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选择.ppt
137页《通用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选择,,,2012.11.9于南京师大,教育部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组核心人员 通用技术教材(江苏教育出版)副主编 上海市特级教师 程 镐 初,2012年国家级通用技术培训班,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创新为核心的课程 ●它通过技术思想的指导和方法的应用,进行设计、制作和评价,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 ●它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运用通用技术教学方法的特点,⑴.注重设计和实践相结合 ⑵.强调动脑和动手相结合 ⑶.重视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操作学习是通用技术的主要特征,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它是一门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通用技术》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选用的教材,借助适当的教具、媒体或设备,在师生交互活动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通用技术课教学方法的四个层面,指导思想 教学方式 基本方法 具体方案,,通用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总目标 :提高技术素养; 内 容 :设计和操作; 性 质 :基础性、通用性; 价 值 :应用广泛。
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方法是指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用技术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操作技能为主的方法 例:操作练习、技能训练等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例:演示;参观等 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例: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 法等一、以操作技能为主的方法,● 操作练习法; ● 试验法; ● 实习法 ………,,技术操作的过程,1.认知阶段 了解与操作相关的知识、原理、操作步骤、操作姿势、操作方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形成操作的整体表象,领会基本要求,防止发生易犯的错误2. 分解练习阶段,●先将较复杂的整体操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分解动作 ●通过分解动作的练习,领会练习的要求,使刺激与反应形成初步的联系,掌握操作的局部动作3.操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把习得的分解动作,通过练习,使其连接成为整体操作 经过不断练习,使整套操作相互协调,操作得心应手,各个动作相互配合,注意力扩大,并能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操作技术操作的学习,先从领会操作要领开始,从掌握分解动作到建立操作的连锁和协调,最后达到操作的熟练。
在此过程中,反复操作实践练习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途径和主要方法技术操作学习的特点,1.操作学习往往先快后慢,中间有起伏 2.操作的控制需要经历以视觉为主到动觉为主的交替过程 3.依靠及时反馈,建立操作的连锁和协调 4.操作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和强化 5.操作学习易受动机和情绪的支配◆操作练习的要求,操作练习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地形成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 操作练习往往需要多次地完成某一个活动,但它并不是一种简单、机械地重复 在练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了解每次练习的具体要求,并自觉地进行练习◆操作练习的教学方法,1. 完整练习法; 2. 分段练习法; 3. 模拟练习法; 4. 辅助性练习法; 5. 针对性练习法1.完整练习法,它指从操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阶段和部分,连续而完整地练习操作过程的学习方法 它的长处是不破坏操作的整体结构,不割裂操作各部分之间的动作联系 不足之处在于练习的容量较大,学生不易掌握操作中难度较大的环节和要点使用完整练习法的注意点,◆ 注意突出重点,分步进行 ◆ 结合辅助性练习,体会关键动作的要 点 ◆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操作内容比较简单, 或者操作过程复杂但又不能分割的场合。
◆ 操作练习中,注意分步进行; 先姿势、方向、动作路线,再力度、节奏 ◆ 操作练习中要求抓住重点; ◆采用各种辅助性练习,增加操作之间的配合和协调,领会关键操作的要点,促进技术的有效学习2.分段练习法,分段练习法是指将完整的操作过程,合理地分为几段,然后按照操作步骤逐段地进行练习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练习的容量,有利于突破技术难点,较快地学会操作技术 由于分段练习容易造成操作过程的割裂,产生操作过程中断的问题,影响操作的整体形成 一般只在完整练习法不易掌握、操作动作复杂但可以分割的情况下才使能用分段练习法一般有如下几种:,单个分段,,,,,,,,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第5次,,递增分段练法,复进分段练习法,,,第三次,,,,,第一次 第二次 第四次,第五次,,,加强操作技能重点的训练,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校的装备配置的实际情况,确定操作练习的内容,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重点进行操作的姿势、力度、频率等基本要素的训练 ●积极推动技能的迁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3.模拟练习法,由于受到制作材料、设备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为增加反复练习的机会,可以采用模拟练习的方法,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
模拟练习起源于军事中射击训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拟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技术训练活动之中模拟练习法案例,,打靶演习打靶演习,模拟驾驶,4.辅助练习法,在某些难度较高的操作技能中,为了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往往先进行辅助性练习 例如:钟表的零件都比较小,所以在拆修钟表时动作必须正确到位 为此,开始时师傅要求学徒反复练习用镊子夹取米粒,将其放入一个小洞中要求夹得准、夹得快,不能出现掉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夹取的指示后,才能开始学习钟表拆卸等5.针对性练习法,在练习中若发现典型的、普遍性的操作问题时,采用“针对性”练习,可以对症下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锯割学习过程中,学生初学时往往出现推锯和拉锯都同样加压用力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先将操作分解为推锯和拉锯两部分,示范推锯时加压和拉锯不加压的操作过程,然后重点组织学生进行拉锯提拉而不加压的操作练习技术试验的涵义,技术试验是运用一定的知识、原理、经验和技能,进行技术上的尝试、检测、验证;或者进行创新的一种常用的技术方法核 弹 爆 炸 试 验,,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操作示范法、纠正操作帮助法等◆操作示范法,它是教师以自身完成的操作过程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操作示范是通用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在了解所学操作的姿势、顺序、技术要点,领会操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1.关于操作示范的“示范面”,由于操作方式的多样性,因此操作示范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 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视角、示范的速度和距离等要素 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等方式2.常见的操作示范的方式,正面示范: 教师与学生正面相对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它有利于教师展示操作要领 一般展示工具的使用操作通常都采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又称镜面示范) 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 由于背面示范时,教师的操作的方向是和学生练习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有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 例如:在讲解操作动作的方向和路线时常采用背面示范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是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它有利于展示操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操作动作 如锯割中摆臂动作的示范3. 操作示范法的要素,(1)操作示范的速度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完整操作表象,教师注意根据情况运用合适的速度进行示范。
一般的情况可用常规的速度进行示范但为突出显示操作结构中不同环节间的衔接时,则往往采用慢动作进行示范2)影响学生观察操作的因素,根据操作示范的活动范围、班级学生人数和操作的安全需要等各种因素,恰当地选择学生观察操作示范的方式和距离3)观察的视线,学生的观察视线应尽量与教师的示范操作面接近垂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效果 教师要及时提醒前排的学生尽量不要遮挡后排学生的观察视线4)多媒体的配合,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要精心设计多媒体使用的时机、时间,并与教师的讲解、演示以及学生的活动等紧密结合,从而使操作示范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 操作技术方法的学习,操作技术方法的学习内容有:工具、设备使用时的操作的姿势、程序、力度、动作的幅度和频率等要领 特别要引导学生重视操作环节中的关键动作,还要让学生懂得违背安全操作规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整体操作示范法,整体操作示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建立操作过程的完整形象 整体操作示范时要求过程完整,动作连锁和正确 整体操作示范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操作过程的整体,不要过于拘泥于细节●分段操作示范,如果技术操作的内容比较多,可以根据操作过程的阶段,合理地进行分段示范。
合理的分段操作可以避免操作内容过多而引发学生操作学习中断的现象发生例 如:,一个完整的锯削操作过程可分为推锯、拉锯两个部分 先演示站位姿势和握锯方法接着讲解起锯动作要领,再进行推锯和拉锯的分段示范,最后进行操作整体示范 推锯时左手扶正锯架,并加上适当压力 右手握住锯柄,使用适当的推力使锯子向前锯切工件锯削操作,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不同性别和年令特点,注意生理机能、形态和身体素质上的个体差异,采用合适的、有区别的教学方法 重视发展学生在技术学习上的个人特长,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纠 错 演 示,,,●正误操作对比示范,针对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操作的正误对比示范 先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然后展示的常见不准确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操作的不规范之处和错误,讨论其发生的原因,并让学生矫正错误或操作不到位等问题,促使学生迅速地掌握操作的正确方法 纠正典型性的操作错误时,先要抓住操作错误的主要特征,然后仔细分析,找准操作错误发生的真正原因 还要让学生知道防止和学会纠正这些错误的一些常用方法二、演示法,演示是通用技术课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演示不仅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技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和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常用的演示手段有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教具,还有放映幻灯、电影等三 、纠正操作错误的方法,纠正操作中的错误是学习操作技能的一个方法,也是形成操作技能的不可缺少的过程 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往往是通过练习、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再练习的过程及其循环逐步获得形成的,然后再逐步地提高① 对操作的要求和过程模糊不清; ② 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③ 受到相似操作技能的干扰; ④ 在体力疲劳下进行操作 ⑤ 不同个体之间的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 差异操作失误的常见原因,,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后,经常会发生顾此失彼现象,这中间往往潜伏着安全事故 所以操作前一定要进行安全教学,对一些共性的操作失误原因进行讲解分析,并对如何防止发生的伤害事故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 除了执教老师、技术试验室的管理员,还应重视培训一些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安全辅助员,对一些具有杀伤性的操作加强预防性指导由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容易沟通,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及时纠正错误操作,,●纠正操作错误的方法,学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随着操作错误的出现和得到纠正而逐步推进的。
纠正操作错误的常用方法: ①运用准确的描述性指导语言和手势等帮助学生明确操作的顺序、要领,并注意防止已学过的相似技能的干扰,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形象 ②根据错误操作的性质,可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