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点滴.pdf
2页草在324nm波长处吸收较强,在408nm波长处吸收 较弱;宽裂缬草在319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且在 278nm波长处吸收很弱;细花缬草在322nm波长处 有不明显的吸收;毛节缬草在213nm波长处有特征 吸收;土耳其斯坦缬草在278nm波长处吸收强于 269nm波长处吸收,且在322nm附近吸收不明显 2. 2 黄酮类化合物层析谱 从实验得到的各种缬 草的黄酮类化合物层析谱来看 : (1) 国产的几种缬 草均具有a (Rf0. 63) ,b (Rf0. 54) ,c (Rf0. 45) ,d (Rf 0. 41)、e(Rf0. 33)几个特征斑点而药用缬草的层析 谱表现出明显差别,仅在e点与其他几种相近2) 毛节缬草在Rf0. 80有特征斑点而与其他各种不同 (3)除毛节缬草外,国产的其他几种缬草之间的区 别较小,差别主要体现在各有关斑点颜色的强弱及 在Rf 0. 33的斑点情况其中,宽裂缬草在Rf0. 54 处的斑点颜色均较其它3种强;土耳其斯坦缬草的 各斑点颜色都较弱;缬草在Rf0. 26处具有一特征斑 点 无论是紫外吸收光谱还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层析 谱都显示出药用缬草与国产的几种近缘种缬草在植 物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大的差别。
因而过去将我国产 的一些缬草定为药用缬草的观点是不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邱连卿.中国植物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73 (1) :31 2 陈虎彪,诚静容.中国欧缬草近缘种的分类订正[J ] ,植 物研究,1991 ,11(3) :29 - 40 3 周荣汉.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8 4 陈孝泉.植物化学分类学[M]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0 国内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点滴 上海华宇药业有限公司(200002) 王依群 中国中医研究院谢宗万先生从 《本草纲目拾遗》 探讨民间草药石打穿与石见穿的原植物,其考证结 论为蔷薇科龙牙草(仙鹤草 ) , 石见穿为菊科植物的 鬼针草,不是唇形科的鼠尾草 吉林农业大学李向高先生,通过古文献考证,从 参字起源甲骨文象形文字、 金文鼎的古参字的象形 文字、 说明古医药书籍记载的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 植物;同时也从古代文献的植物形态学、 生态学和植 物地理学以及第四纪冰川对五加科植物影响,证明: 古代药用人参不是桔梗科的党参的根,造成误认为 党参的原因是古人观察上的失误所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苏来多· 哈力克 介绍了维吾尔药用植物的种属结构和资源特点,目 前维吾尔药共有1000种,90 %为植物药,常用品种 400种,其中100种与中药、 藏药、 蒙药交叉,40余种 由巴基斯坦等国进口。
有些品种,国外在化学、 药理 及保健品、 植物药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有相应的 商品,值得借鉴这些品种有:欧缬草V aleriana of2 f icinalisBag. ,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otum L. ,黑果茶Ribes nigrumL. ,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 ,黑种草子Negella sativaL. ,越桔V accinium vi2 tis2idaeaL. ,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nillaL. ,药鼠 李Rhamnas catharticaL.等 总装备部医院吴久鸿等,第二军医大学宓鹤鸣 等人对番荔枝科假鹰爪、 、 大叶假鹰爪、 毛叶假鹰爪 和云南假鹰爪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这些植物分布于 我国南部和西 部,虽 然 都 供 药 用,但 以 假 鹰 爪 (Deswos ChinensisLour.)为广布种,分布和药用均以 此种为主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孙三省等人对四 川、 云南、 广东等地中药材市场的抗风湿药作了调 查,共有67科218种植物作药用 西北大学胡正海等人对金丝桃属植物作了调查 (见本刊本期)该属含的金丝桃素等物质对抑郁症 有治疗作用,故引起广泛关注。
吉首大学陈功锡等人对湘鄂渝三省交界的地陵 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该地区拥有全国 三分之一蕨类植物总数,共41科,80属,214种,几 乎占全国药用蕨类一半共科依次为水龙骨科 (11 属,39种)、 鳞毛蕨科 (4 属,29种)、 蹄盖蕨科 (7 属, 15种)、 凤尾蕨科 (1 属,11种)、 卷柏科 (1 属,15种) 等通过资源可利用量的调查估计79种可供直接 开发利用,有100种要适度保护、 濒危品种有35种 广州教育学院谢国文对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资 源情况进行收集,全世界已知绞股蓝属植物20种 (含变种 ) , 除了Cynostema Hedcrafolium和G. wink2 456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1999 ,21(1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leri Cogn.分别见于帝汶岛和加里曼丹之处,其余18 种均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及长江以南地区,其中11 种为我国特有种,其分布中心为我国西南地区。
浙江中医学院陈锡林对浙江省菌类中药资源分 布进行了调查全省共有菌类药和潜在药用价值种 类169种其中藻状菌纲1种;子囊菌纲5科,9属, 14种,分红曲霉类、 麦角类、 虫草类、 竹黄类、 乌灵参 类、 盘菌类;担子菌纲22科,66属,152种,分黑粉菌 类、 木耳类、 银耳类、 革菌类、 鸡油菌类、 齿菌类、 多孔 菌类、 伞菌类、 鬼笔类、 马勃类、 乌巢菌类;半知菌纲 1科,2属,2种,分白僵菌类和地霉类 参考文献 1 ’99药用植物及中药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北京,1999 · 知识讲座· 生物抗氧化剂a2硫辛酸 上海昂立生物医药研究所(200030) 沙大年 范小兵 张 迪 胡天喜 1 引言 a2硫辛酸 (a 2lipoic acid ,LA)是丙酮酸脱氢酶的 辅助因子,它在丙酮酸转变为乙酰辅酶A、 生成 FADH,参与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物 质[1]它是代谢性的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a2硫辛 酸(氧化型)可以转变为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 , DHLA还原型) [3]DHLA/LA 的氧化还原电 位只有- 0. 24伏,低于谷胱甘肽( GSH)/氧化型谷 胱甘肽( GSSH)的氧化还原电位( - 0. 32)。
DHLA 能够还原GSSH为GSH ,相反GSH不能还原a2LA 为DHLA[3],因而它在体内再生GSH上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a2LA和DHLA的分子结构见图1 CH2 S - S CH2 CH CH2 CH2 CH2 CH2 COOH (A) a2LA C SH H2CH2 CH SH CH2 CH2 CH2 CH2 COOH (B) DHLA 图1 a2硫辛酸和二氢硫辛酸的分子结构图 由于a2硫辛酸的氧化还原电位很低,分子又小, 又是存在于体内的天然型的代谢物质,近年来对它 的抗氧化性引起了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的高度重 视,国际自由基生物学和自由基医学科学家大力开 展a2硫辛酸的抗氧化和医药应用研究,成为国际性 的热门的研究课题 硫醇类化合物:半胱氨酸、 胱氨酸、 谷胱甘肽、 硫 脲、 金属硫蛋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等的抗氧 化、 清除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良好效果向来为 人们所重视,但是作为食品或药物都会受到种种限 制,这种限制包括体内吸收、 毒性、 排泄,药物的来源 及效价等等大分子的硫醇类化合物存在免疫原 性,难于吸收,价格昂贵,制剂的不稳定性问题;受人 们青睐的小分子硫醇类,包括乙酰半胱氨酸、 谷胱甘 肽虽然能被生物组织吸收,但只能注射不能口服,且 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a2硫辛酸可以作为食品口 服,生物组织很易吸收利用,并能透过血脑屏障发挥 多功能的所谓 “通用性抗氧化剂” 的作用,其毒性很 低,德国已批准作为糖尿病性多发神经病的治疗 药[5],美国已成为热销的功能食品之一[7] 2 抗氧化功能 2. 1 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 a2硫辛酸能够清除OH·、H2O2、OCl - 、 1O2 ,难于 清除O - 2、 ROO ,与之相比,二氢脂酸清除效果更好 一些,后者清除O - 2、 OH、OCl - 、ROO、NO、H2O2,但 是不能清除1O2(见表 1) 表1 a2LA和DHLA能清除的活性氧种 活性氧种a2LADHLA OH++ 1O2 +- OCl - ++ NO++ OONO++ O - 2 -+ ROO-+ H2O2++ 556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1999 ,21(1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