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大学生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指南].doc
3页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大学生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使用光点闪烁仪来测定大学生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即CFF主试运用了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的心理物理法来确定大学生的CFF值,研究比较得出此次实验结果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关键词最小变化法绝对阈限闪光融合1引言知觉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的反映因此,知觉的事物是复合刺激物,知觉一般是由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产生的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一切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都是在空间和时间参照之内发生和进行的视知觉给其提供了复杂的知觉模式视知觉主要是空间知觉,它给我们提供了深度、距离、大小、形状、方向等丰富多彩的型式而早在18世纪,就有了那个发现了视觉图像之后最早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的方法是通过用制成扇形的圆盘在光源前旋转来测定的,称之为转盘闪烁方法但是由于光源来自外部,光源即使照射到黑的部分也会有光反射出来,因此,亮度控制较差,转速的频率测量有时也不太准确本次实验以四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最小变化法(又称系列探查法和极限法)来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所用刺激按大小顺序呈现,每次呈现的刺激系列变化很小且间隔相等每次刺激呈现后,要求被试做出报告,如察觉到有刺激出现,就报告“有”;如察觉不到,就报告“无”。
刺激系列的顺序分为两种:一种以小到大的顺序呈现,这种刺激系列为渐增法,以“↑”表示;另一种以大到小的顺序呈现,这种刺激呈现系列称渐减法,以“↓”表示2方法2.1被试四名女大学生A,21岁;B,19岁;C,20岁;D,21岁身体健康2.2仪器,材料JGW-B型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记录用纸2.3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被室内设计,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自变量:闪光融合频率仪所发放的不同频率的闪光刺激因变量:被试的口头报告控制变量:期望和习惯、练习和疲劳为了控制这两类误差,一方面要在实验前训练被试,让被试确实掌握判断标准,并争取被试合作,以标准来进行判断“有”或“无”的感觉另一方面在整个实验中对渐增和渐减系列作合理的安排,采用ABBA法来安排实验序列即↑↓↓↑或↓↑↑↓以四轮作一轮回来安排2.4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接通电源,打开光点闪烁仪开关;背景亮度选1∕16,颜色选红,亮度选1,占空比选1:1,让被试熟悉用控制旋钮调节光点频率并熟悉“闪”与“不闪”现象2.正式实验:(1)渐增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闪烁,然后宣读指导语:“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闪烁的亮点,请调节旋钮直到刚刚看不到亮点闪烁为止;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知道您确定不再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
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2)渐减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不闪烁,然后宣读指导语:“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不闪烁的亮点,请调节旋钮直到刚刚看到亮点闪烁为止;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知道您确定闪烁为止,然后向主试报告”主试记录此次频率值3)每个被试先进行右眼实验,然后进行左眼实验每只眼睛渐增系列、渐减系列各做16次,两个系列按ABBABAAB顺序进行4)注意相邻顺序的相同系列的起始点应有明显变化5)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2.5统计方法1.分别求出左、右眼渐增、渐减系列的临界闪光融合频率2.计算左、右眼的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平均值3结果四名被试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统计表左眼↑左眼↓右眼↑右眼↓左眼平均值右眼平均值A22.1922.2121.9821.9622.221.97B23.1123.4220.8921.323.26521.095C19.3618.7521.5821.4119.05521.495D21.4821.8621.8021.4621.6721.634讨论1.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测得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较为集中,但个体差异较为显著尤其表现在左眼,并且各被试本身左右眼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这有可能是被试自身的差异所导致,如眼睛近视,散光之类的。
因为近视和散光会在看刺激点时看得比较模糊,在有些判断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2.此次实验虽然采用了多层次ABBA法来消除实验误差,但仍有一定的误差存在从实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存在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因为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反复呈现,被试很快就会了解刺激系列的范围,而且知道刺激系列将以一定顺序递增或递减,这样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另外在被试的选取上可能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被试都为本班的几位同学,都是心理专业由于明确知道实验的步骤,及实验程序和实验的目的等方面的因素,因而会对本次实验的测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4.闪光融合的应用价值比较高,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应更加的注意它的应用主要是在电视生产、日光灯、影像工具等方面并且与在观看电视时,环境的影响如暗环境和明环境关系,防止视觉疲劳、儿童看电视时CFF的影响都有重要的联系5结论1.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被试的个体差异存在,但仍然比较集中没有太分散在实验中许多与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相关因素都要在实验中考虑2)由于各方面的原因,CFF的测定有一定的偏差主要在被试的选取、实验室环境、被试的动机、疲劳、期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实验研究限定了光强、背景光等一些关系密切的因素,没能做好对比实验。
所以在今后实验研究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参考文献杨志良.实验心理学.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简体字版),1997:P294-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