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夏三虫最先与最后长版知识精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96981209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九年级语文《夏三虫》《最先与最后》长春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 《夏三虫》《最先与最后》二、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杂文的特点2、挖掘文本,体会《夏三虫》中三种动物讽喻的对象3、感知《最先与最后》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最先与最后》一步步揭示中心论点的写法2、体会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四、课文知识分析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以“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原籍河南省正阳县)1902年以官费赴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后任职教育部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积极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著作卷帙浩繁,涉及杂文、散文、小说、译作、古籍研究等诸多体裁建国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十六卷、《鲁迅译文集》十卷和《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四卷 2、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①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

      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②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鲁迅杂文集16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年);《而已集》(1927年);,《三闲集》,《二心集》(1930年);《南腔北调集》(1922—1933年);《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46年);《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夏三虫》1、写作内容:《夏三虫》中,苍蝇是国民党反动派、蚊子是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效劳的文人、跳蚤是他国帝国主义分子,作者批判几种不同的陷害忠良、残害百姓的邪恶势力,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势力的极端蔑视2、分析内容:①阅读(1—2自然段),文中存在一个假设问题,作者怎样作答?明确:跳蚤,蚊子,苍蝇三者你最爱什么,在非爱不可必须有答案的情况下,作者自选答案:跳蚤②作者爱跳蚤的理由是什么?明确:(3—6自然段):爱跳蚤的原因是:“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

      讨厌蚊子:原因是那小东西“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更其讨厌了,幸而我不懂容忍苍蝇:只因为那家伙“嗡嗡地闹了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倘有伤痕或疮疖,自然更占一些便宜;无论怎么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又总喜欢一律拉上一点蝇矢 “总要算还有一点道德”③文中所指的“夏三虫”,就是夏天里对人危害最烈的苍蝇、蚊子、跳蚤三种害虫作者讽喻的对象是哪类人呢?明确:蚊子: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效劳的文人苍蝇:国民党反动派跳蚤:他国帝国主义分子④阅读(第7自然段):文中的“古之君子”,指哪些人?指封建纲常的维护者,他们对于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教的人,一概斥为禽兽⑤今日的中国社会,虽然与鲁迅生活的社会已经渐行渐远了,但那些鲁迅鞭挞过的“夏三虫”们,和那种专在弱势群体身上嗜血的白虱子们,并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改变了它们那些危害人的本性而我们日趋发达的灭害技术,不仅没有能够铲除它们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反而令它们增强了抵抗力和免疫力你是否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有所感悟呢?3、帮你总结:鲁迅的《夏三虫》,明写昆虫,实写恶人。

      借苍蝇、蚊子、跳蚤叮人时的吸血形象比喻假文人、假革命者的虚伪嘴脸《最先与最后》1、词语解释 处世金针:指做人的诀窍 作鸟兽散: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无敌的意思 土崩瓦解:形容崩坏之彻底与迅速 自知之明: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中国人对“最先”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心理依据? (2)中国人对“最后”的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心理依据是什么? (3)鲁迅先生认为这种民族心态造成了什么结果?他又表明了怎样的态度? 最先与最后: 态度 具体表现 结果 对“最先”怕 “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怕出头)/ 社会“不容易有改革”,国民“日见其卑怯” 对“最后”耻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中途放弃(缺韧性)/ 敌人“如入无人之境”,国家有难“土崩瓦解” 3、具体课文分析 概括第一段内容要点1)第一段内容要点 明确:话题引入,国人处世2)“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理解:“第一句”指什么?作者对国人的处世金针持何态度? 明确:指“不为最先”不幸”带有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对之持否定态度 (3)国人作为“处世金针”的东西是什么? 有何根据?明确:“不为最先”概括第二段内容要点1)首句的含义与作用是什么? 明确:国人持有“不为最先”处世金针由来已久、程度严重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2)第二句以“所以”开头引出下文,下文主要说什么? 造成危害:改革不易,前驱怕做欲得却多,就搞阴谋 不敢“不耻最后”,即“耻最后” (3)文中“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承上启下,由“不为最先”转入“不耻最后”这一论述重点 阅读第三段,思考: 本段起何作用?明确:例证生活角度——影响广泛) 阅读第四段,思考: 本段起何作用? 明确:例证历史角度——危害严重)(1)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归纳出作者的论点总结:“不耻最后”的人,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2)“脊梁”在此的修辞含义是什么?明确:支撑的顶梁柱,中坚力量五、帮你总结:鲁迅的杂文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六、课外拓展: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七、新课导学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论友谊》,请同学们做好预习1、查找弗兰西斯·培根的相关资料2、培根的随笔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品味文中简约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3、课文中提到的友谊的作用有哪些?你同意作者的观点么?4、查找有关友谊的经典事例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1、作者在文中借蚊子讽喻哪类人?2、写苍蝇的文字是为哪类人画像?3、《最先与最后》作者论述的重点是“不为最先”还是“不耻最后”?4、给《最先与最后》课文标题加几个字,以反映作者的观点5、填空: 即使不能有胜利的闯将,__________________;即使不能有速决的胜仗,__________________;即使不能有旌旗蔽空的大军,也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即使不能有杀身成仁的志士,也应不缺“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因为绝望的抗争总胜于卑怯的苟活,战败的悲歌总胜于等死的哀哭6、阅读:《最先与最后》,回答问题1)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用原文填空 旧中国“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不为__________________,不为__________________,不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是赛马妙法?(3)概括文中提到的学校运动会中的五种不良表现每项不超过8个字)(4)将“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中的“胜兆”改为“胜利”,“败兆”改为“失败”行不行?为什么?(5)选出下面对本文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 A、本文主要写“不为最先” B、本文主要写“不耻最后” C、本文一半篇幅写“不为最先”,一半篇幅写“不耻最后” D、本文批判“不为最先”,褒扬“不耻最后” 【试题答案】1、蚊子:为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效劳的文人2、苍蝇:国民党反动派3、“不耻最后”4、《敢为最先与更不耻最后》5、也应该有失败的英雄 也应该有韧性的反抗 “敢单身鏖战的武人”6、(1)福先 前驱 闯将 (2)一开始便拼命奔驰,马力就容易衰竭;而始终不放弃,落在最后也努力奔跑,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3)①互相对骂 ②动手打架 ③中途退出比赛 ④佯装跌倒放弃比赛 ⑤嗤笑落后者 (4)不行,“胜兆”是胜利的兆头,还不是胜利,这些人就“纷纷聚集”,深刻地揭露了他们投机的嘴脸;“败兆”是失败的可能,还没有失败,他们就纷纷逃亡,又揭露了他们意志的薄弱。

      而不耻最后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点题一.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冲刺试卷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冲刺试卷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六.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一.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四.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点题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一.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五.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四.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点题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冲刺试卷一.docx 2020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医学三基《中医(药师)》考前点题卷二.docx 医学三基《医院感染学》考前点题卷二.docx 医学三基《中医(医技)》考前点题卷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