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在梨花深处香.doc
6页茶在梨花深处香——无上清凉云茶会“醉东风”(2012-03-27 16:40:51) 转载▼文/王迎新 图/林宗辉 刘天润 施琼 小惠 茶在何处?在当下,亦在别处 无上清凉云茶会,循春夏秋冬之季节轮回,历时三载,或醇厚,或清扬,恰如茶汤之韵,回回不同,各有甘辛今春乍暖之际,机遇初绽,遂定于大理洱源茈碧湖那头的梨花岛吃茶一聚三次茶会,均在昆明举办,此次远赴大理,增加了诸多细节,幸得众茶友群策群力,合力使得这份茶缘日渐纯熟 三月九日,自昆明、丽江、贵阳、济南、青岛、郑州、石家庄、景德镇、重庆、上海、广州聚来的茶友五十余人,过苍洱,渡茈碧湖,如期登上梨花小岛岛上风日依旧,老梨树枝头梨英初放,今年云南干旱,梨花岛近湖得水,草木有福,桃花、梨花、木瓜花把一个静谧山村点染出簇簇春意 次日清晨,晴朗梨花较头天又开多了几许七位席主早早于梨树下、草亭中布席,王柏君以镜为媒,巧取晴空繁花入景又置沙砾为岸,茶托为舟,喻此次乘舟越洋吃茶之意;裴芮君以漆金老花板衬托胭脂红的杯盏,正是阳春倩好,韶华如许;李静君拢沙石为堆,斜出梨枝,花开三两朵,另是一番清雅;王国林君惜缘悟茶,笔墨点题茶渡梨园,茶渡梨缘,前尘今世不过一盏茶水因缘;志琼君银壶煮水,事花皆有桃、梨,配合本土的陶器,演绎出对故乡的一脉情深;来自济南的静清和君携来铜胆瓶清供梨花,取一水间特制的青瓷高足盏、飞天天青茶罐,又信手拈来一方长着青苔的古砖,描绘出“一树梨花一溪月”的清寒明净;吾最喜梨花飘飞之态,羡其逍遥自在。
布席就用以前在大理喜州淘的木托盘、砖雕为壶承,素盏罗列,古砖上置敞口碗,蓄一汪清水,一卵石,一枝梨花,任几瓣雪白飘落期间,“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午后,茶会开始在大昌号李东兄的主持下,松鼠之家的碧潭飘雪、茶语者工作室的80年代春尖和99年宫廷普洱依次开始冲瀹第一款茶应春主生发,畅饮绿茶碧潭飘雪,既有暗喻茈碧湖畔美妙茶事,又弥补了梨花无香之憾 第二款茶是茶语者海琼君提供的80年代春尖,此茶工艺独特,是80年代老临汾茶厂、云南省茶叶贸易中心出品,采用和现在普洱生茶相同制作方法生产的晒青绿茶汤色橙黄,茶汤颇有老生茶丰富的层次感,又与老生茶的茶韵有别叶底何褐绿完整,泡至8、9水依然兴味盎然 第三款99年的宫廷普洱亦为海琼君提供,在绿茶与春尖之后,温润的熟普有安抚肠胃,温暖身体之效茶间,来自河北的曹俊英老师携新书《茶亦醉人何必酒》与众茶友分享,古梨园中一时茶墨俱香 参加茶会的朋友都是爱茶、识茶者,也大多日日离不开茶每日里家中吃茶,可谓随心顺手;同城相邀吃茶,也是快意舒畅;此次为茶而聚,如晨哥暮曲、静清和、曹俊英、清欢、邓一鸣、润和堂主人、戈阳旧民等诸君越省过市,远途跋涉,在暂离市井之地际会,其实为的是一份清凉茶境。
何谓清凉?抛却俗务,暂别机巧,安顿身心亦如无上清凉云茶会发起之初衷,以吾等爱茶、敬茶之心,分享吾爱之茶、之席、之境这样的境,是不是可以在当下,也在梨花深处?此时此际,或许“我们只是前世微笑的梨花纷飞落下的几粒尘埃如今,干旱连年,我们在此间一期一会,感恩大地上美妙的植物,若茶、若梨花、若苍山上满目的松与柏;感恩每一位或远或近默默支持着茶会的朋友,芸芸尘世,或熟稔、或陌生,善念起时,一笑皆春吃茶,当如是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席主王迎新自语:窃以为梨花之美,亦静亦动,随风飘舞之时,并无生死离别之伤,却有安然归去之坦荡故取句“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玄素澹澹,茶代人语茶渡梨缘席主王国林自语:此次相聚,是茶渡来的缘分,也是大家用心耕耘得来的缘舍去心中的烦扰尘心,与万树梨花相对,品茗悟禅机这一刻的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我们只是前世微笑的梨花纷飞落下的几粒尘埃风花雪月席主龚志琼自语:东风醉人春意浓,梨花玉树赛桃红苍雪飞絮无寒意,明月碧湖一盏中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梨花岛上那淡淡的一朵桃花呼应着花器里的梨花正好应了 “梨花玉树赛桃红一壶茶,听风,赏花,观雪,待月无上清凉,沉醉东风 晴雪席主王柏自语:晴空如洗,碧湖若镜,风摇芳林,花似飘雪,泛舟其间,可舒啸,可濯缨。
又是旱年,梨花初开,剪插瓶中于心不忍,以镜借景折枝,略摹晴雪之状此行不遇古梨园盛花期此刻只能林中啜饮,脑海里让万树花开,那将是如何的壮美,无法言喻风又起,花落镜上,不知这半日的闲饮,茶醉否?青溪绾席主李静自语:壬辰初春,二月十九,与众茶友会于茈碧湖畔梨园村,设茶席“青溪绾”,青溪者,茶水也愿以此席绾诸友于幽绝之地,品静寂之茶,悟契阔之情……阳春席主裴芮自语: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日,和煦的阳光照耀万物,欣欣向荣梨花正好,杯中有茶,当珍惜眼前这一刻美好时光一树梨花一溪月席主静清和(济南)自语:舀一瓢洱海的水,煮水瀹茶,苍山雪已融化在柔软的茶汤里百年梨树飘摇如雪的花瓣,随意驻留在蓝如溪水的席布上,谁能说不像斜挂在湛蓝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