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10页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分类分布专题复习实验分类分布实验分类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7个)第二类:探究性实验(9个)第三类测定性实验(4个)力学实验(8个)用刻度尺测长度用表测时间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热学实验(2个)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特点光学实验(3个)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电学实验(7个)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知识考点梳理 类型一、光学实验 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做五次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记录下来 角i角r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5)如上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方法与步骤: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将结果记录入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的比较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心点在同一高度 方法与步骤: 实验过程:(1)按照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2)再多做几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2f倒立、缩小、实像f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 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时间/min01234…温度/C 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类型三、电学实验 实验5、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 方法与步骤: 1、照图甲连好电路,把开关分别接在A、B、C三点,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2、照图乙连好电路,将开关都闭合,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3、分别断开S1、S2、S,观察灯炮的亮灭情况 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不变;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支路中的用电器,用电器的位置变了,它的控制作用可能改变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甲 乙实验6、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方法和步骤 1、照图甲接好电路 2、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A、B、C三点,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 3、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4、照图乙连好电路 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甲 乙实验7、使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方法与步骤: 1、照图甲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间电压、BC间电压、AC间电压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4、照图乙把两上灯泡L1、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5、和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及总电压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甲 乙实验8、探究欧姆定律 方法与步骤: 1、按图甲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R=R1=5Ω )电压U/V 电流I/A 2、换接另一个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 R=R2=10Ω )电压U/V 电流I/A 3、在图乙中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 4、分析得出电流I、电压U的关系,可表示为:同一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成压比 5、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甲 乙实验9、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方法与步骤: 原理: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算出电阻步骤:1、将电压表、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照图所示连好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划片放在阻值最大处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划片至某一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中3、多次调整变阻器的滑片,再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中4、利用公式R=U/I算出电阻值5、比较计算出的电阻值,大小相同吗?你得出的规律是什么?你对出现的现象怎样解释?测得的电阻值大小不同,且所加电压越大,电阻越大,是因为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实验10、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方法与步骤: 原理: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IU可知,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器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代入公式即可求出。 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步骤:1、将电压表、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照图所示连好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划片放在阻值最大处2、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标在灯口上),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算出额定功率的大小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它的实际功率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它的实际功率注意: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以下两点:A、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B、闭合电路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或最右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 类型四、力学实验 实验12、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方法与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 (1)将天平水平放置 (2)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3、读出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4、若要测液体的质量,则用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空容器质量即可 注意: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实验13、构建密度的概念 方法与步骤: 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将数据填入表格甲,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如图乙所示 3、通过分析所作的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4、用铁、木块做实验,并作出图像,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m/gV/cm3铝块1 铝块2 铝块3 …… 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