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永《归朝欢》“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宋词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6464804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永《归朝欢》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宋词赏析归朝欢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注释1,萧萧:拟声词2,淅淅:风声3,沙丁: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4,破:穿5,残月:指将落的月亮,一弯残月6,曙色:拂晓时的天色7,行役:出行8,利名客:追逐名利的人9,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10,愁云恨雨:喻儿女离情简析】:此词以白描和铺叙的手法,情景相生地抒写作者冬日早行而怀念故乡的思绪和浪迹江湖的苦闷情怀作者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现江乡冬日晨景,所写的景物都是主体真切地感受到的「别岸」是稍远的江岸,「萧萧」为芦苇之声,「淅淅」乃风的声响远处江岸停着三两只小船,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此处写景如画般地写出了江乡的荒寒景象「沙汀」即水间洲渚,为南来过冬的雁群留宿住处宿雁之冲破晓烟飞去,当是被早行人们惊起所致江岸、葭苇、沙汀、宿雁,这些景物极为协调,互相补衬,组成江南水乡的画面。

      「溪桥」与「别岸」相对,旅人在江村陆路行走,远望江岸,走过溪桥「残月」表示旅人很早即已上路,与「明月如霜」之以月色比霜之白者不同,「月和霜白」是月白霜亦白残月与晨霜并见,点出时节约是初冬下旬,与上文风苇、宿雁同为应时之景三、四两句十分工稳,确切地把握住了寒冬早行的景物特点「渐渐分曙色」为写景之总括,暗示拂晓前后的时间推移和旅人已经过一段行程这样作一勾勒,将时间关系交代清楚,使词意发展脉络贯串「路遥山远多行役」为转笔,由写景转写旅人由于曙色已分,东方发白,道路上人们渐渐多起来了「只轮」「双桨」,借指车船水陆往来尽是「利名客」,他们追名逐利,匆匆赶路柳永失意江湖,正同这群赶路的人一道披星戴月而行柳永的羁旅行役之词中经常出现关河津渡、城郭村落、农女渔人、车马船舶、商旅往来等等乡野社会风情画面,展示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在词史上有开拓意义过片「一望乡关烟水隔」,承上片的写景转入主观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一望」实即想望,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烟水迷茫,根本无法望见;既无法望见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乡愁绪的煎熬,反转产生一种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羽翼立刻飞回故乡。

      对于这种迫切念头的产生,词人作了层层铺叙,细致地揭示了内心的活动「愁云恨雨两牵萦」喻儿女离情,象丝缕一样牵萦两地;「新春残腊相催逼」是说明时序代谢,日月相催,新春甫过,残腊又至,客旅日久,于岁月飞逝自易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岁华」句申上「新春」句意,流光转瞬,与天涯浪迹联系起来,更增深沉的感慨「萍」和「梗」是飘泊不定的典型意象,以喻羁旅生活象浮萍和断梗一样随风水飘荡无定柳永深感这种毫无结果的漫游确是徒劳无益,从现实艰难的境况来看还不如回乡于是逼出最后三句:「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这是思乡的主要原因,补足了「愁云恨雨」之意家乡的「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自然是设想妻子多年在家苦苦相忆了柳永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在离家后事实上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但思乡之情却往往异常强烈;他在京都的烟花巷陌与许多歌妓恋爱,但怀念妻子的深情却时时自然地流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