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09动作补间动画与引导路径动画.doc
10页实验9动作补间动画与引导路径动画9.1实验目的:(1) 进一步掌握图层、帧和关键帧的概念(2) 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及制作(3) 掌握引导路径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4) 熟悉动画属性面板的设置(5) 熟练掌握利用运动渐变制作出改变大小、发生位移及Alpha值改变等效果的动画9.2 实验环境:Windows XP,Flash CS39.3 实验要求:a 制作动画:海底世界效果查看9_1.exe所示b 制作动画:漫天飞雪效果查看9_2.exe所示9.4 实验内容:(1) 制作动画:海底世界:i. 在背景为蓝色的文档中,一行颜色为白色、字体为华文行楷的文字“海底世界”逐渐由小变大,最后在屏幕中间显示出来ii. 在文字逐渐从小变大的同时,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片从右向左逐渐展开显示在屏幕的中间,作为“海底世界”的背景图像,替代原来的背景颜色iii. “海底世界”文字逐渐缩小,并移至底图的右上方,同时一大一小两条彩色的鱼逐渐显现出来iv. 两条鱼在水中来回游动,大鱼在上层,小鱼在下层v. 一个自身顺时针旋转的气泡在大鱼和小鱼之间缓慢向上升起,慢慢消失2) 制作漫天飞雪的动画效果:绘制小雪花图形;建立3个雪花飞舞的影片剪辑;导入背景图片“snow.jpg”到舞台,放置若干个雪花飞舞的影片剪辑,呈现出漫天飞雪的效果。
9.5 实验步骤:1. 制作动画:海底世界② 制作文字从小变大的动画:i. 打开9_1.fla文件,点击属性面板的“大小”按钮,打开文档属性对话框,设置该文档的大小为600*450像素,背景颜色为#0066FF将图层1重命名为“文字”ii. 点击工具箱中的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设置文本颜色为白色、字体为华文行楷,大小为11,属性面板的设置如图9-1所示,在舞台上输入文字“海底世界”利用选择工具,拖动鼠标,选中文字,依次点击“修改”菜单→“对齐”→“相对舞台分布”命令,“修改”菜单→“对齐”→“水平居中”命令,“修改”菜单→“对齐”→“垂直居中”命令,将文字设置为相对于舞台,水平居中,垂直居中图9-1iii. 在“文字”图层第40帧处,按F6键插入一关键帧,选择工具箱中的任意变形工具,点击舞台中央的“海底世界”文字,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动文字右下角的角柄,将文字放大,效果如图9-2所示图9-2iv. 单击“文字”层第1—40帧中间的任意一帧,在属性面板“补间”下拉菜单中选择“动画”,创建好第1—4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③ 制作展开的背景:i. 点击图层面板左下角的“插入图层”按钮,添加一新图层,重命名为“背景”,拖动鼠标,将该层移动至“文字”层下方。
选择“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命令,打开“导入到库”对话框,选择图片“seabg.jpg”,将其导入到库中如图9-3所示图9-3ii. 在库面板中选中该图片,将其拖动至舞台右侧如图9-4所示图9-4iii. 在“背景”层第40帧处按F6键插入关键帧,在这帧中,将图片拖动至舞台中央,覆盖整个舞台iv. 选择“背景”层第1—40帧中的任意一帧,在属性面板“补间”下拉菜单中选择“动画”,创建好第1—4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④ 制作文字缩小,显示彩色的大鱼小鱼的动画:i. 在“文字”层第80帧处按F6键插入一关键帧,在这帧中,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将“海底世界”文字变小,并移动至舞台右上方ii. 创建“文字”层第40—8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iii. 在“背景”层第80帧处按F5键插入普通帧iv. 添加一新图层,重命名为“小鱼”,拖动鼠标,将“小鱼”层移动到“文字”层上方在“小鱼”图层的第40帧处按F7键插入一空白关键帧,将库中的图形元件“fish”拖动至舞台合适位置,利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缩小,选择“修改”菜单→“变形”→“水平翻转”命令,将小鱼水平翻转v. 在“小鱼”图层的第80帧处按F6键插入一关键帧。
vi. 选择“小鱼”图层的第40帧,选中小鱼对象,在属性面板中的颜色下拉框中选择Alpha,并设置值为0如图9-5所示图9-5vii. 创建“小鱼”层第40—8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viii. 在“小鱼”层上方添加一图层“大鱼”,在“大鱼”图层的第40帧处按F7键插入一空白关键帧,将库中的图形元件“fish”拖动至舞台合适位置ix. 在“大鱼”图层的第80帧处按F6键插入一关键帧x. 选择“大鱼”图层的第40帧,选中大鱼对象,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其Alpha值为0xi. 创建“大鱼”层第40—8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⑤ 制作鱼来回游动的动画(选做):i. 在“小鱼”层第100帧处按F6键插入关键帧,并将小鱼移动至舞台右侧ii. 在“小鱼”层第101帧处按F6键插入关键帧,并将小鱼水平反转iii. 在“小鱼”层第120帧处按F6键插入关键帧,并将小鱼移动至舞台左侧iv. 创建“小鱼”层第80—100帧,第101—12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v. 按上述同样步骤制作“大鱼”层大鱼来回游动的动画完成后时间轴面板如图9-6所示图9-6⑥ 制作泡泡上升消失的动画(选做):i. 添加一新图层,重命名为“泡泡”,并移动至“大鱼”层上方。
ii. 在“泡泡”层第80帧处按F7键插入一空白关键帧,将库中的图形元件“bubble”拖动至舞台下方iii. 在“泡泡”层第120帧处按F6键插入一关键帧,将该帧中的泡泡元件移动至舞台上方,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泡泡的Alpha属性值为0iv. 创建“泡泡”层第80—12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并将属性面板中的“旋转”设置为顺时针,5次如图9-7所示图9-7v. 在“背景”层和“文字”层的第110帧处各按F5键插入普通帧⑦ 选择“调试”菜单→“调试影片”命令,测试动画2、 制作漫天飞雪的动画效果:(1) 新建一个flash文档,命名为snow.fla(2) 绘制小雪花图形:选择“插入”菜单→“新建元件”命令,名称设置为“雪花”,类型选择“图形”在属性面板中将文档背景色设为黑色长按工具箱的矩形工具按钮,在弹出式菜单中选择“多角星形工具”,如图9-8所示在属性面板中将笔触颜色设为无,填充颜色设为白色点击“选项”按钮,在弹出的工具设置对话框中设置样式为多边形,边数为6,如图9-9所示在舞台中央绘制一六边形,利用选择工具,拖动六边形的边线,将其修改成不规则的六边形形状,并将其适当缩小,如图9-10所示。
图9-8图9-9图9-10(3) 建立雪花飞舞影片剪辑:选择“插入”菜单→“新建元件”命令,名称设置为“雪花飞舞1”,类型选择“影片剪辑”选中图层1的第1帧,将库中的图形元件“雪花”拖动至舞台4) 选中图层1,点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运动引导层按钮,如图9-11所示选中新创建的引导层的第一帧,利用铅笔工具(注意:铅笔模式选择平滑,颜色可选红色,如图9-12所示)绘制出雪花飘落的轨迹线,如图9-13所示在第100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图9-11图9-12图9-13(5) 选中图层1的第一帧,移动雪花图形,使其中心点对准引导线的起点,(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舞台放大),如图9-14所示,并在属性面板设置雪花图形的Alpha值为60%在第100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移动雪花图形,使其中心点对准引导线的终点,在属性面板设置雪花图形的Alpha值为40%图9-14(6) 选中图层1第1—100帧中的任意一帧,在属性面板的“补间”下拉菜单中选择“动画”,创建好第1—100帧的运动渐变动画完成后的时间轴面板如图9-15所示图9-15(7) 按照上述同样步骤,建立影片剪辑“雪花飞舞2”,“雪花飞舞3”8) 回到场景1,依次选择“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舞台”命令,将背景图片“snow.jpg”导入到舞台,在属性面板中点击大小按钮,在弹出的文档属性窗口中,将“匹配”设置为内容,如图9-16所示。
图9-16(9) 将库中的影片剪辑“雪花飞舞1”,“雪花飞舞2”,“雪花飞舞3”拖动到场景中执行若干次该操作(可将已经拖入的雪花复制多次),以得到漫天雪花的效果如图9-17所示图9-17(10) 选择“控制”菜单→“测试影片”命令,测试动画9.6 实验结果1. 截图2 SWF文件(在Flash中,点击菜单“文件”->“导出”->“导出影片”,然后把保存好的SWF文件直接拖放到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