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十四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讲解部分).pdf
6页专题十四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131 专题十四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 272 清单一 全命题作文题基础知识 1.定义 全命题作文题的主要标志是有一个完整的题目,考生必须 以这个题目为作文的标题,一个字都不能改动 2.命题内容 近年来全命题作文题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倾向: 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领悟人生哲 理;或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聚焦新闻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内 容,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命题形式 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直接命题和提示命题 直接命 题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选材范围广,但审题有一定难度 提示 命题通过提示语,在审题和选材上给考生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 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4.题目类型 (1)概念型题目 即题目中出现一个概念,给定一个写作的 范围,要求表现与概念有关的一些想法 如“习惯”“尝试”等, 这种题目的内涵比较宽泛,考生不可能对这个概念进行全面的 阐述,必须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 (2)观点型题目 即题目中已经提出了一个观点,考生不能 自作主张另说一套,而只能就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如“近墨者 黑”“近墨者未必黑” (3)感想型题目。
要求对某一生活现象或事件发表感想,进 行议论 如“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下笔之前要对所感之事 进行分析,开头时还要对它进行简单的交代,从而引发感想 (4)比喻型题目 如“森林·树木·气候” 这类题目要求 考生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找出现实中的对应物,并揭示 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5)散文型题目 如“遥望星空” 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围绕 一个明确的中心夹叙夹议,叙是基础,议是点睛 (6)联想型题目 如“十年后回母校”“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等 这类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 清单二 半命题作文题基础知识 1.半命题作文题的概念 半命题作文题就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题 目,由考生将题目空缺的部分自行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 种作文题形式 半命题作文题的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 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 2.半命题作文题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考生在立意、选材上有较大 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 与全命题作文 题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地进行写 作;与话题作文题相比,适当加以限制,既可以使评分更准确,也 可以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半命题作文题从本质上 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 考生 3.半命题作文题目的结构形式 半命题作文题目的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1)补前半题,如 “ ,也是一种享受”;(2)补后半题,如“告别 ”; (3)补中间部分,如“给 的一封信”;(4)补首尾部分,如 “ ,别再让我 ” 另外,还有补正标题或补副标 题的情况 清单三 材料作文题的特点及写作步骤 1.材料作文题的特点 材料作文题亦称供料作文题,也叫命意作文题 它由命题 人提供语言材料,并附注相关要求,考生需经阅读、分析、提炼、 联想并根据材料的内容、提示和要求去立意表达,完成写作任 务 它既可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让考生有“据”而 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 它具有定向性、多元性、灵活性 的特点 (1)材料作文题的“材料”与话题作文题的“材料”不同 材 料作文题的“材料”是有实质性内容的材料 (2)材料作文题考查读写结合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 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也就是说,材料作文题的 “材料”一定与写作有关联,作文的第一关就是必须认真地研读 “材料”,读懂其内容,以便作文。
(3)材料作文题中绝对不提“话题”二字,在材料的后面往 往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主 拟题进行作文,有时也规定写作的文体形式 2.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1)读懂材料,挖掘内涵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首先就要读懂所给材料,认真分析研 究,挖掘材料的深层内涵 只有理解了材料,才能提炼观点,构 思文章 读懂材料,要把握住下面的三个“必须”: ①必须“保持一致” 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考生确定的主 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考生所选择的材 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②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做” 命题者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考生全面 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很难的,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 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考生 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 实际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 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辩证一些,这就是“小题大做” “大题化 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做”的“小题”指写作的材料 ③必须把握“要求” 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 题目、字数等,考生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去写作文。
(2)明确要求,选准角度 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有时在材料之前,有时在材料之后, 132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是写作的限制性条件 给材料作文,有的要求依据材料写记叙 文、说明文或议论文,有的要求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 这些 必须按规定一一去辨别清楚 给材料作文除上述要求外,往往 还有一些其他要求,如内容、形式、语言 、表达方式、人称、字数、 拟题等,也不可忽视 写材料作文,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就是要 在“新”字上下功夫 在角度的选择上,要善于多方寻找最佳角 度,力求使论题贴近生活,有话可说 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观察的立场、角度一变,它就 往往呈现出一片“新”的面貌 (3)精心立意,恰当选材 材料作文的立意是建立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的,但分析材 料不等于立意 尽管对材料认真细致地分析能够减少立意的偏 差,保证立意的准确性,但这并不等于一定能够立好意 一个好 的立意,一方面能够使文章写作与所给材料更好地吻合,有利于 文章的拓展和所给材料的使用,因为材料作文在写作时,一般要 求在文章的适当地方合理使用所给材料;另一方面要能适合考 生自我写作的实际,确保考生能够自如地驾驭材料,有话可说。
之后,就要根据所确定的文体来选择材料了 材料要紧扣中心 并且是自己所熟悉的,这样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才会有充足的 时间来构思作文 如果材料过偏,甚至胡乱编造,势必会影响文 章中心思想的表达 (4)确定结构,力求创新 在确定好所写材料之后,还要把这些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 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怎样过渡,哪则材料在前,哪则材料在 后,都要考虑周全 在结构上、内容上我们要力求创新,要勇于 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在表达时,还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 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清单四 话题作文题基础知识 1.概念 所谓话题作文题,就是给定一个词语、一件事情或一种事物 以及一段能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的文字,以此作为写作的中心, 不限文体,要求考生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进行写作的一种作 文题 2.话题作文题的特点 (1)开放性 只提供写作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 体明确的写作内容、写作形式 (2)灵活性 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所写内 容与话题相关即可 (3)辐射性 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话题加以延 伸,这样可写作的内容范围就随之扩大了,考生也就有了发挥的 空间 3.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展开思路 要展开思路,就需要围绕话题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思考。
思 考的角度越多,写作的余地就越大 具体可参照以下几个角度: ·评价 对话题进行价值评判,如好与坏、利与弊、美与丑、 善与恶等,并通过表达自己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立场来确 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怎样 即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可以通过形象的事实 展开叙述,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释话题的内涵 ·结果 将话题作为前提,考虑其会导致何种结果 ·时间 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 现在进行比较 ·空间 包括领域、地点、场合等,往往不同的空间背景会 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 ·对象 从不同的人或对象出发,引发对话题不同的演绎 (2)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其实就是确定立意,是指考生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评价和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处理情、志、理的主宰 ·好的主题,具有准确、深刻、新颖、集中、格调高、富有时代 感等几大特点 (3)合理选材 在选材时,要善于同类联想 想到多种材料之后,要尽可能 地选新颖的、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这样文章才显得有新意 (4)善于想象 借助想象编述故事、描写细节,使文章富有故事性、趣味性 (5)选择文体 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爱好或思维方式选择文体 如有 些考生逻辑思维较强,可考虑选择议论文体;有些考生情感丰 富,形象思维较强,可选择记叙文体,或写出更具文学性的抒情 散文、 诗歌、小说、富言故事等。
选择文体时,还要考虑自己对某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 有 些考生独辟蹊径,写通讯、戏剧、小品等特殊文体,这就需要具备 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及能力 另外,自己没有把握、不熟悉的文体不要考虑 清单五 小作文的特点及考查形式 小作文的出题方式有片段作文、情境作文、扩写续写、应用 写作等,分值一般为 10 分,100~ 150 字 小作文的命题内容很 丰富,贴近考生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时代、 关注自我、关注情感与道德 从表达方式上看,中考小作文具体 有叙述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想象类、应用类等几类考查 形式 274 方法 1 全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全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命题形式,直接命题和提示命题,下 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写好直接命题作文的方法 (1)重点分析“题眼” “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 明重点或表达感情的词语 对于那些词语文题,词语本身就是 “题眼” 如“让路”和“让”,这两个题目本身就是“题眼” 对于 那些句子文题和短语文题,“题眼”就是中心词或重点词。
如“你 是我的太阳”,这个作文题目的题眼就是“太阳” (2) 正确理解题目的比喻义 如作文题目“你是我的太 阳”,这里的“太阳”一词就使用了比喻义,可以喻指那些给我们 关怀,给我们教育,给我们指导,让我们有了奋斗的动力、前进的 方向的人 再如作文题目“一缕馨香暖人心”,这里的“馨香”也 使用了比喻义,喻指美好的事物 (3)把抽象的题目具体化 有时命题者会故意藏头去尾,使 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 对此,审题时只要在原 专题十四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133 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 易 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 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 “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的意思就更 明白了,文章就容易写了 “歌声”“心事”“忏悔” “尝试”“变 化”等也属于这类题目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如作文 题目“春天,毕竟是春天”,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个 “春天”的内涵,第一个“春天”是既定的事实,而第二个“春天” 则是内心的感悟。
再如作文题目“原来我们拥有这么多”中,“原 来”一词是审题的关键点,也就是说以前我们不知道自己拥有这 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