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燃气防静电措施.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04629697
  • 上传时间:2019-10-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57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天然气的静电预防措施,,,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在储配运输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火源和电源,但有一种形式的危险常常被大家忽略,这就是静电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尤其秋冬时节人们穿脱衣物时都会有电火花出现,但实际上静电是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在燃气行业,对于静电,我们也需要时刻小心,,第一部分 静电是什么,所谓静电,就是两种不同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通过摩擦、接触、分离等机械运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相对于观察者是静止的电荷,称为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一部分 静电是什么,,存在于宇宙间的物质,不论其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及处于何种物质,如气态、液态、固态等,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传导电流的能力,绝对的绝缘体是没有的从静电角度,根据各种物质所具有的电阻率的大小,材料可分为静电导体、静电亚导体和静电非导体三大类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一部分 静电是什么,,燃气站场在储、输气或加气过程中,气(液)体与储罐内壁,管道内壁,与泵、压缩机、阀门、计量器等摩擦都会产生静电荷。

      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平时生活中人体产生静电的情况也很多,如人在地毯或沙发上立起时,人体电压也可高达1万多伏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一部分 静电是什么,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静电事故案例,第一部分 静电是什么,,由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都是静电的非导体,易产生静电积聚,静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静电放电如果静电放电能量超过可燃气体的最小点燃能量,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静电对燃气场站的主要危害,一是引起气体燃料的燃烧爆炸和火灾;而是引起电器元件误动作及作业条件受到限制,妨碍经营;三是引起人体电击及因电击造成二次伤害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一部分 静电是什么,,总之,天然气及LNG和CNG的静电事故不仅破坏性大,影响面广,尤以爆炸和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而且比明火引发的事故更具有隐蔽性故此,静电灾害的预防已成为燃气场站安全技术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加气站液化石油气站在接卸、输送等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都可以用双电层理论解释,所谓双电层理论,就是当两种不同属性的物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或分子的外层的电子的能级不相同,在触面处各自的电荷将发生新的排列,并发生电子转移,使接触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层称做偶电层或双电层,同时在接触面形成电位差。

      双电层理论,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双电层理论示意图,,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a)接触前,(b)接触产生双电层,(c)分离产生静电,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燃气在输配经营过程中,由于管道和过滤器等管件与 燃气(特别是液态燃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接触、分离;燃气会产生的静电带电现象按介质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在输配站场的带电形式,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1.流动带电 液体流动带电是液态燃气在储存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如液态燃气在管道内流动时,会连续的发生液相与固相接触与分离的现象而使被输送的燃气带电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2.喷射带电 当液体从喷嘴或管口以束状喷出后,这种束状的液体便于空气连续发生接触与分离现象,使液体带电;喷射蒸汽时,蒸汽中含有无数个微小的液滴,这些液滴类同上述微粒,所以喷射蒸汽也可以产生强烈的静电如喷射二氧化碳灭火时,由于干冰迅速蒸发出来,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喷出,有些来不及蒸发的二氧化碳固体微粒和少量液体也一起喷出,在喷射过程中产生静电。

      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3.冲击带电 液体从管道出口喷出后遇到壁板时,液体与壁板不断地发生接触和分离现象,与壁板分离后的液体向上飞溅,形成许多带电的液滴,当小液滴落在其他物体表面上时,便在接触界面处形成双电层由于液珠具有惯性,碰到物体之后还要继续流动于是液体带走双电层的扩散层,固定层便留在物体表面上这样,液体和物体就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静电荷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4.沉降带电 液体燃气中含有固体颗粒和水分,杂质会离解成带电离子,因此,在水和液态燃气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当水滴和液态燃气作相对运动时,水滴带走吸附在界面的电荷,于是液态燃气和水滴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电,由于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沉降时,会使微粒和液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的电荷,这样就使容器上下部分产生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为沉降电势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二部分 静电的产生,冬天空气过于干燥,人体皮肤和服装之间很容易产生静电,高者瞬间静电压可达上万伏,造成人体不适有人对日常生活产生的静电做过调查和实测,在地毯上走动可产生1500——35000伏静电,在乙烯树酯地板上走动时可产生2500——12000伏静电,室内屁股在椅子上一蹭就会产生1800伏以上的静电。

      静电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通常静电干扰超过7000伏,人就会有电击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带电形式,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1有静电产生的来源 2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 3.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型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4.静电放电周围必须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一)静电产生爆炸的条件,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由静电灾害形成的条件看出,消除静电灾害的有四个基本途径: 1.减少静电的产生:燃气场站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措施通常有,采用密闭卸液替换喷溅式卸液,选择合理的卸液头;在工艺上尽量减少弯头、阀门的设置,缩短管线距离;防止液态燃气中混有杂志和水分;控制卸液和加气速度二)消除静电灾害的基本途径,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2.防止静电积聚,加速静电电荷的泄漏: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控制静电的产生,都不能完全消除静电,即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防止静电荷积聚使其不能达到静电放电电压,就能有效防止静电灾害事故的发生燃气场站防静电积聚的主要措施是对储罐,输气管线、加气机等设备进行接地和跨接,和在场站入口处设立静电消除器,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3.防止产生高电场引起静电火花放电:罐车来液必须在规定的静置时间后才能接卸,储罐在收液后不能立即进行手工计量和检测,防止高电场的形成。

      爆炸危险场所,如加气作业场所、卸液作业场所、储罐区等操作人员禁穿脱拍打衣服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降低爆炸危险场所的可燃气体浓度,如防止燃气的跑、冒、滴、漏;采用密闭卸液和燃气回收系统以减少燃气浓度在LPG、CNG加气站中,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对气体浓度进行自动检测,如超过爆炸极限浓度下限的20%,则进行安全自锁,停止作业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1.工艺控制: (1)控制罐车卸液方式:如果燃气站场储罐是从顶部敞口喷溅卸液,液体必然冲击灌壁,搅动罐内液态燃气,同时加速液态燃气蒸发,雾化,使容器内液体的静电量急剧增加因此要求燃气站场必须密闭卸液,即进液管应距离储罐罐底不大于0.2m,以减少静电量的产生三)燃气场站防静电措施,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2)增设密闭液、气回收系统:由于在加气或卸液过程中,燃气会大量涌出,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增设密闭回收系统,在加气或卸液溢出的燃气将被真空泵吸入至回收系统中这样加气站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将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2.静电接地与跨接: (1)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始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装置防感应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2)加气站的汽车罐车、加气机,LPG槽车及卸车口、加气枪均应作静电接地,静电连接线应为截面不小于6mm²的软铜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加气枪流速不大于3m/s 卸车场地,应设用于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为卸液设跨接的静电接地装置,且宜采用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3)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4)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输液、输气管道的法兰接头、胶管两端、阀门等连接处应用金属跨接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第10.3.3条规定),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3.限制作业条件: 为避开液面最大静电电位,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对刚接卸储罐和运输后的罐车进行人工检测时,液态燃气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保证容器内静电荷的泄漏。

      在储罐及罐车的静置时间内,严禁人工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4.人体的防静电: 储配站,加气站等站区,储、输、配员工在爆炸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带电会造成事故人体由于自身活动和与带电体接触产生静电带电人体穿着的内外衣为化纤织品或毛织品产生的静电最高,在穿脱时会放电形成蓝色电火花,可能引燃引爆爆炸型混合气体的机遇比较多因此,加油、加气员应避免穿化纤衣服应穿着防静电服或棉织品的衣服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在燃气站场勿用化纤和丝绸类纱布去擦拭加气机(烃泵、压缩机)、储罐口、放散口等;在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座椅,选用金属座椅勿用人造皮革或化纤类靠垫的座椅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严禁穿脱衣服,不得梳头、拍打衣服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1.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5~70%或以上时,物体表面往往会形成一层极微薄的水膜,使物体表面电阻率大大降低,静电荷就不易积聚,如果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降至40~50%或更低时,静电不易逸散,就有可能形成高电位,对物体造成损害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勤拖地、勤洒水,或用加湿器加湿,让静电荷不聚积。

      四)工商业及居民用户防静电措施,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2.在用气点需要碰触金属物品时,先用钥匙串货或棉抹布等碰触消除静电,再用手碰触 3.尽量穿全棉的衣物,不穿化纤的衣服脱衣服之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可将体内静电“放”出去 4.开关阀门或操作燃气相关设施前先触摸静电消除器导出体内静电四)工商业及居民用户防静电措施,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三部分 静电的预防,,5.在用气点备好静电消除装置,若冬季发生漏气事故,一定先用静电消除器械消除静电后再进行紧急操作四)工商业及居民用户防静电措施,运行安全公开课(2017-01期),,第四部分 国家规范,,专业名词解释 1.静电起电:由于物体的接触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原因,使物体正负电荷失去平衡或电荷分布不均,而在宏观上呈现带电的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