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州名人.doc
9页一、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晓岚,北迁已十四世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3461种,79309卷,分经、史、子、集四部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
接着升为左都御史《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年),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还撰写了《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二、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因为扁鹊一生游历四方,所以去过的很多地方.以至于关于扁鹊的籍贯有一些争议,但古书一直记载的是渤海莫人(今河北任丘)扁鹊见蔡桓公明确写到渤海莫人,即对扁鹊出生地的权威描述。
战国时代名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发明创造:《内经》和《外经》,四诊法(即望、闻、问、切)《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后因医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妨忌杀害三、王蒙 王蒙,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生于北京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GongC党,成为地下党员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1979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986年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同年6月任文化部部长,1990年卸任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2002年4月任中国海洋大学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四、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他还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其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五、冯国璋 冯国璋(1859—1919年)字华甫,河北河间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袁世凯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国璋于1912年9月出任直隶都督兼民政厅长二次革命爆发后,冯国璋任江淮宣抚使兼北洋军第二军军长南下镇压,于1913年9月2日攻占南京12月16日冯国璋出任江苏都督,同年晋升陆军上将,后又授以宣武上将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他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军。
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张勋战败后,冯国璋依法将大总统职权还予黎元洪此时北洋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及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两派基本形成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后,段持武力政策,坚持对南方用兵冯想离京出逃,在蚌埠受阻,只得回京,让段祺瑞重当总理皖系政客在此时已建立“安福俱乐部”,策划新的总统选举冯国璋自知当选无望,于1918年8月13日,通电辞职于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六、马本斋 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率领弟弟和几十名群众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回民支队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马本斋积劳成疾,突发急性肺炎,1944年2月7日在山东省莘县不幸病逝,终年 43 岁毛泽东主席敬献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副主席题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总司令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同年,献县抗日民主政府将东辛庄改为本斋村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将马本斋的故乡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县”1954年将他的遗体迁至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