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城政军界人物.doc
18页蒲城政军界人物 蒲城政军界人物 李遂 三国蜀汉重泉人西汉开国功臣李必之后蜀汉后主时,为黄门丞延熙三年(240),追录汉高祖功臣后代,封为晋阳(今太原市)关内候 郭荣北周蒲城人以军功封平阳(山西临汾)县男隋文帝元年(581)进封蒲城郴公 杨纂(?~650) 字续卿原籍华阴隋炀帝大业年间中进士,任朔方郡(郡治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司法书佐因族侄玄感反隋失败,纂被除名,家住蒲城唐高祖占长安,任侍御史贞观时任吏部侍郎、户部尚书 周贵 南宋蒲城十里铺(今属三合乡)人高宗绍兴时任中卫大夫,安徽和州(今和县)团练使,大名府路马步军副总管 郭绪 南宋蒲城人任福建上杭主簿他留意邵雍易传象数之学,著《易春秋》二十卷 傅佐(1089~?) 金代蒲城人先后随宋朝降将李成及元帅撤离海侵宋从小校历升进义副尉,忠勇校尉子彦洪,官尚书 张准 金代蒲城人海陵王贞元间任金安郡节度使因征蜀有功,进升军门都元帅 周进城 周贵之子金海陵正隆间拜将军,行都元帅、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子玑,卫绍王崇庆间,任御史大夫孙升,任武德将军 屈安 金代蒲城人世宗大定年间,任宣威将军,行延安敷政(即施政)县令、上骑都尉,肤施县(今延安市)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段师俞、段继昌 金代蒲城东乡人兄弟二人皆兴定五年(1221)进士,且先后官居御史其乡“双桂里”名由此而得 奥屯黑风 女真族初居上京胡里改路(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金占后,移家蒲城温汤里(今永丰镇温汤村)金代开国功臣,进封王爵,位极显要 奥屯贞 奥屯黑风之后,承袭父爵,总管篷州(在今四川篷安县)等路立奇功,升镇国上将军、宣慰使死后追为奉先郡公 董铎 元代蒲城小董村(今属贾曲乡)人皇帝喜其魁伟,特授万夫长协助奥屯贞攻战,富有韬略曾策马攻克河中府(在今山山西永济县蒲州镇)率师南征,又立取陕南金州(今安康市)和湖北枣阳授征南监军 魏秉孝 明代蒲城孝通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东副使 韩坤 明代蒲城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浙江嘉兴知县,工部主事、郎中,四川夔州(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知府督修临江河工程时,章圣太后道经其地,闻其廉能,赐金牌羊酒慰劳 常存 字惟德明代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之侄累立战功,授亲军侍卫指挥洪武初,从常遇春入关因厌倦军伍,辞官寓居蒲城贤相乡白堂山(今翔村乡东北) 赵端 明代赵晋之子,贤相乡(今翔村乡)人洪武四年(1371)中举,才学卓异,授监察御史。
历任四川按察司副使、兵部尚书 姚哲 明代蒲城人洪武时,任江西南康府(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同知,湖北荆州(在今江陵县)知府 杜清 明代蒲城车渡村(今属钤铒乡)人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进犯北京,他应召从军,隶属大将石亨部下冲锋陷阵,英勇异常因功授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英宗赐与宅第 惠民 明代蒲城人天顺六年(1462)举人初任山东平定训导,岳任历城、齐河知县,以守正不阿,敕授定州同知其父惠振,赠封知县 屈铨 明代蒲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任河北大名府推官,通政司参议,尚宝司司丞,河北广平府通判,浙江绍兴府同知 雷雨 明代蒲城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司副,江苏无锡县丞,山西榆次知县 王业 明代蒲城人,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任洪洞知县,断狱得情,催科不扰,创修邑志后升怀庆府通判、云南弥勒知州 常廷圭 明代贾曲杜家村常楼堡人字琢菴,别字禹锡嘉靖三十一年(1532)举人,历任四川绵州知州,山东青州同知,南京前都督府经历执法如山,刚毅不屈子澄,字希宪,号湛宇,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任河北临漳、山东东明知县及吏部主事。
严禁贿赂,杜绝请托,无人敢以私冒犯 赵焞 号白堂明代蒲城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任山西阳城知县清俭自茹,博洽好古 王元命 字后轩明代蒲城人万历四年(1576)进士历任工部主事、郎中及山西雁门道兵备副使 樊东谟(1551~1628) 字酉枢、伯明,号昌南孝通乡樊家村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广东顺德知府,山西巡抚县城文庙六龙壁两侧石牌坊,即其所建座右书有“志不可满,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四语,常以自警 屈灿 明代蒲城人万历十四年(1086)进士历任刑部丰葶,河南汝宁、山东登州知府,河北真定府同知 张梦鲸 明代蒲城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以才学由大竹教渝升任平遥知县、霍州知州爱民惠政,民为其立有生祠 米助 字觉天明代蒲城人万历三十三年(1604)进士,由翰林历任兵部主政、行人司行人、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考功司郎中、山西正主考万历四十五年(1617),奉命以钦差大臣册封安南(今越南)国王回京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戎政尚书,加五级,诰授光禄大夫 秦一藩 字钦邻,号翼明明代蒲城人万历三十年(1602)举人,历任山山西乡宁、安徽太平知县,河南府同知。
在乡宁率民开荒数百顷,又命学生结社学习,使久无发科之县,首次出一名甲榜进士后遭诬陷,卸任回家清顺治六年(1649),吴三桂攻蒲,他登城大骂,城破被杀 米世发 明月代蒲城人,字奕芳万历十一年(1603)举人历任山西交城、文水知县,顺天府推官,户部郎中,山东登州知府文水县库吏往皆三月一换,新旧各纳知县百金以为礼,他尽予革除,令半年一换并修文庙与城垣马道,开挖永赖渠 屈大昌 字浮南,号盛明明代蒲城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历任山东钜野、长山知县,钜野某民,家富千金,有一妻一妾,妻嫌其丑陋,与奸人合谋药死,嫁祸于妾,妾怪不招供,案悬未决他到任后,密令差役暗中监视,见有出入其家可疑男子即擒争不久,果获一人,厉声审问,得其实情又擒来奸妇,审问无误案明,释妾出狱,全县惊服 原毓宗 字砺岳明末清初蒲城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历任河北遵化与山东商河知县,兵部主事、郎中,山海关兵备佥事等入清,历任河北正定府井陉道台,兵部左侍郎 李馥蒸 字云伯,号逊斋明末清初蒲城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任职兵部清顺治十年(1653)被荐举赴京,历任国子监丞,兵部主事,江西提学道佥事编修《蒲城县志》。
杨士显 字明卿,号念溪清代蒲城人顺治五年(1648)进士,任江西雩都知县 窦士范 字方海清代蒲城人顺治八年(1651)进士,授安徽黟县知县清赋税,修县志,创建学校,造“挹秀桥”于石山凡此种种,皆不扰害百姓,境内奸吏缩手,豪猾敛迹 张莱 清代蒲城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任四川綦江知县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反叛,占据岭南六省,他坚贞不屈,气愤而死 索景藻 字二因清代蒲城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初任江西乐平知县时,地方不宁,他不加刑戮,晓以大义,年余而境内大治病卒任所 屈笔山 字文翰,号昆伯居士清代蒲城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历任四川铜梁和山西交城知县铜梁任中,俭省节约,年省千金交城任中,引文峪之水灌田数万亩 屈颖藻 字龙章清代蒲城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任四川苍溪知县,兼摄梓潼县事有将军过境,差事、伕马供应,耗费巨大,他以地瘠民贫,不堪负担,令百姓远避,自己只身应付,反得将军赞赏后任吏部文选司主事 赵善昌 清代蒲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任浙江永嘉知县,清正廉洁,当地人传颂:“赵公之清,如川之水水有浊时,公清到底。
窦思宪 清代蒲城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任直隶知县,管理京西水利营田书务,功绩颇著 雷衍畴 字子范清代蒲城人雍正七年(1729)举人历任三水(今旬邑)教谕、广东高明知县 杨钧 字平台清代蒲城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历任四川乡试同考官、山东博兴知县 王垣 清代蒲城人王鼎曾祖父乾隆六年(1741)举人,拣选知县子梦祖,字竹坪,恩贡生,考授直隶州判嘉庆元年(1796)开制科,应孝廉方正之选,授六品官服 杨昶 清代蒲城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历任四川大竹、永宁知县有惠政,民为其立有生祠 陈裔虞 字述绍清代蒲城人乾隆时进士,任广东博罗知县学诗于屈复 原廷蕊 字孝芬清代蒲城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历任山东昌乐知县、临清州知州及博山、淄川知县初任昌乐知县时,一次外出,邻县刘某因赌输服毒自尽,被疑为同赌者刘来贵等共殴致死,屈打成招他查知冤情,说服上司,冤案遂平 原逊志 字孟修,一字来亭清代蒲城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选贵州开泰知县调任河北临邑,时值岁饥,他集众筑城,以工代赈官钱不足,以私囊补充,不向百姓摊派后升德州知州,有渡口小吏,假借盘查,多方刁难过客,他严惩首恶,革除旧弊。
朝廷褒奖为“清白之使” 原衷戴 字简斋清代蒲城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后任浙江盐运使岁收赋税百万,羡余数千金,分毫不取又念商力疲敝,一切陋规,统统革除卸任后路费缺少,众商赠送千金,不受巡抚赞扬他“宝山宅回” 刘腾蛟 字仲升清代蒲城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王鼎、崔问余之师温文尔雅,颇有才学,著有《藜照望文钞》后任麟游县教谕 米宗宪 清代蒲城人监生,捐职直隶州州判乾隆四十五年(1780),大饥荒,施麦两千石,朝廷旌表其门 米毓章 清代蒲城人道光四年(1824)他邀集友人一起谈论诗文,忽一从外地来蒲自称为“狐仙”、号“嚣嚣老人”的人同他们共同赋诗,很有风趣于是结为诗社,五日一坛,先后三个月,得诗百余首,编为二集,一名《手谈》,一名《揣唐摩宋》(今有手抄本)十一年(1831)他中举,任安定县教谕,曾编撰《安定县志》 魏丙 字汉卿清代蒲城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历任山东利津、平原知县清理积案,平反冤狱,颇有政绩,百姓安居乐业 王师道(?~1852) 字勉斋清代蒲城人少时家贫失学,便徒步至京,找王鼎王鼎留于翰林院,使其饱览群书。
一年后,他深感不能适应世俗需要,学而无用,便在公卿大臣中相地看穴,居然事多奇验由此名闻北京,登门求见者不绝数年后,翰林院差使期满,改授河北长芦盐经历,后捐任江西建昌知县未几,湖北崇阳起事,他防堵有功,加知州衔,又捐升道台衔历任四川叙州知府,成绵道、川东道道台病卒任中他一生未考得任何功名,却官至道台当时蒲城有考得翰林而任教职者常说:“翰林坐敦,白丁坐道,徒读死书,为圣贤笑!” 张瀛(?~1878) 字十州清代苏坊姚古村东张堡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历任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御史,河南开封知府、河道,广东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卒赠内阁学士光绪三年(1877),屈继仁率众杀死蒲城知县,焚毁衙署,巡抚谭延襄请他到省计议,拟派兵剿洗,众惧官军一到,玉石俱焚,人心惶惶他劝止发兵,蒲城得以安宁 张铎 字振之清代荆姚镇东街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历任四川安岳、简州、温汀、巴县知县,重庆知府,川东道台光绪二五年(1899),义和团聚义京津,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霞庆也有外国领事馆与洋教堂,局势同样紧张他妥善调解民教矛盾,保持重庆安定于远近纷乱之中奉命裁决叙永厅(在今四川叙永县永宁河东)民教纠纷,维持了地方安定。
赵鼎五 今三合义龙村人清道光十年(1871)进士,历任河南光山、叶县知县 窦光仪 字鸿陆蒲城县人清光绪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