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程思政建设案例:社区工作的教学实践创新成果总结

收藏

编号:33818421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1.52K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2-10-11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高校、课程思政、案例
资源描述:
五、附件目录1.反映成果的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社区工作”的教学实践创新2.其他相关支撑材料目录支撑材料目录支撑材料目录一、说课视频二、教学大纲三、社区实践画册:实践中成长,反思中前行四、实践基地证明1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教学实践创新成果总结的教学实践创新成果总结一、成果取得的背景一、成果取得的背景为实现中华女子学院培养具有“四自”精神、性别平等意识、公益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立足社会工作专业始终突出课程思政的核心地位,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发挥学科优势,在厘清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明确“社区工作”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阶梯式的成长特征,引导学生顺应德育递进路径,促使学生水到渠成地体悟社区工作相关知识的外延,最终突出家国情怀教育、人文关怀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内化公正平等的价值观念。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采用新兴教学方法与技术,在传授社区及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技巧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课程思政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习体验,提升感悟思政的学习动力、探究热情和吸收效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开展社区实践活动,认真探索“为何服务”“为谁服务”以及“怎样服务”等一系列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培养学生对基层社区的感情以及对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指引学生端正助人态度,坚定助人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树立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和信念。二、成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二、成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学情分析为基、课程思政为本、知识架构为纲、情境创设为媒、社区实践为术”,科学设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管理、2完善课程的考评机制,进而推动“社区工作”课程思政的“卓越教学”、塑造课程思政的“高效课堂”。将知识传授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最终使思政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实现站在时代高度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一)成果主要内容(一)成果主要内容1 1.设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在深入分析学情,贯彻“课程思政为本、知识架构为纲”的理念下,修订教学大纲。剖析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确定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各章节具体内容,挖掘每节课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确定每节课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2 2.优化内容供给优化内容供给深入挖掘社区及社区工作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情感等,促使知识模块价值重组、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发掘,形成课程的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通过有机融入优化具体章节的课程思政教案,选取具有较强思政功能的案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根据各章节教学的具体内容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时政热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等融入课程教学。进一步挖掘已有教学案例的思政意义,选取新的具有较强思政功能的案例。如在社区文化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家风家训传承等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3 3.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运用“一个贯穿、两个结合、三个阶段、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一个贯穿一个贯穿”指参与式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即课堂教学和社区实践有机结合;“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即社区实践中的社区走访、社区调查、社区服务;学生在课程团队教师的全程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走访社区时,学生通过3绘制社区结构图,访谈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概况,撰写社区观察报告;社区探访中,通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各类社区组织的基本架构、工作职责及工作开展情况。在社区漫步和探访的基础上,讨论确定调查问题,设计调查方案,进入社区,开展实地调查,撰写社区需求评估报告。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设计服务方案,招募服务对象,确定时间场地,开展社区服务,并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受疫情影响线上授课时,要求学生在自己所生活社区走访、调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四个环节四个环节”即“读书、实操、反思、汇报”贯穿课堂教学始终。4 4.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以“情境创设为媒、社区实践为术”,通过现实案例及视频案例创设情境,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小组研学、文献阅读、网络教学、社区实践等方法,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思政教育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效能。注重理论阐释与现实焦点问题分析的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结合、观察与思考结合、实践与思考结合。在深入学习、观察、实践中思考,在深化思辨中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撰写读书报告。推动学生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夯实理论素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在开展社区走访、社区调查、社区服务中,培养人文关怀、社会关怀,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共同参与社区服务项目,了解国情和社会,从中磨砺意志,升华思想,实现课程思政目标。5 5.改进教学管理改进教学管理立足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建设,妥善处理教学中思政教育切入时机与方式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互动、给予有效反馈、建立信任关系等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确保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流畅,发挥最佳育人效果。46 6.完善考评机制完善考评机制构建了德业兼顾的学习考评机制,将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掌握与思政素质提升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占60%,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课堂参与、出勤率、合作配合以及实践教学中的表现,更好指引教学活动的课程思政导向。其中考勤 5%、课堂实训 10%、读书报告 10%、调研及参访汇报 10%、社区实践课堂展示 25%;终结性考核(社区实践报告)占 40%,包括需求评估、服务方案设计、服务实施、服务评估,以及社区实践中的专业反思、个人成长、对社区工作实务操作本土化思考。(二)成果创新点(二)成果创新点1 1.实施项目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实施项目教学,突出学生主体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是主动性、实践性和情感性。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参与式教学理念为主线,项目式教学贯穿课程始终。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寓教于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激荡学生的思想情感。2 2.注重实践教学,发挥育人功能注重实践教学,发挥育人功能实践教学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师生共同参与社区实践,了解国情和社会,从中磨砺意志,升华思想,培养对基层社区的感情及对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意识,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端正助人态度,坚定助人信念,强化专业认同,提高专业使命感。3 3.关注现实焦点,实现价值引领关注现实焦点,实现价值引领课程教学注重理论阐释与现实焦点问题分析的结合,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在社区环境的教学中,选取全国垃圾减量、分类回收推行较早、实施效果好的社区案例进行讲解,探讨生态文明价值观,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的污染防治紧密结合,讨论如何将绿色理念融入、绿色环境打造、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落实到绿色社区建设中。在社区组织的教学中,选取5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党建案例,如北京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社区的“联合党委”做法,探讨党组织在我国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4 4.阅读名著经典,坚定文化自信阅读名著经典,坚定文化自信学生小组研学江村经济等名著经典,不仅形成共同学习与进步的良好氛围,扩展了理论视野,还可更多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家风家训传承等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5 5.探索本土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探索本土经验,培养社会责任课程注重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选择性地引入西方社区工作模式,社区实践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习体验、提升社会洞察力和人生智慧,探索社区工作实务模式的本土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成果获奖及出版物三、成果获奖及出版物2012 年主讲“社区工作”课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同年 5月“社区工作”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北京市教学改革项目;2017 年项目的研究成果获中华女子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 年“社区工作”课程获北京市优质课程;2021 年“社区工作”课程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依据课程的社区实践出版了实践中成长 反思中前行“社区工作”课程实务操作画册,丰富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案例资源,架起了专业理论和社区实践融通的桥梁,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文化自信和职业认同。2020 年依托课程开发的熟人社区的构建:以北京市 S 社区为例社区社会资本重构:北京市 Y 社区的“农转居”社区工作等 3 篇教学案例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四、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四、成果应用情况及辐射效应(一)成果应用情况(一)成果应用情况自 2015 年以来,秉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已经在为 2013 级、2014 级、2015 级、2016 级、2017 级、2018 级、20196级社会工作专业的 560 余名本科生开展的“社区工作”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注重发挥现场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2020 年 5 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依据纲要,课程团队在深入分析学情,贯彻课程思政为本、知识架构为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社区工作”课程的德育内涵,完善课程的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和图谱。坚持以情境创设为媒、社区实践为术,提升思政教育进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效能。加强教学管理,塑造有温度、有思考张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构建德业兼顾的学习考评机制,推动课程思政的卓越教学、塑造课程思政的高效课堂。近5 年学生网上匿名评教平均分为 93 分。1 1.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依托与大屯街道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在大屯街道下辖的 6 个社区开展走访、调查及服务等实践活动,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区实践的“无缝连接”,搭建了专业理论和社区实践融通的桥梁,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实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社区居民福祉,更为重要的是指引学生端正了助人态度,坚定了助人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对基层社区感情及对社区居民尤其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受疫情影响线上授课时,学生在自己所生活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培养了志愿服务精神。学生反馈:“通过社区实践,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开展服务,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锻炼了专业能力,收获了人际交往知识。”“服务实践中的收获填补了理论知识漏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果,服务质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2 2.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搭建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互助平台,推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改善了社区关系,提升了社区居民福祉,受到社区居委会肯定和社区居民欢迎,街道社区对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方法有了深入了解,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3 3.师生科研师生科研7依托社区实践,课程团队教师申请并开展了国家社科基金等的研究工作。指导学生开展了各级大创项目、校级科研训练项目,撰写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程思政建设案例:社区工作的教学实践创新成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8184210.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