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械设计与cad课.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9677824
  • 上传时间:2019-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4.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豆丁网维维大豆整理2011年7月19号机械设计与CAD课“三基”提纲《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适用《化工机器与设备》大庆石油学院《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1998年9月1日前言 机械设计课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门技术基础课它起着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从理论性课程过渡到结合工程实际的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是机械系的主干课和学位课之一随着“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教学思想的提出,它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许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一些现代的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应运而生,使经典的机械设计思想、理论和方法得到长足的补充和拓展因此,必须变革现有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在这一新的形势下,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这个中心,在继承1965年7月由《东北石油学院矿机教改组》制定的“机械零件“三基”提纲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扩展及调整,重新修订成现行的“机械设计“三基”提纲”它是《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机械设计教研组全体教师近二十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它必将为机械设计课的课程建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本提纲起草单位: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 本提纲起草人:张玉斌目 次第一篇 总纲第一章 制定“三基”提纲的总体构想第二章 课程设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章 课程的“三基”内容第四章 课程内容的核心及其内在规律第五章 各教学环节及学时的安排第六章 教学方法的提示第二篇 章节提纲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机械设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第三章 V带传动第四章 链传动第五章 齿轮传动第六章 蜗杆传动第七章 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第八章 轴毂连接第九章 滑动轴承第十章 滚动轴承第十一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第三篇 课程设计及机械设计竞赛第一章 课程设计第二章 机械设计竞赛第一篇 总纲第一章 制定“三基”提纲的总体构想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跨世纪的科技人才为总目标,从生产需要和专业培养要求出发,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教学思想,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 基本原则 1. 贯彻“少而精”教学原则,夯实基础理论教学,落实专业基本要求。

      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机械设计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传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拓宽学生适应能力4. 加强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提高学生总体设计素质第二章 课程设置的任务和要求 机械设计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完成一个简单传动装置(通用零部件)的设计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 掌握通用零部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 3. 对通用零部件结构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结构设计能力  4.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零部件设计图纸,基本符合生产要求第三章 课程的“三基”内容 1.基础理论:    (1) V带传动弹性滑动理论----柔性体极限摩擦的欧拉公式; (2) 轮齿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理论----弹性圆柱体表面接触应力的赫兹公式; (3) 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理论----刘易斯模型; (4) 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计算理论----材料的疲劳曲线和可靠寿命; (5) 液体摩擦动压滑动轴承的承载机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牛顿流体定律; (6) 轴的强度计算----材料在静、变复合应力作用下的整体强度; (7) 受扭矩、倾覆力矩作用的铰制孔螺栓组连接及受轴向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应力-变形协调条件。

       2.基本知识 (1) V带传动:工作原理、优缺点;V带型号及规格;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传动几何尺寸计算;带轮结构 (2) 链传动: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传动链结构;失效形式;参数选择 (3) 齿轮传动:工作原理、优缺点;应用范围;失效形式及材料选择;设计准则;参数选择(圆柱直齿、斜齿及锥齿);齿轮结构 (4) 蜗杆传动:传动类型及优缺点;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 (5) 轴毂连接: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平键和花键的选择及验算 (6) 滚动轴承:轴承的类型、应用、性能及选择;轴承的尺寸选择;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配合、装拆、固定、调整、密封、润滑种类及润滑方式选择) (7) 滑动轴承:轴瓦的材料及结构;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验算;液体摩擦形成的基本概念 (8) 螺纹连接:螺纹类型的选择;螺纹连接类型的选择;连接的预紧与防松;紧螺栓连接的计算 3 基本技能 (1) 机械部件设计方案初步拟定的能力 (2) 机械零、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数据检索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第四章 课程内容的核心及其内在规律 本门课程的核心是研究在不同工作要求和条件下,合理设计零件的结构(尺寸和形状)的问题工作图绘制结构设计主要参数和尺寸计算公式设计准则失效分析应力(变形)分析(载荷分析)工作情况分析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图1 机械零件设计的分析过程 其内在规律是根据零件承载性质分析其失效形式,即决定工作应力选择相应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即决定零件材料的强度,最后由应力-强度条件决定其结构尺寸第五章 各教学环节及学时的安排一、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时数分配 1.教材及参考书1) 机械设计类教材;2)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与分析类教材;3) 机械设计习题集;4) Quik Basic语言(或C语言)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6) 机械设计图册7)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2.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计划学时为96学时,其中讲课:76学时,实验课:4学时,课内上机学时:16学时其分配情况见下表章次教 学 内 容讲 课 时 数上 机时 数实验时数备 注 计 划时 数实 际 时 数课内课外课内课外0绪论1111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1112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结构工艺性1113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5524摩擦、磨损和润滑1115机械设计参数、数表与线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4446带传动8622必开7链传动5528齿轮传动121269蜗杆传动(7)52.52选开10螺纹连接及螺旋传动8848411轴及轴毂连接5528412滚动轴承88413滑动轴承(8)62.52选开14联轴器和离合器22-15弹簧44116课程总结224总 计 时 数8076401684第六章 教学方法的提示一、备课试讲: 做到三落实,即教学内容“少而精”落实;教学方法“启发式”落实;教书育人工作落实。

      二、 课堂教学: 1. 贯彻“启发式”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和形象化教学 2. 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着重教方法讲思路,使学生将内容学活 3. 从讲清单个零件设计的特殊性,总结零件设计的一般规律 4. 对于各章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讲授方法, 三、 结构课教学: 加强实物结构的分析对比教学,找出共同规律,指导一般内容的学习四、 综合训练: 1. 选择“一班多题、多参数”的课程设计模式,既满足生产实际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已有机械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结构的合理性,总结零部件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提出有关零件加工、配合、装拆方法、维修及润滑等问题和要求,启发学生用先修课的知识分析对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在本课程学习期间,坚持组织“机械设计竞赛”活动,鼓励发明、创造精神,调动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篇 章节提纲第一章 绪论一、 教学目的 明确学习机械设计的目的,树立为发展我国石油机械事业而学习的思想二、 教学质量要求1. 明确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目的2. 了解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

      3. 了解课程各环节特点和学习方法4. 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基本组成5. 了解机器的设计过程三、 教学内容安排安排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 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的3.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特点4. 课程各环节及学习方法5. 解剖一部机器或一传动部件6. 机械零件CAD基本方法7. 机械设计的程序重点:机器的组成;课程的内容、性质及任务;机械零件CAD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形势,启发学生奋发学习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2. 强调本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技术基础课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3. 解剖一部机器(或一部件),启发学生了解整体(机器)和局部(零件)的关系 4. 掌握常规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对机械零件结构设计和计算机计算能力五、 作业与学时 解剖一部机器讲课2学时第二章 机械设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一、教学目的 掌握机械设计数表和线图程序化处理的方法二、教学质量要求1. 能独立进行机械设计数表和线图的程序设计2. 掌握数据文件的处理方法3. 对数据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