底治理(11) 根底治理其他方面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1) 设备设施,例如防护罩、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失效,设备有异响。
2) 场所环境、例如现场卫生不干净,有积水、工作场所照明度不符合要求,设备噪音大等;(3)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例如未依据操作规程进展操作,未遵守劳动纪律,未依据要求佩戴防护用品4) 消防及应急设施,例如灭火器、消火栓未依据要求配置,数量缺乏,未设置应急照明, 应急疏散通道堵塞;(5) 供配电设施,例如配电室未封堵孔洞,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变配电室出入品未设置调度不低于400MM 的挡板6)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例如防尘口罩,通风风机、劳动防护用品等配置,使用不符合要求7) 关心动力系统,例如企业供水水源、循环水系统的力气不满足企业需求8) 现场其他方面6. 工作程度和内容6.1 编制排查工程清单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确定和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把握措施和根底的安全治理要求,编制包含全 部排解的工程清单,隐患排查工程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根底治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内容至少包括 5.2 的内容车间、部门应以各类风险点为根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把握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1) 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2) 排查内容,即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治理措施、培训教育、劳动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排查内容应具体、具体、有可执行性:(3) 排查标准,即管控措施对应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治理制度、操作规程。
4) 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结合的方法进展5) 排查周期,可依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展,班组级排查每周进展,岗位级 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根底治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1) 根底治理名称,例如机构和人员同,培训教育、安全投入、应急治理、事故治理2) 排查内容,即该根底治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治理制度,例如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 小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 学时3) 排查标准,即是否到达排查内容的要求:(4) 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相结合的方法5) 排查周期,可依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展,班组级隐患排查每周进展,岗 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6.2 制定排查打算安全生产小组依据本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状况制定年度的隐患排查打算,并明确隐患排查名称、排查时间、责任单位等;进展隐患排查的频次应满足如下要求:(1) 适应性法律法规、标准标准公布实施或原有适应性法律法规、标准标准重修订后公布实施:(2)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3) 操作条件或工艺转变(4) 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5)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大事有的生疏(6) 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预期会发生重大自然灾难。
6.3 隐患排查排查类型主要包换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1)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掩盖、责任到人2) 定期排查与日常治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3) 应依据风险点的管控等级确定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及排查频次,应对“风险点管控措施 ”进展可执行性、有效性的排查确认1) 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小组组织,(2) 部门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排查,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或多部门联合参与;a) 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安全装置、特别作业安全检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消防应急治理的隐患排查b) 技术部负责设备操作维护、电气设备、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仪表仪器、工艺安全的隐患排查;c) 综合部负责交通安全、劳动纪律的隐患排查3) 车间级隐患排查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各专业职能人员参与4) 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岗位人员参与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1) 综合及季节排查原则为每季度1 次、车间综合隐患排查每月1 次;(2) 部门专业专项排查原则上每年1-2 次,车间专业人员隐患排查每月1-2 次。
3) 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日常检查每周1-2 次,车间主任日常检查周期每周1-2 次,车间专业人员日常隐患排查每天 1 次4) 岗位操作人员每班次巡查不少于2 次,并依据工艺操作要求准时填写生产记录1) 公司级隐患排查工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根底治理工程: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治理制度、培训教育治理、作业治理、应急治理、事故治理、承包商治理等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季节特点检查工程重大风险以上风险源的管控措施(2) 车间级隐患排查工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常规排查工程:包括人、机、物、法、环、治理制度、作业治理、两纪〔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防尘、防火、机械损害、安全设施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状况较大风险以上风险点的管控措施专业治理的隐患排查工程(3) 班组、岗位隐患排查工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应急物品是否认置存放,牢靠好用;物料储存、使用运输以及加出料是否正常设备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安全附件、安全照明、安全设施是否运行良好:备用设备是否良好班组全部风险点的管控措施依据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级人员在参与隐患排查时,应依据隐患排查表内容进展排查,并将根底治理不管合项填写到根底治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6.4 隐患治理依据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比照隐患排查清单进展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依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括(1) 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2) 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整改建议措施实行“工程优先、治理其次、防护为辅”原则3) 依据隐患冶理难易程度或严峻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隐患治理被告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订正,班组治理、车间冶理、部门冶理、公司冶理等,重大隐患由公司级负责组织整改:一般隐患由隐患所在单位组织整 改1) 隐患治理应遵循“四不推”、“五定”原则四不推”即凡岗位能整改的不推给班组、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凡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上级部门; “五定”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工程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把握措施2) 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准时有效、责任至人、按时完成能马上整改的隐患必需马上整改无法马上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争论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视责任,防止隐患进展事故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冶理、治理状况反响、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完毕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冶理期限及冶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展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对隐患整 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1) 隐患评估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公司安全生产小组应准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冶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2) 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冶方案应当包括;a) 事故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缘由b) 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c) 冶理的目标和任务d) 实行的方法和措施e)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f)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g) 冶理的时限和要求h) 防止隐患进一步进展有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 冶理台账重大隐患应由该所在单位组织人员依据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进展实施a) 隐患排解前或者排解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急区域撤出作业人员, 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戒备标志,临时停产停业或停顿使用;对临时难以停产或 者停顿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提出充分的风险把握措施,并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
b) 总经理准时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冶理方案,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