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doc
8页乳山市普通高中2017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又是一次知识的盛宴,在这里我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共同进步,让我们一起经历------撸起袖子加油干学习寄语学习现场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时代背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一、一、 ““2017 版课标版课标””课程结构与内容的主要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的主要变化必修与选修课的变化:旧版:一个必修,五个选修新版:六个必修(可选) ,选修 I(六个可选)+选修 II学份与选课的变化:旧版:必修 2 分+选修 1 分,选课流于形式新版:共 3 分,必修不少于 2 分,选课更灵活自主课程类别选修 I选修 II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合唱选修课程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每个模块 18 学时 1 学分(学分值范围为 0-9 学分)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及当地社会音乐文化特点、特色资源和学校办学理念自主开设每个模块 18 学时 1学分(学分值范围 0-4 学分)选科要求学生在选修 I、II 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模块,修满 18 学时获 1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选学)课程名称学时学分音乐鉴赏36(18+18)2(1+1)必修课程歌唱36(18+18)2(1+1)二、修满二、修满 18 个学时是选课和获得个学时是选课和获得 1 学分的基础学分的基础学分的获得有多种选课方式。
如:学分的获得有多种选课方式如:【1】2(必修)+1(选修)【【2】】2(必修)+1(必修)【3】1(必修)+1(必修)+1(必修)【4】1(必修)+1(必修)+1(选修)演奏36(18+18)2(1+1)音乐创编36(18+18)2(1+1)音乐与舞蹈36(18+18)2(1+1)音乐与戏剧36(18+18)2(1+1)课程要求学生可从上述六个模块中选择 1-2 个模块,修满36 学时获得 2 学分课程类别模块名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段建议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必修课程必修选学音乐与戏剧根据学校音乐教学模块开设和学生选课情况,可按班级开课,或跨班级、跨年级组成教学班,以“走班”形式组织教学合唱合奏舞蹈表演遵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日常性和不间断性特点,由学校根据模块设置、学生选课及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在高中三学年中均衡开设戏剧表演根据学校条件及学生选课情况,可分为班级组合、跨班(年)级组合及学校艺术社团三个层次组织教学音乐理论基础选修I视唱练耳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组织教学选修课程选修II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灵活组织教学三、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三、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选课指导---调配---分流---疏导---整合四、学分与选课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四、学分与选课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 课程选择更加灵活 选择空间也更大)1、教师仍可以按照原来模块的划分,使用原教材上课,按照“音乐鉴赏”36 学时,其他每个模块 18 学时进行教学。
2、教师也可以将原教材中有关模块,如“歌唱” 、 “演奏” 、 “音乐与舞蹈” 、 “音乐与戏剧表演”中的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的相关内容梳理出来作为选修 I 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一部分学生继续深化学习相关模块内容的需求3、艺术社团活动都将作为选修 I 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化管理,并将与之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和音乐学习成果纳入对学生的平均体系并计入学分4、选修 II 课程由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及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民间艺术传承等,由学校确定开设,学生资助选择修习,学生每修满 18 学时,通过考核与评价也可以计入学分五、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五、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以“以美育人”为导向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以“完善评价机制”为抓手2、落实培育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3、根据教学的变化与要求调整教材内容:依据模块的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以水平 1 为 18 学时的基本要求,水平 2 为 36 学时的基本要求来整编现有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沿用现有的实施方式和教材,以体现平稳过渡的基本思想,保证高中音乐课程的有序开设和有效实施。
4、做好学生选课的分类指导,实施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好课程实施中一般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关系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既考虑一般性大众音乐教育的多数学生,又关照个性化音乐教育中的少数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和分别评价六、考试评价中的新文化反应注意的问题:六、考试评价中的新文化反应注意的问题:考试评价----围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以学生实际能力测试为主(1、过程与结果并重 )(2、定性与定量结合)(3、课内与课外综合) (4、学分与等级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