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doc
8页《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工作室成员 王至辉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 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诗歌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一)已学的送别诗 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 (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2.回顾《赠汪伦》(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3)板书:踏歌送别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 (一)学习《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3.交流分享(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 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2.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互通有无(1) 长亭:想像画面,朋友们在长亭是怎样依依惜别的?(2)日暮:在送别时,我看到 ,可是 3)总结这两首古诗所表现的送别方式:长亭饯别、日暮伤别4)再次吟咏这些古诗三)自主发现送别方式的不同五、总结延伸1. 出示李叔同送别并欣赏歌曲2. 小练笔:引用送别名句,书写离别之情 送别组诗板块一:温故知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①广陵 送元二使④安西 唐 李白 唐 王维故人②西辞黄鹤楼, 渭城朝雨⑤轻尘,烟花③三月下扬州。
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唯见长江天际流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⑥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之:往②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③烟花:指艳丽的春景④使:到某地,出使⑤浥::湿润⑥踏歌:本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拉手而歌,用脚踏地为节拍后来也指“行吟”,即漫步而歌送别组诗板块二:学思并重 送别诗 无名氏 杨柳青青①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②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劳劳亭 山中送别 唐 李白 唐 王维天下伤心处, 山中相送罢,劳劳送客亭 日暮掩⑤柴扉⑥春风知③别苦, 春草明年绿,不遣④柳条青。
王孙⑦归不归 [注释]①著:通”着”,接触,挨上②尽:完③知:理解④遣:动词,使,令⑤掩:关闭⑥柴扉:柴门⑦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送别组诗板块三:学以致用 送别 芙蓉楼④送辛渐⑤唐 王之 唐 王昌龄杨柳东风树①, 寒雨⑥连江⑦夜入吴,青青夹②御河③ 平明⑧送客楚山⑨孤近来攀折苦, 洛阳亲友如相问,应为别离多 一片冰心在玉壶⑩ [注释]①东风树:是说在春天发芽、成长的树木②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③御河:运河名,位于直隶大名府城南④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⑤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⑥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⑦连江:满江⑧平明:清晨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⑩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春夜洛城①闻笛 送殷淑唐 李白 唐 李白谁家玉笛②暗飞声③, 流水无情去,散入春风满洛城。
征帆逐吹开此夜曲中闻④折柳⑤, 相看不忍别,何人不起故园情 更尽手中杯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注释]① 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② 玉笛:精美的笛③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④ 闻:听,听见⑤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父母的爱》教学设计展示课型:群文阅读课 单元主题:父母的爱议题:如何通过生活琐事的对比写法突出母爱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关于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是一部永远拍不完的电影,她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欣赏、去品味、去敬仰今天“群文阅读课”我们要欣赏三篇文章第一是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第二是林夕的《母亲的存折》,第三是毕淑敏的《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看这三篇文章怎样表现母爱的二、读文(18分钟)(一)读《慈母情深》1.简介梁晓声2.自主默读文本,用双色笔标注你读出一个( )的母亲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母爱的?(2)表现母爱的关键句子,简单批注。
3)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鼻子一酸)3.阅读展示(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朗读展示中梳理篇名命题特点选材特点写作特点《慈母情深》直接以“情”命题母亲支持儿子读书通过()和()对比,加上动作描写、排比句 4.迁移训练……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二)读《母亲的存折》《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读懂母爱的又何止梁晓声一人,用同样的方法再读林夕的《母亲的存折》和毕淑敏的《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你又读出一个( )的母亲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母爱的?(2)表现母爱的关键句子,简单批注3)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三)列表格,梳理三篇文章异同 1、相同点:几篇文章都通过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表达母爱 2、三篇文章不同之处三篇文章不同之处篇名命题特点选材特点写作特点《慈母情深》 《母亲的存折》 《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 三、总结(0.5分钟)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母爱的人吧!四、推荐阅读:(0.5分钟)1、散文:《寻梦》、《儿时的事》——季羡林2、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3、散文:《完美的晴天》 ——学生习作板书设计: 群文阅读:平凡、伟大的母爱 《慈母情深》 《母亲的存折》 《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 鼻子一酸 存折存“情” “打”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