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12871720
  • 上传时间:2019-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6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3分)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管)C、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 D、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访求)7、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渔人甚异之2分)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分)其余人各自又请渔人到他们的家(作客)8、请写出一个最能体现作者寄托社会理想的句子请用文章的语句回答)(3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予谓菊 / 是谓大同 B.晋陶渊明独爱菊 /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出淤泥而不染 / 耳濡目染 D.香远益清 / 良师益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以“口口口口”喻指君子美名远播,以“口口口口”比喻君子通达事理,为人方正。

      2分)9.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为了突出莲花的高洁形象,不仅用菊花正面衬托,还用牡丹从反面陪衬B. 本文托物言志,借莲花自比,含蓄表达洁身自好的志趣C. “陶后鲜有闻”一句表达了对不可能有真正的隐士的遗憾之情D.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的言外之意是鄙弃世人随波逐流、追逐功名富贵的现象答案】6.C(3分)(A. 认为 / 叫做 B. 只是 / 孤独 D. 更加 / 好的 )7.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是很多人了3分)8.香远益清 中通外直 (2分)9.C(3分)(三)《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答案】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 (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10.(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中考题练习【2013年重庆市(A卷)】(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甲】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斯是陋室( )  (2)可以调素琴(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答案】9.(4分)(1)这(2)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3)少(4)多(每小题1分)10.(4分) (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2)对于莲花的喜爱,你(和)我和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2009年广东省揭阳市】(一)(8分)桃花源记陶渊明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1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答案】9. 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10.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11. 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2013年·重庆B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案】(二)(15分)9.(4分)(1)沾染(污秽) (2)美丽而不端庄 (3)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 (4)认为(每小题1分)10.(4分)(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每小题2分)11.(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12.(4分)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2分)【2014年浙江嘉兴】(二)桃花源记(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