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讲 情报学的对象内容、基础结构.ppt
69页第3讲 情报学的对象内容、 学科基础与结构,第3讲 情报学的对象内容、学科基础与结构,情报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 1953年荷兰学者提出,美国、日本采用 情报学:informatics 1970年米哈依洛夫,欧洲,俄罗斯采用 在我国, “情报科学” 与“情报学” 两个术语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情报学的概念,3.1 情报学的概念,情报科学(情报学)的几种富有代表性的定义 情报学:这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研究科学情报的结构和一般属性,以及科学交流过程的规律性米哈依洛夫) 情报学:是研究在关情报的搜索、整理、存储、检索、报道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以的科学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3.1 情报学的概念,情报科学(情报学)的几种富有代表性的定义 情报科学:对情报的功能和结构、传递的研究和情报系统管理的研究(ISO,1970) 情报科学:是一门研究情报的特性和活动、管理情报传递过程的手段以及为保证情报的最有效利用所必要的情报加工技术的科学(美国文献学会主席尔·杰劳尔) 情报科学:是研究情报的创造、传递及其效用发挥的理论、方法与规律的科学(靖继鹏《实用情报学》),3.1 情报学的概念,情报科学(情报学)定义都包含了以下共同点: 它的研究对象是情报;研究内容是情报产生、构成和交流的自身特性和规律;都包括了对有效加工、传播和利用情报的技术和手段的研究。
3.1 情报学的概念,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创造、存贮、检索、传递及其效用发挥的理论、方法与规律的科学概念,3.1 情报学的概念,3.2 情报学的研究对象,1. 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是情报科学基础理论之一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将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两个方面:①静态的科学情报;②动态的科学交流过程 2. 从80年代开始, 形成了以信息为研究对象的情报工作业务流程和学科体系 3. 到90年代初, 知识开始成为情报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4. 情报科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3.2 情报学的研究对象,1. 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是情报科学基础理论之一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将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两个方面:①静态的科学情报;②动态的科学交流过程 2. 从80年代开始, 形成了以信息为研究对象的情报工作业务流程和学科体系 3. 到90年代初, 知识开始成为情报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4. 情报科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第3讲 情报学的对象内容、学科基础与结构,3.3 情报学的研究内容,1. 前苏联《情报学文摘杂志》报道认为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 。
P15) 2. 美国的《情报科学和图书馆学文摘》认为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十个大类 (P15) 3. 《美国情报学会会刊》提出情报科学的全部研究内容分为七个方面 (P16) 4. 美国V.斯拉麦卡认为情报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情报科学研究的基础方面、认识方面以及管理方面5. 当前情报科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资源管理 (2)知识管理 (3)情报检索 (4)竞争情报 (5)数字图书馆 (6)关于计量学的研究 (7)交叉学科 (8)情报科学的前沿领域 如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语义网(Semantic Web)、信息构建、网格、元数据、小世界现象等3.3 情报学的研究内容,3.3 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叶鹰: 从信息、情报、知识角度的研究领域(P29),第3讲 情报学的对象内容、学科基础与结构,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它在情报科学的学科基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情报科学推进的“思想发动机”因而,哲学基础是情报科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方法是情报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情报科学理论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4.1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其1972年的《客观知识》著作中和1976年的《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演讲中系统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波普尔把世界或宇宙万物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三个世界”世界1”指的是客观物质世界,“世界2”是主观知识或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是客观知识世界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 波普尔认为,“客观知识”具有自律性,可形成“一个世界”客观知识”是通过人类主观精神创造的,但一旦产生,就和人类的主观精神相脱离而独立存在波普尔的“世界3”不仅包括一切人工制品和思想,而且还包括“任何迄今没有想到的推论”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1)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世界3”具有明显特征: 第一,它是真实存在的,它能改变物质对象的世界 第二,它具有自主性,如未被预期和未及推断的理论是“世界3”自己产生的,所以有自主性。
第三,它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它是人创造的,反过来也影响人的创造波普尔用蜜蜂酿制蜂蜜来比喻人类生产知识与知识的客观性情报学的哲学观,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2)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主要问题 从根本上混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世界3” 既包括一切人工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也包括尚未被认识而将来可能被认识和发现的潜在对象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3)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可以借鉴的合理思想 首次对世界从层次上作了具体的划分,把主观精神状态与客观的思想内容区别开来,突出主观思想的物化,将人类知识制品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在意识状态之后的更高层次的客观知识世界进行考察和研究 客观知识概念对于加深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拓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意义3.4.1 情报学的哲学观,3.4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3)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可以借鉴的合理思想 布鲁克斯认为,波普尔提出的“世界3” 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专业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理论首次将客观知识作为世界整体中的一个部分独立划出,并从本体论意义上为情报科学确立了哲学位置,这是值得肯定的,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四个世界” 的划分,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客观物质世界,天然物质世界,人类精神世界,天然物质世界,人类产品世界,人类精神世界,天然物质世界,人类物质产品世界,人类精神产品世界,人类精神世界,,,,,,,,,,,3.以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哲学基础的观点(《科学革命的结构》),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4.以“矛盾说”作为哲学基础的观点 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情报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形式,它力图解决情报爆炸、无序与人们利用情报之间的矛盾情报学的哲学观,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情报科学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2.哲学为情报科学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情报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认识工具,情报学与哲学的关系,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1.情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客观处在,无处不在与针对性间 2.情报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内容主观,属于精神意识范畴;形式客观,物质载体 3.情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潜在性与和传递使用性间,情报学的对立统一关系,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途径有二:一是直接的实践活动;二是间接的学习活动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人类不能仅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对个人来说,学习已成了更经常的认识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认识客体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精神客体又分为主观精神客体(即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的感觉、意识、心理等活动和现象等)和客观精神客体(是以物质形式和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如科学文化书记、录音磁带、电影拷贝、电子计算机存储系统等)人类认识的客观精神客体是人们学习的主要对象,也是情报认识论定位之所在。
情报学的认识论定位,3.4.1 情报学的哲学基础,情报学的数学基础重点是研究创建情报科学理论体系中使用的数学方法,以及使用数学方法的基本原则、过程、范围和技艺; 阐明情报科学定量化的规则、定律、公式和结果; 研究情报科学的情报预测、推理、判断和决策的量化模式,以及适用于情报科学理论体系各门分支学科和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情报科学研究的数学方法3.4 情报学的数学基础,数学分析是数学的重要分支,它对于各种变化过程、运动过程以及量与量相依而变的过程提供了数量上的研究方法,极限思想、微分积分方法是其主要内容 情报工作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数据以及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绘制的图像,如著名的普赖斯曲线、布拉德福曲线、齐夫曲线等数学分析,3.4.2 情报学的数学基础,情报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现象,这使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情报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应用在: 单词的出现 分类号、笔划、字母的选取 读者(用户)到馆量 某篇文献为某个用户所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2情报学的数学基础,情报学中对于概念词(主题词、关键词、标引词、类名等)的组配性质,它们之间的多维性以及它们整体所显示的某种线性空间的性质的重视,是矩阵与向量运用到情报工作中的前提。
矩阵和向量在情报科学中的主要用武之地是计算机检索,它既是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模拟方法之一,也是计算机扩检缩检的手段之一线性代数(矩阵和向量),3.4.2 情报学的数学基础,按照某一特征或某一规律的事物组成的总体称之为集合集合的应用范围之广,以至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它的描述对象 情报工作中可称为集合的有:文献的集合、提问的集合、编制规则的集合、图书馆的集合、图书馆员的集合等等 目前,情报工作中的情报检索系统(包括目录系统和阅读系统),较好地运用了集合论思想和方法解决其有关问题集合论,3.4.2 情报科学的数学基础,模糊数学是对模糊事物或现象进行定量描述使其清晰化的一种数学方法,它是情报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分支应用领域如下: 模糊检索 期刊选优 系统评价和图书分类,模糊数学,3.4.2 情报学的数学基础,运筹学是一门管理科学,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数量依据 运筹学包括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但在情报科学中应用最多的是排队论排队论亦称随机服务系统、等待线理论主要用于确定图书借阅处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的最佳数量运筹学,3.4.2情报学的数学基础,情报科学的应用技术是指应用于情报科学研究和情报工作实践中的信息技术。
情报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信息加工技术与信息技术、视听技术、光学技术等综合运用结果 其核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微电子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能高速、大容量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等一系列活动的信息技术,它为情报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4.3 情报学的应用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是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与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 1、传统信息技术 印刷与排版技术 复印技术 缩微技术,信息技术,3.4.3 情报学的应用技术基础,2、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 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信息压缩与存储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通信技术 信息检索技术 多媒体技术 数字图书馆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3.4.3 情报学的应用技术基础,1、国外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情报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首先是从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