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2648730
  • 上传时间:2019-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8.5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目录:内容提要: 1关键词: 1一、中小金融机构概述 1(一)中小金融机构涵义 1(二)中小金融机构主要特征 11.规模较小 12.分支机构少 13.服务对象固定 1(三)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发展 1二、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类型 2(一)信用风险 2(二)资产流动风险 2(三)操作性风险 2(四)经营性风险 3(五)支付性风险 3三、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3(一)自身弱势 31.信用基础薄弱 32.整体资产规模小 33.客户群体牵连影响 3(二)市场准入把握不严 4(三)市场定位偏离 4(四)法人治理结构不严密 4(五)缺乏政策扶持 4(六)社会金融环境的影响 5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解决对策 5(一)正确的市场定位 5(二)必要的政策扶持 5(三)强化内控管理 6(四)优化信用环境 6(五)分散处理不良资产 6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7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内容提要:当前中小金融机构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独特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本文在明确其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立足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实践,提出了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的风险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原因;解决对策金融业是具有高风险特性的特殊行业,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对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中小金融机构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其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持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与效率,还有利于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按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改革管理体制,加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但由于其固有的体制特征,释放风险的几率较之大型金融机构更大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已成为当前影响金融安全、制约经济发展、危及社会稳定的普遍性问题一、中小金融机构概述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概念定义不是特别明确但合理界定其范围是对其进行差异化风险分析、防范、乃至规范、指导其有效发展的前提[1]一)中小金融机构涵义中小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为地方政府、中小企业、农村农民以及其他小规模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也就是说,主要根据金融机构对国民经济作用力的接触点来对金融机构的类型进行划分具体来说,中小金融机构按照业务范围可分为中小商业银行、信用社、中小信托公司、中小保险公司、中小证券公司等;按照组织形式可以细分为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小额信贷机构等在现实当中,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一些规模较小的存贷性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负有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业务主要包括存款、贷款等二)中小金融机构主要特征中小金融机构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规模较小中小金融机构无论是在资产总额、注册资本、融资能力、负债能力,还是职工数量等方面规模都较小虽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对于规模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但从相对概念上来讲,中小金融机构该特征十分明显2.分支机构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在资金和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多数情况下只在某个特定区域内进行经营活动,很少在经营区域之外设立分支机构不少的中小金融机构往往只有一个总部而没有其他的分支营业机构3.服务对象固定中小金融机构通常具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或是在经营管理方面各自具有特色其明显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当地的中小型企业及其他客户如,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仅局限于该城市中的各种中小型企业,地域性的农村信用社主要业务范围是为农村和农民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务。

      三)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发展历史短暂,但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其在金融市场的份额就自零增长至1/3同为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自产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竞争,可以说它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的出现,从此打破了我国国有银行体系对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将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了金融行业,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效率另外,其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银行体系、改善金融服务和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九十年代后期,由于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一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陷入了发展的空前困境,相继出现资产增长速度阶梯性降低、市场份额逐步退化、经营管理混乱、财务状况恶化、资金链风险持续积累等不良现象特别是一批城乡信用社的倒闭、破产更是使社会公众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心备受打击但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挑战总是和机遇并存,外资银行不久进驻我国金融业,促进了开放、竞争、有序的成熟金融市场尽快形成,给我国的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金融风险与金融发展的并行性,中小金融机构要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建立完备的风险应对策略。

      二、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类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取得了空前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济体制改革过快而使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以及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当等主客观原因,致使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这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多风险[2]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信用风险狭义上讲,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本息协议而导致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的风险性,信用风险属于违约风险广义上的信用风险指的是由于外界不确定因素对金融机构的信用产生影响,使该机构实际经营收益和预期目标背离,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程度目前,信用风险是中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为贷款质量风险与贷款集中风险据投资相关理论分析,贷款质量风险分为逾期贷款比重、呆滞贷款比重和呆账贷款比重三个指标,比率越高,信用风险就越大就目前对贷款形态指标考核的要求来讲,逾期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不允许超过8%,呆滞贷款比率不允许超过5%,呆账贷款比率不允许超过2%,但是在实际营业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很难符合上述指标要求[3]二)资产流动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中小金融机构所掌握的现有流动资产无法满足客户提款和贷款需要,致使该机构丧失清偿贷款能力和蒙受损失或面临倒闭的风险,该风险属于潜在风险,也是国内外各中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从触发原因上讲,流动性风险既属于本源性风险,又是一种派生性风险,即其流动性不足状况很有可能是通过机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汇率风险等风险源二次造成的三)操作性风险操作性风险是金融机构因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失去效能而导致的损失风险,是问题长期积累的后果主要是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的体制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长期以来,中小金融机构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其管理主体不断改变、服务对象游离不定,因而其管理运营模式和经营思路都不曾固定下来四)经营性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为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各种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形成既有经济转型期政策误导造成的,也有因为社会信用环境和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及控制机制不健全所致因此,要彻底规避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前提是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在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其经营发展机制[4]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工作已经被中央银行行使监管职能部门提上日程五)支付性风险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资本额度少,导致其支付风险时有发生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均属于一级法人管理体制,而中小金融机构在法律上都为基本独立法人实体,因此,中小金融机构每一实体的风险承受能力都较弱,而且目前我国的存款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支付风险现象较为突出[5]。

      近些年来境外金融机构破产、兼并的案例不断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不断徘徊中日益加深,严重的金融恶性事件不断上演,并已逐渐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三、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原因分析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大多是在当地政府主导下“摸着石头过河”诞生的,建立之初既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法则,也没有对自身弱势分析,经营管理过程缺乏操作性强的行业管理规范这些内外因素导致了中小金融机构先天不足,从进入市场时就埋下了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大量不良资产、经营管理混乱、急功近利等诸多隐患[6]一)自身弱势1.信用基础薄弱至今为止,仍旧有大部分民众认为国家信用主要由大型银行代表,而中小金融机构不能或不具有代表国家信用的能力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一旦有少数中小金融机构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问题,也将直接降低民众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认可度,弱化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基础,所以中小金融机构自身先天性弱势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信用基础薄弱的先天性劣势2.整体资产规模小和国有大型银行一级法人的自上而下组织架构不同,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大多是通过改制原来城市、农村信用社而来即采取由下而上的联合策略,将这些原本各自为政、分散管理、资产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组建成初具一定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但即便如此,新整合组建的金融机构与大型银行相比,整体资产规模仍然较小,中小金融机构最初的组建形式直接决定了其具有资产规模较小的劣势3.客户群体牵连影响由于初建时的历史定位和自身实力发展等原因,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所先天具有的发展不稳定、行为不规范、存活率较低特性给中小金融机构带来严重损失,影响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快速有效发展二)市场准入把握不严市场准入制度把握不严,主要表现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是数量过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三千家城市信用社当中,只有不到1/3左右的将营业中心设在地级城市,余下则是将营业中心设在了县城而根据当时市场准入有关规定,城市信用社类金融机构只能在地级城市设立营业中心;其次,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之初资本金明显不足,甚至有的机构在组建时资本金就没有完全到位,也没有及时的进行资金链的补足,抗风险的能力先天性脆弱;第三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准入没有严格把关,出现了在中小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不懂金融业务、恶意经营的现象,直接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和管理混乱三)市场定位偏离在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成立之初,大多把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及个人用户服务的小机构,也正是因为这种定位符合适宜地满足了我国当时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小金融机构因此蓬勃地发展壮大起来。

      但是,在之后的市场竞争中,中小金融机构逐渐地从求异型市场定位战略转向了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即普遍倾向于对地方重点项目和大企业投资放贷,从而造成了贷款过于集中,信贷风险过于集中,一旦项目出现问题或企业经营不佳或面临倒闭,贷款本息将无法收回,直接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大量呆滞、死滞,形成严重金融风险虽然目前仍不能完全断定哪种发展方式更有前景,但是从当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问题可以看出,中小金融机构放弃原来的市场竞争优势,转而去和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直接进行金融市场竞争,相比之下,会给中小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风险四)法人治理结构不严密首先,中小金融机构在人事决定方面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