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氰化物的安全常识.ppt
8页氰化物的安全常识,,一、内容,1、氰化物的理化性质; 2、操作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3、配伍禁忌; 4、应急处理方法; 5、如何去毒; 6、对人体的危害; 7、急救药品的使用;,一、氰化物理化性质,氰化物:白色晶体粉末,易吸水潮解,相对密度(水=1)1.60(以氰化钠为例),属无机剧毒品,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稳定性方面:稳定;燃烧性能:不易燃烧二、操作使用时注意的问题,由于氰化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医药、化工行业,所以针对其毒性强的特点,使用的时候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要求:1、清理周边环境,检查周围是否有挥发性酸存在(包括正在 进行的反应可能会产生的酸性物质);2、称量的时候注意必须在局部通风以及全面排风的环境下进 行,配备安全淋浴以及洗眼设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操作时防护措施必须到位:防毒面罩(全防)、防护衣、 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工作区域禁止进食、饮水、吸烟;4、对所有接触过氰化物的器皿、纸屑以及玻璃仪器必须全部 收集进行无毒化处理,切记乱扔;,三、配伍禁忌,1、氰化物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遇酸或 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
其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2、与强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如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 等,有发生爆炸的危险3、与水发生的反应,尤其是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反应能产生 毒性极强的氢化氰气体,进而会引起中毒五、对人体的危害,1、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肤吸收2、健康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人体口服的最小致死量0.3mg/kg~3.5mg/kg 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 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 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 竭;麻痹期全身肌 肉松弛, 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六、急救药品的使用,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3、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2000高锰酸钾或5% 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再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口服,就医 4、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然后就医5、亚硝酸异戊酯的使用方法:将安瓿包在一层手帕或纱布内,击碎,经鼻腔吸入本品,每次15秒钟氰化物中毒:一次0.3~0.4 ml(1~2支)四、应急处理方法,一旦氰化物区域泄漏,必须做好如下工作: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集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