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pdf
7页第八章 力第一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4,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5,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6, 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7, 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和设计,测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制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曾经学过和感受的活动来初步的知道力是维系宇宙万物的纽带,在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的方法感受弹力并感受到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他们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培养自学和运用工具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本节的重点是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用自学以及通过尝试感悟到困难,提出问题,讨论解决2)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难点 1:引入力,感知力是维系宇宙万物的纽带;我采用观察图片,总结共同点,感受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难点 2:得出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因为没有讲解过功,所以学生对能量难以察觉和理解,在这里我的处理是, 前面曾经说过动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形变的物体可以让物体动起来,从而感受到弹性势能。
设计思路本节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先感受到力,并感知力的威力--- 是左右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根源,再通过实验了解弹力和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特征,而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自学它的正确使用,尝试使用, 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最后观察、总结、归纳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教学用具:学生用具 :橡皮筋、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2个) 、气球教师用具:弹弓、橡皮泥、钢锯条、弹簧、其他测力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来源:Zxxk.Com]新课引入:投影:1, 太阳系,为什么星球会在自己的轨道上运动着2, 动物行走,鸟类的飞翔3, 人类的各种活动4, 原子的结构是否能总结出他们共性的东西是什么?大到星球小到原子,都在运动,现在你的心中是否有什么疑惑吗?有 没 有 同 学 能 解 答 这 个 疑惑?我们来感受一下一个活动我们让桌子运动起来然后回答:都在运动 ,为什么会运动的需要力量从宇宙的运动引入力, 体会到它左右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感受研究力的重要性[来源 : 学科网 ZXXK]让他们感受力 用活动来感受思考一下,物体怎么样才会运动当 一 棵 嫩 芽 破 土 而 出 的 时候,也必须要有顶起土壤的什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维系宇宙万物的纽带 -----力板书:第八章:力首 先 请 大 家 先 来 做 一 个 活动,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体会你的感受,然后谈谈你的发现。
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个概念投影:如果一个物体的形状或者体积改变,叫形变投影:我们把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就完全恢复原来的状态,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教师:我们在刚才的活动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在刚才的过程中,通过你自身的感受,你是否能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呢?(如回答:力[来源:Z_xx_k.Com]回答:力活动:1, 用手 拉橡皮筋2, 用手压弹簧[ 来源:学科网 ]3, 用手压气球回答问题:1 橡皮筋变长了, 气球被压瘪了,2, 拉的过程中有力3, 力越大,形变就越大4,放手,又可以回到原来的样子利用活动,让他们体会形变,以及形变时产生力感受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的不同果提不出来,可以演示射箭的过程,再次启发 )很好,你是否能设计一个实验来得到结论呢?教师:很好,通过刚才你们的 实 验 , 你 能 得 到 什 么 结论?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实际中可以用做什么?好,我们先来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由什么构成的投影: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仔 细 观 察 , 你 有 什 么 问 题吗?充电:1,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2, 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秤的量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什么关系。
[ 来源:学 _科_ 网]回答:1, 用手拉橡皮筋, 用的力越大,它被拉的越长2, 用手拉弹簧也一样3, 用手压气球也是一样的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做成弹簧秤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形变大小和弹力大小的关系,不一定用书本上的实验,充分利用刚才做过的三个活动程 ,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秤的分度值(3)校正零点,将弹簧秤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 秤 受 力 方 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观察你们的弹簧秤,说说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看好了以后,我们来判断一下,P43 图 8-5 哪一种是正确的?其余的错误在哪里?好,接下来我们就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下桌子上钩码的重量?在刻度板上的N 是什么意思?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回答: 5N ,0.2N 回答: A是正确的, B 错误在没有按照测量时的位置放好介绍力的单位, 体会一牛顿力的大小大约是多少会正确使用弹簧秤, 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书本和手中的工具,自己先学习使用,然后让他们提出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实际应用,把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应用到判断正确书本上使用的正确性上, 另外利用所学问: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大家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学过,如果一个物体运动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什么?投影四张图片,你是否知道,他能说明什么问题?说的非常的好,我们把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除了发现具有能量外,通过图 片 和 你 的 日 常 生 活 的 感受,你能否提出一个可以继续探究的话题呢?很好,这个研究课题请你们课后去研究是的,这个你们可以留到课后去猜想探究一下作业: P44WWW 1 ,2,3 C 没有使 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D错误在没有调零活动: 让学生把钩码再往下拉一点,观察弹簧可以拉动钩码运动,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回答: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使物体运动,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应该具有能量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 测量手边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这里不能提到重力,所以只能含糊的说是它对测力计的拉力这个地方要从动能着手让他们感悟到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课后的探究活动, 可以把他们的知识引入到更深层次同时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后感: 利用从星体的运动到原子的运动,体会是力在左右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的,从而引入力的学习。
从活动着手提出弹力,以及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通过自学知道学会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最后介绍了一下弹性势能,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还是比较到位,所以学生学习也很顺利,就是有这样两个地方感觉处理的不是很理想,一,利用外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大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结果学生回答的是做成箭,弹弓等,而没有到我想要的弹簧测力计,于是只好说,利用它能制作成我们用的什么测量工具;二,在最后通过四张图片总结弹性势能的时候,感觉很多的同学反应不过来,感觉这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到位所以,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我进行了一下改动,就是先引到他们曾经学过的动能,然后发现形变的物体可以使物体运动,然后再得出弹性势能但是这个概念一旦提出,他们能很快的想到去探究弹性势能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地方,还是非常让人高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