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背景的图片自动展、卷的制作〈word〉.doc
12页透明背景的图片自动展、卷的制作1.执行“文件→打开”操作,打开 一张图片,见图1.双击“图层” 面板的“背景图层”2.在弹出的“新建图层”的对话框 中点击“确定”,见图2.3.“背景图层”改名“图层0”,见 图3,右键点击“图层0”,在弹出列表中点击“复制图层”项, 在“复制图层”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4.复制的“图层0副本”图层在图 层0的上方,见图4.5.执行“视图→标尺”操作,在图像窗口左侧及上方显示出垂直 和水平标尺右键点击标尺,选 单位为像素6.如图4所示,在左侧标尺处按住 左键拉出参考线,在图中建立卷 图区,此图区宽为40像素, 共12区如图26)7.点击“矩形选框工具”,(见图1) 在图5中“起”点处按住左键下拉光标至“终”点放开在1区建立虚线的“矩形选区”8.执行“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见图6.9.此时“矩形选框”消失在“图 层0副本”的上方建立一个“图 层1”见图7.10.由于每个区都建立“单独图层”以后的制作过程就方便的多11.执行“编辑→自由变换”,见 图8.12.点击“自由变换”项后,菜单 退出出现如图9中的“自由变换框” (图9中“矩形选框”标错,应标“自由变换框”)。
(点击图层面板中“图层0”左侧的“眼睛图标”,隐藏此图层)13.在图9中的“平移起点”处按 住左键往左拉动,至图10中的“平移终点”这时可看到2区 图像是1区的反像(镜像)14.点击“图层0副本”,如图11,再用“矩形选框工具”在1区重新建立“矩形选框”15.执行“编辑→清除”操作 见图12. (13.补充:按〈Enter〉键,“自由变换框”消去)16.点击“清除”后,菜单表退出,1区内的图像消失见图13.17.执行“选择→取消选择”,将1区选框退出在2区重建“矩形选区”,如图14~16.18.先点击“渐变工具”,再点击“线性渐变”如图17.将“不透明度”调为“50%”19.双击“渐变条”,(图17)弹出“渐变编辑器”对话框,在彩色长形条 上设置为浅绿→浅白→浅绿色 浅绿:R=4;G=121;B=7. 浅白:R=G=B=245.(如图中)20.点击“确定”对话框退出 (注:图17中图像跟操作步骤不符没关系)21.在2区内按住左键沿图18中红 线从左边到右边平移,完成了渐 变,可看出现在的2区变成1 区透明反向图像的圆卷状22.执行“选择→取消选择”操作,矩形选框退出。
点击“图层1”左侧“眼睛图标”,隐藏此图层23.右键点击“图层0副本”,在列表中点击“复制图层”,在“图 层0副本”上方添加“图层0副 本2”图层见图19.24.执行“图层→排列→置于顶层”,将复制的图层移到上层,便于进行下一帧图的制作见图20.25.按住〈Shift〉键,点击“图层 1”和“图层0副本”.如图21右键点击藍带,在列表中点击“合并图层”合并前点击“图层1”左侧“眼睛图标”位置,使眼睛显示)26.两个图层合并后成“图层1”1个图层如图22.27.点击“图层1”的眼睛隐藏,见 图22.28.在“图层0副本2”上,重复“图 层1”的制作过程,合并后成图 层2.见图23、图24和图25.29.重复制作至12区(也可将图片 制成全卷)见图26.30.执行“视图→清除参考线”, 点击之如图27.参考线全消失 如图28.点击“图层11”最后帧 的“眼睛图标”,之前画面消失31.下拉图层面板右侧滑块,点击“图层0”见图29.原图像显现32.执行“窗口→动画”操作,在窗口下面出现动画(帧)面板,如图30.33.点击“复制图层”按钮,出现 第2帧图,如图31因为只有“图层0”眼睛显示,所以1,2帧图相同。
34.在图层面板中点击“图层0”眼 睛,使其消失,再点击“图层1” 左侧眼睛空处,眼睛显示,画面 出现如图32.35.回到动画(帧)面板,点击“ 复制图层”,出来第3帧图,见图33.36.再到“图层”面板,点击图层 1的眼睛,使其消失,点击图 层2左侧,使“图层2”左侧 的眼睛显示如图34.37.依照以上的操作过程,制作到 最后的“图层11”,如图35.38.点击“图36”中的“返回”按 钮,定位藍框回到第1帧图设 置“循环次数”和“时间”最后点击“播放”按钮,试看制 作的效果图循环一般定“永远”; 时间我定0.5秒,第1帧可定 长一些自由选择)39.要作展开图片,可从图层11用同样办法作回到图层0,这样图片就自动展、卷共24帧图)201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