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立福演讲稿整理.ppt
104页专题一: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专题二: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行动策略 专题三:新课程有效教学—学生行动策略 专题四:如何开展新校本教研、组本教研、团本教研活动 专题五:如何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如何上好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 ——课型流程与导学艺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立福 博士 副研究员,,专题一:,,,,有效教学新课型(问题为主线),◆一、问题发现评价课 ◆二、问题生成评价课 ◆三、问题解决展示课 ◆四、问题拓展训练课 ◆五、问题综合解决课 ◆六、单元回归评价课 ◆七、问题专题解决课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 ◆九、能力测试评价课 ◆十、情感发展体验课,“新授课”创新为五个基本课型,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问题综合解决课,,,“问题发现评价课”学流程 (结构预课,初级阶段),◆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目标的目的 ◆自主学,结构预(时间为15-20分钟)—学生结构预采用六字诀;采用自主学“三定123”策略:一是定时间、二是定任务、三是定问题,1“闭口”、2“巡观”(≤3°)和3“心照”; ◆预评价,合作讨论(时间为5-8分钟)—两种方式:一是课上发单子《问题导读评价单》,通过做单子来发现; 二是课前发单子,通过评价单子来发现; ◆小组展评,规范指导(时间为8-12分钟)—开始是小展评,逐步走向大展示对话(时间相应变长) ◆归纳共性,生成问题(时间为3-5分钟) —过程:先小组讨论,后“个人—小组—全班”,可以采用“问题生成本”、“问题生成单”或智慧簿记录问题。
问题生成评价课”学流程 (结构预课,高级阶段)(实施1-2个月以后),◆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目标的目的; ◆预评价,小组展评(时间为5-8分钟)—学生在课上继续完善和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小组直接展评单子上的内容; ◆讨论探究,生成问题(时间为12-15分钟)—小组深度讨论后,迅速将各个小组生成问题展写在黑板或组板上 ◆梳理优化,解决问题(时间为15-20分钟)—教师和学术助理快速利用逻辑归纳法进行分类、标记;本着“先易留难”原则,组织学生对比较容易的问题进行解决; ◆重点问题,二次提炼(时间为3-5分钟) —师生共同优化问题,选择出重点问题,进行二次提炼,先小组讨论,后“个人—小组—全班”,采用“问题生成本”或智慧簿记录问题为问题解决课奠定基础问题展示解决课”学流程,◆创设情境,问题呈现(时间为1-3分钟)—问题呈现(提前一天发单子,让学生完成)后,教师提出本课的学要求 ◆自主学,合作讨论(时间为5-8分钟)—根据《问题解决-评价单》进行自主学,在组内由学科长组织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组间交流小组讨论,可采用讨论学“12345+2”策略。
展写”放在这个过程中,即讨论中“展写”当学生讨论不充分时可以延长 ◆展示交流,规范评价(时间为15-20分钟)—采用展示“六字诀”,符合规范展示要求、注重礼仪话语结构:破冰语,陈述语,讨论语,结束语展示也可以编题,拓展丰富根据需要教师给予规范指导当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讨论对话系统时,教师可采用“激活”策略 ◆问题训练,合作指导(时间为5-12分钟)—可以放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最好设计成《问题训练单》;可以编题训练,拓展丰富指导评价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时间为1-3分钟) —归纳知识收获,提升意义,课堂评价,落实任务先讨论后展示,谈生活意义和情感意义要求学生采用结构化语言表述出来问题拓展训练课”学流程,◆创设情境,回归问题(时间为1-3分钟)—师生均可创设,回归文本和工具单,关注问题解决效果 ◆小组拓展,归纳展示(时间为8-10分钟)—采用“纳、练、思、展、问、演”,多元呈现可在预中准备 ◆拓展训练,合作评价(时间为12-25分钟)—利用《问题拓展-评价单》进行训练,小展示评价, ◆共性问题,规范指导(时间为3-5分钟)—小讨论后提出共性的关键问题(二次生成、三次生成),教师斟酌后让学生指导或自己指导 ◆意义提升,体验成功(时间为1-3分钟) —小讨论后学生概括收获,意义提升,教师激励表扬。
问题综合解决课”学流程,◆创设情境,呈现目标(时间为1-3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达到激发兴趣,咀嚼学目标的目的 ◆预评价,生成问题(时间为5-8分钟)—对《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解决,进行组间展评;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迅速生成;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为15-20分钟)—根据迅速生成问题和《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并讨论中“展写” —采用展示“六字诀”,符合规范展示要求、注重礼仪话语结构:破冰语,陈述语,讨论语,结束语可以编题,拓展丰富 ◆问题训练,组间展评(时间为5-12分钟)—教师组织学生按《问题训练评价单》进行训练,或组织学生编题训练也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小训练单可以组织当堂展评,偶尔也可收集后进行测评,以便指导;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时间为1-3分钟) —归纳知识收获,提升意义,课堂评价,落实任务先讨论后展示,谈生活意义和情感意义单元回归评价课,◆创设情境,回归建构(时间3-6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学生小组讨论与分享本单元知识归纳图,由一至二组展讲后全班分享建构 ◆生成重点,讨论解决(时间10-12分钟)—让学生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对重点问题进行生成提炼,并呈现在黑板上。
继而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解决;这个环节也可以课前完成,本课直接组织小组讨论解决; ◆展示交流,规范评价(时间10-12分钟)—组织学生小组逐一问题展讲,由学生和教师规范指导; ◆拓展训练,小组展评(时间15-20分钟)—教师课前准备好重要性的《单元问题拓展训练单》,迅速完成并组织展评;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时间2-5分钟)—展评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收获,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能力测试评价课”学流程,◆创设情境,呈现结果(时间1-3分钟)—情景引导(师生创设),利用多媒体呈现考试结果; ◆生成重点,讨论解决(时间10-13分钟)—让学生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对失分率较高的问题进行生成提炼,并呈现在黑板上继而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解决; ◆展示交流,规范评价(时间10-15分钟)—让学生小组逐一展讲,由学生和教师规范指导; ◆针对训练,组间展评(时间10-12分钟)—教师课前准备好针对性《问题训练评价单》或采用高级思维训练进行改、仿、编题训练,迅速完成并组织展评;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时间3-5分钟)—展评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收获,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行动策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韩立福博士 副教授,专题二:,目 录,一、教师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 二、教师智慧型导学行动策略 三、教师回归型指导行动策略,一、教师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思维转型:由过去备知识—备问题,实现知识问题化由过去备少数—备全体,实现关注人文化由过去教案本—备课文件夹,实现备课生活化由封闭性学案—开放性工具,实现工具灵活化由过去教案设计—学方案设计,实现设计科学化,结构化备课策略,教师知识性备课 ●看教材(只可用不可搬) ●看教参(只可看不可模) ●看教辅(只可选不可套)误区:许多教师认为备知识!!,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 ●全:全景式评价表 ●单:结构化教学设计[一案三单]: 《学方案设计》 《问题导读-评价单》 《问题解决-评价单》 《问题训练-评价单》 ●定:落实“五定”要求 定内容 定标准 定时间 定目标 定期望 ●研:组本教研严把质量,有效教学视野下教师备课行为,以前视野下教师备课,有效备课口诀,“先学后导三段涵”;课前两周师生备;问题生成目标清;“生程境自计”五元;“师生搭台学生唱”。
二、教师智慧导学行动策略,思维转型:由过去告知教学——指导学由过去勤奋讲授——智慧指导由过去权威管理——民主自律由过去专制课堂——开放多元 核心问题:教师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学会学一放 二扶 三退 四隐 话语转型:讲课—上课—课堂学,智慧型指导策略,讲授式教学 ●知识讲授 ●先讲后练 ●照顾优生 误区:许多教师上课就是讲授知识!!,教师智慧教学行动策略: ●型:按课型组织课堂学 (如按问题解决课展示学) [问题呈现-自主合作-展示评价-问题训练-提升意义] ●组:组织新型小组合作学 ◆实现“三化”,“狼性”学 ●智:智慧性指导教学 ◆角色行动策略 (“生进师退”) ◆关注问题与“差生” ◆《随堂记录评价卡》 ◆实抓“一激二评三落实” 成长趋势:做智慧型“懒”教师!,有效教学视野下教师课中行为,以前视野下教师课中,三、教师回归评价指导行动策略,线性拓展学 ●一般是根据计划要求进行复 ●偶尔布置拓展学内容 ●教师大量时间判作业误区:许多教师认为布置作业!,回归评价型指导策略 ●组织单元回归复 ●“契约”评价学 ●学生作业评价 ●抓学业成绩评价 ●个性化拓展学 正确:树立老板意识,提供多元发展服务,使学生成绩持续提高!,有效教学视野下教师课后行为,以前视野下教师课后,课外作业评价,新课程作业不仅限于简单的文字抄写和解题训练,应该是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次用品制作、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汇报演出、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都是作业的形式,它可以是文字式,也可以是表演式、实物式、和口头式;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拟订的;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小组合作完成,甚至可以由学生与教师、家长共同来完成。
更主要是适合学生水平和学生生活,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以主题性作业为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语文作业:画画、制作、观察日记、收集、表演等形式,数学作业有:操作作业、观察作业、访问作业等有效教学成功的五大支柱,态度决定高度-“爱情”执着 知识决定质量-学持续 细节决定成败-系统思考 智慧决定态势-创新积累 坚持决定胜利-贵在坚持,思考:新型名师培养的成长路径与策略,讲述“懒”教师的故事 (一)何谓新型名师 (二)六大新基本功 (三)名师培养策略1、学型教师行动策略2、研究型教师行动策略3、智慧型教师行动策略4、艺术型教师行动策略,(一)何谓新型名师,新型名师是富有远大的专业愿景、极强的专业热情、先进的教育理想、灵活的教学思维、智慧的教学策略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学和发展需要提供策略性支持和服务,使学生学会高质量学,并促使自我不断成长的专业化教师二)六大新基本功,1、学会有效备课 2、学会有效上课 3、学会有效评课 4、学会有效科研 5、学会有效学 6、学会有效成长,名师成长之路,,学型 教师,艺术型 教师,研究型 教师,智慧型 教师,,,,,,,,,,,,新课程有效教学—学生行动策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立福 博士 副教授,专题三:,新学能力之8大能力:,一、结构化预能力 二、自主学能力 三、小组讨论学能力 四、展示对话学能力 五、工具性训练学能力 六、高级思维学能力 七、问题生成学能力 八、回归评价学能力,,,,目 录一:学生结构化预行动策略二:自主合作展示学行动策略三:回归拓展评价学行动策略,一、学生结构化预行动策略,思维转型:由过去线性预——结构化预由过去感知预——理解性预由过去被动预——自主性预由过去低期望预—高质量预 核心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结构预由课内指导预—课后自觉预,学生结构化预行动策略,线性预: ●要求阅读文本 ●不在课前做作业误区:许多教师怕学生预好!!!,结构化预行动策略: 读:走进文本策略◆要求保证阅读遍数◆启用《阅读评价章》◆采用“六字诀”阅读 (查、划、写、记、练、思) 导:完成导读预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 评:实施小组五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