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小故事.doc
5页人间处处有真情,我相信,你呢?爱心,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总能给人雪中送炭的温暖与感动;爱心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总能给人心灵的震撼与洗礼……故事之一:美丽的谎言 我有一位朋友,是推销员,经常外出当我去他家小坐时,不巧他因公外出已走了5天他母亲告诉我,再过8天他才能回来,等他回来后就给我捎个口信 不料,又过了5天,邻居捎来信,说朋友已回来我匆匆赶到他家一阵寒暄过后,我笑着问道:“大妈说一再待8天才回来,怎么提前3天回来了?” 朋友笑了,说:“你不知道,我妈上了年纪,她一生就我这么个儿子,我每次出门,她就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半夜里起来,到路口去接我------为了使老人安心过日子,我每次外出,估计能10天办完的事,我就给她说13天回来,这样能留些余地提前回来,自然会给老人一个惊喜 爱心感悟:为了让母亲减少对儿子的牵挂,我们可以撒谎;为了隐瞒一个病人病危的实情,我们可以撒谎美丽的谎言是为了爱,是为了不舍的情它使爱加深加浓,它延续不老的生命,它使我们明白爱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故事之二:渗进灵魂的影响 我老家有个女人患了不治之症 一天, 她在病榻前对丈夫说:“如果我走了,请你在这3个月内,千万不要让儿子知道。
因为再过3个月,寄住在校的儿子就要参加高考 次日,她在病榻上安详地永别了人世丈夫依照她的话,非常成功地瞒住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三个月后,儿子参加高考,而且榜上有名 4年后,大学毕业的他分到我现在的工作单位,又一年,他被领导提升,顺利地调进了办公室 一个新来的大学生私下问他:“为什么从领导到员工都认为你很优秀呢?”他回答:“别的方面,我同大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我有困难时,很少去麻烦领导和同事们,但别人有了困难,只要我知道,我就尽心尽力去帮助 “这样做,你不觉得吃亏吗?”人家又问他摇摇头,说:“我母亲临终时,还为我的前途着想我高考时,母亲已下葬3个月了,可我一点都不知道因为我母亲临终前嘱咐了家人,为我瞒住了这个消息 一个母亲的影响,会渗进儿子的灵魂,影响他的一生 爱心感悟: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行,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直接渗透到孩子的心灵当中母亲除了付出身体的劳累之外,还付出沉重的精神劳累当母亲的年轻美丽变为苍老时,所有的皱纹都刻写了对子女爱的故事,我们应该读懂这些故事 故事之三:白头儿女 中秋节前,我去邮局发信,坐在我旁边的老人向我借笔填写汇款单,老人头发花白,年纪六十多岁。
看到他在汇款单上写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给正在外边上学的儿女汇款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汇款单后,又在附言栏中端端正正地写道:“祝父亲、母亲中秋节快乐!”原来他是在给父母汇款,我先是一阵惊异:这老者竟然还惦记着他的父母亲,还有一阵感动:老人这年纪已经是儿孙满堂的人,也是被儿孙所孝敬的年纪,却仍然不忘尽儿女之孝! 当老人把钢笔还给我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眶里竟然湿润了,那神情,完全像是一个想家的孩子莫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只要有父母健在,无论多大的年纪,他仍然是一个孩子? 走出邮局,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是啊,当一个人在青年、壮年时期先是执著地追求着一份自己的爱情和事业;而到中年时,又为自己的家庭、儿女的生活、学习、工作不停地劳苦奔波,等到人生之秋时,可能会想起自己多年来对父母的一份最不应该的疏淡而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已经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试想,若人到花甲、近古稀的年纪,仍有机会在节日的时候,恭恭敬敬地说上一声“父亲、母亲节日快乐!”那是怎样的一种美满人生! 爱心感悟:我们都有孝心,只是我们在少年、青少年时期还很少能尽到孝心我们的成长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之下的,孝心被慈爱所包裹。
其实,孝心常在我们长大成人时,这种 爱的孝心应该体会更深我们为自己奔波,我们为儿女的学习工作奔波,我们更应该为孝心奔波 故事之四:爱心项链 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 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爱心感悟: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世界上一条最珍贵的无价项链!伯俞怜母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
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总是严厉地教导他,有时还会打他待他长大成人后,当他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要哭?”伯俞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所以,父母为了抚育孩子,为了孩子茁壮地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华消逝,日渐衰老为人子者,更当孝养父母 卧冰求鲤晋朝的时候,有个孝子名叫王祥他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视他为眼中钉后来,后母也生了一个男孩,就是王祥的弟弟王览从此,后母对王祥更是百般刁难对一个小孩来说,如此的际遇是非常不幸的然而,王祥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常常想着如何做才能令后母欢喜 有一天冰天雪地,后母病了想要吃鲤鱼,整个河都已经结冰了,如何会有鱼出现!王祥到了河边无可奈何,就呼唤着母亲,赤背卧在冰上,希望能出现奇迹由于他这份至诚的孝心,冰裂开了,跳出两条鲤鱼,让他能孝敬后母这真是孝感天地,至诚感通!王祥不只是在小时候受后母的虐待,长大成家之后,后母对他们依然是百般刁难。
但是他的弟弟王览对兄长很尊敬,每次母亲惩罚哥哥时,弟弟就会来从旁解围王祥的道德和学问日渐提升,名声也愈来愈好后母随之起了害王祥的念头,在酒中下了毒给王祥喝结果他的弟弟发现了,在情急之下,冲过去把毒酒夺过来,当场要喝下去,想替哥哥去死后母看到这一幕,立刻把毒酒打翻,感到非常羞愧因为她时时想置王祥于死地,而她的亲生儿子却宁愿为兄长而死兄弟之情感化了后母,后母和这两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所以,唯有德行和真诚,才能转变人生的恶缘以后,王祥跟王览都在朝廷做了官有位大官就送了一把传家宝剑给王祥,并告诉他,拥有这把宝剑的人,子孙一定会非常地发达荣显王祥立即把宝剑送给弟弟史书上记载,王祥和王览的后代九世都为公卿,就是做大官的所谓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拾椹供亲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去采桑椹,他拿了两个篮子,一个装黑色或紫色的,另外一个装比较红色的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篮子?因为比较熟的桑椹是黑色、紫色的,还不是很熟的是红色蔡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强盗们也很纳闷,把他抓起来,就问他:“你为什么采桑椹要分两边?”他说:“因为熟的比较甜,是留给我母亲吃的;这边不太熟的,是留给自己吃的强盗们听了很受感动,就把他放了。
强盗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为何会把他放了?因为蔡顺的孝心唤醒了他们的孝心所以,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有好的德行,再恶的人也会被感化我们面对恶人的时候,要不要去责骂他?不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好,来影响他,影响社会强盗们因为很感动,就把一些米和一些东西送给蔡顺,让他拿这些东西奉养母亲然而,蔡顺并没有拿假如他拿回去才放到家里,突然官府里的官员来了进门一看:张三家的米为什么在你家?李四家的菜为什么在你家?此是人赃俱获,百口莫辩 所以,要拿任何人的东西,一定要先思考物品的来路是否清楚!孔夫子说“君子有九思”,就是君子有九个方面要时时观照,时时反思这九思当中就提到“见得思义”我们要获得任何一样东西,首先就要考虑到它的来路是否符合道义假如与道义相违背,就绝对不能动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跟孩子们每讲一个故事,其中都蕴含着很多道理这个故事蕴含的第一个道理,是“亲所好,力为具”第二个道理,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用德行去感化第三个道理,是“见得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我们在跟学生讲故事时,假如不把这些道理开显,学生留下的印象,只是觉得听了一个故事假如只是单纯讲道理,没有讲故事,一般人听久了道理很可能会昏沉。
所以,理与事要融合在一起,要理事圆融来讲故事如此,学生就会很容易吸收其中蕴含的道理孝子李忠《中庸》提到:“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一个人假如处处行善,自然就能“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都是有护法神在保佑所以,古代有很多孝感天地的实例,因为孝行而化解灾难的例子非常多元朝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把很大一个地区的房屋都震垮了当地有个孝子叫李忠,当震波沿着震中向外传播,快到他家的时候,突然传播的方向变成两条,过了他家以后,震波传播的方向又合而为一,把他家绕过去了结果,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只有他一家的房屋没倒确确实实感应不可思议,真正是孝感天地单衣顺母春秋时代,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娶了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继母对他不好,常常虐待他一年冬天,后母用芦花给他做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做的是棉衣芦花做衣服看起来很蓬松,但是不保暖刚好他父亲带他外出,让他驾马车因为天气太冷,冷风飕飕,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冻得发抖父亲看了以后很生气,衣服已经穿得这么厚了还在发抖,是不是有意要诋毁后母一气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了,原来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很生气。
回到家里,当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闵子骞对他的后母还是一味的真诚在此时只有一个念头,跪下来跟他的父亲说:“父亲,不能赶后母走,因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有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假如母亲走了,我和两个弟弟同时都要挨饿受冻在这种情形之下,闵子骞至诚的孝心丝毫不减,而且还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这一分真诚让他的父亲息怒,这一分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闵子骞这分真诚的孝心转化了家庭的恶缘,致使家庭从此幸福和乐所以,“亲憎我,孝方贤”我们时时处处想着“德未修”,所以"感未至”,真诚就能永不忘失,能时时提起关照毛义养亲在古代,有个孝子叫毛义因为那时是乱世,读书人大多不愿意出来做官,只想自己独善其身,好好教学,不愿贪图所谓功名利禄然而毛义就接受了一个官职,出来做官他的一些好友就觉得他不可以这样做,因此就看不起他毛义在接受官位的时候,还露出微笑,所以这些朋友都逐渐远离他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毛义的母亲往生了毛义就把官职辞掉,从此就没有再出来为官毛义的好友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读书人叫张奉,他看到毛义辞官回来,内心很惭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