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痤疮案.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5475885
  • 上传时间:2019-08-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痤疮案 陈某,女,25岁,于2015年4月5日就诊主诉:面部痤疮1年余1年前患者面部出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皮肤油腻,兼有脓疱、结节,后发展为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曾采用内服、外用药物治疗,见效甚微,遂来我科就诊刻诊:患者面部炎性红色丘疹,可见脓包,伴便秘,小便黄赤,月经量少,睡眠欠佳,舌红,苔微黄,脉滑数诊断:面部痤疮(湿热蕴结型)治则: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取穴:心俞、膈俞、肺俞、肝俞、胃俞、曲池、支沟、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操作方法:用棉球蘸75%乙醇局部消毒,选用直径0.35mm毫针,刺足三里、阴陵泉40mm,刺曲池、三阴交25mm,刺心俞、膈俞、肺俞、肝俞、胃俞、太冲15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次日复诊,病人失眠、便秘症状减轻,面部炎性红色丘疹减退;用此法治疗5次,炎性红色丘疹颜色变淡,消退部分见遗留色素沉着;治疗10次后,面部皮疹症状基本消失,皮肤色素沉着颜色变浅;3周后,患者面部红疹基本消失,皮肤色暗红,饮食、睡眠、二便正常 按: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肺风粉刺"等,其特点是颜面、胸背等处出现黑白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常伴有皮脂溢出。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为痤疫病机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在《宣明论方·水湿门》中提出:“湿本土气,火热能生土湿……湿病本不自生,因为火热拂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故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而热气尚多以为兼证,当云湿热” 中医认为痤疮多由嗜食辛辣油腻,肺胃积热,上熏于头面而发;病情迁延不愈,日久化疲,肺胃化湿生痰,痰疲互结盖湿热之由来,乃木旺土衰,木气乘于土败而贼邪之所致者也是以湿重则热增,湿蒸于中,热淫于内,湿愈重而愈生热,热愈重而湿愈生,湿热蒸腾,则邪为湿固矣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理气选足太阴经穴健脾化湿清热,足厥阴经穴疏肝理气,足太阳经调理脏腑取脾经合穴阴陵泉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三阴交益阴液、调冲任;足三里扶正健脾;曲池清热和血;太冲疏肝理气,清利湿热;支沟清热通便;心俞、膈俞、肺俞、肝俞、胃俞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本方有胃经、脾经、大肠经合穴,肝经原穴,膀胱经五脏背俞穴,肝脾肾经交会穴等组成,共奏疏肝清热、健脾化湿之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