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3地形条件下的选线.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67607693
  • 上传时间:2024-07-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74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选线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选线 学习要点学习要点•地形条件的划分标准 •平原区和微丘区的选线 •山岭区山岭区与重丘区的选线 • 沿溪线选线• 越岭线选线• 山脊线选线• 山坡线选线 Ø平平原原地地形形:一般指平原、山间盆地、高原(高平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3º以内1.3 地形条件的划分标准地形条件的划分标准1.3.1 地形条件的划分标准地形条件的划分标准 地形特征按路线设线范围内的地形划分1.3.1.1 平原、微丘地形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Ø河谷地形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º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º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Ø微丘地形微丘地形:地形起伏不大,地面自然坡度在20º以下,相对高差在100米以内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微丘地形微丘地形河谷地形河谷地形 1.3.1.2 山岭、重丘地形Ø山岭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在20º以上,在道路设计中,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Ø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及有明显分水线的高地,地面坡度大部分在20º以上,在道路设计中,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Ø重丘地形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º以上,在道路设计中,纵坡平缓,平面和横断面应重点设计 山岭地形山岭地形重丘地形重丘地形高地高地 Ø平面线形应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尽量避免采用长直线,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1.3.2 平原区的选线平原区的选线 Ø纵面线形应处理好桥涵、隧道、交叉等构造物布局,合理确定路基设计高度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三)注意土壤水文条件(三)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四)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四)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五)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五)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Ø 不应迁就微小地形而造成线形曲折,也不宜采取过长直线而造成纵面线形起伏1.3.3 微丘区的选线微丘区的选线Ø平面地形应充分利用地形,处理好平、纵线形的组合1.3.4 重丘区的选线重丘区的选线 重丘区选线活动余地较大,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者的关系,恰当地掌握标准,提高线形质量,设计中应注意:(1)路线应随地形的变化布设(2)平、纵、横三个面应综合设计 Ø沿河(溪)线沿河(溪)线:沿河溪走向布设的路线。

      Ø 越岭线越岭线:从山脊一侧山麓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下到另一侧山麓的路线Ø 山脊线山脊线:沿着分水岭顶部布设的路线Ø 山坡(腰)线山坡(腰)线:沿着山坡(腰)布设的路线 1.3.5 山岭区的选线山岭区的选线 山岭区路线一般以顺山沿河布设为宜,必要时才能横越山岭按路线通过的部位和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线形: (一)(一) 沿溪线的特点沿溪线的特点Ø一般溪谷两岸的自然纵坡都较平缓,有利于设计,且标准较高 Ø有利于道路施工、使用和养护Ø沿溪有丰富的筑路材料 沿溪线不利因素沿溪线不利因素:Ø受洪水影响大Ø对无法避让的悬崖陡壁,工程量大,造价高,施工困难 Ø两岸不良地质地段多,防护工程量大 Ø桥涵多Ø对农田水利有一定影响1.3.5.1 沿溪线的选线沿溪线的选线 (1) 路线应设在溪岸的哪一侧(2) 路线应放在什么高度(3) 路线在什么地方跨河二)(二) 沿溪线的布局沿溪线的布局 因此,要合理的利用溪谷的有利条件,按路线的等级标准,因地制宜地定出合理路线沿溪线布局应考虑三个问题: ((1))溪岸的选择溪岸的选择:: ① 地形地质条件地形地质条件:路线应选在开阔平坦,有适宜的台地可利用,没有滑坍、碎落等不良地质,跨溪流支沟较少的一岸;甲方案虽要集中开挖一段石方,但要比建两座桥经济得多,所以采取甲方案。

      图图1-1 1-1 跨溪选线对比示意图跨溪选线对比示意图 当路线沿溪线布设时,遇到一段很长的悬崖石壁,工程十分艰巨,采用跨溪避让,虽要多建两座桥,但节省了大量土石方工程,对施工有力,经比较后,采用两次跨溪换岸方案是可行的,如图1-2所示:图图1-2 1-2 两次跨溪避让石壁两次跨溪避让石壁悬崖石壁 线位的高低是根据两岸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结合路线技术标准、工程经济情况选定的比较理想的线位是在地质良好且不受洪水侵害的平整台地上②高山和积雪地段高山和积雪地段:尽可能选阳坡和迎风面的一岸;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应尽可能选居民点多的一岸,但应避免穿过村庄,不占或少占农田; ((2))路线高度:路线高度: ① 平、纵面线形比较顺直平缓,工程量小,路线选择范围大,桥涵容易处理② 路堤低,跨溪换岸方便 ③ 防护工程小,修建方便④ 受洪水威胁大⑤ 河谷台地多,占农田多⑥ 废方多,外运量大低线位低线位是指高出设计水位不多(0.5m以上)的路线,它的特点是:低线位低线位 ① 不受洪水威胁,废方易处理② 平面线形差,纵坡起伏大,工程量大,增加里程遇不良地质地段时避让困难,费工费时费料。

      高线位高线位指高出设计水位较多的线位它的特点是: 所以,对洪水位进行详细调查,保证不受洪水危害的低线位,达到经济合理综合上述可见,低线位的优点很多,一般应选低线位一般应选低线位 ① 应选在河床稳定,河道顺直,流向稳定,河槽狭窄的河道上② 应选在土质坚实均匀,地质良好,保证桥头、墩、台坚实稳定 ③ 桥梁纵向中心尽量与河道主流方向垂直图图1-3 1-3 桥与溪流相交桥与溪流相交((3)) 桥位选择:桥位选择: ④ 有木材流送的河道,桥位应选在顺直河段⑤ 路线与河道近于平行时,桥头引道难以平顺,如是中小桥,可设斜桥如是大桥,应使桥头的曲线半径尽量大图图1-4 1-4 桥头引线示意图桥头引线示意图 ⑥ 跨越支流的桥位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在沟口直跨,另一种是绕过上游再跨越采取哪种方案,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图图1-5 1-5 跨越支流的桥位方案跨越支流的桥位方案 ((1 1)宽谷布线)宽谷布线:宽谷地段平坦开阔,地形简单,但常有农田这类地形布线有两种方式:①傍山布线(图中实线) ②沿溪布线(图中虚线) (三)各种不同溪谷地形的选线(三)各种不同溪谷地形的选线图图1-6 1-6 宽谷布线形式宽谷布线形式 ((2 2)窄谷布线)窄谷布线:这种溪谷常位于中上游地段,溪底比较大,水流急,平时水位低,雨后易出现山洪。

      布线方案:①沿河布线(图1-7中甲线) ②取直布线(图1-7中乙线); 对于特别突出的山嘴,可采用切嘴填弯的方法处理(图1-8所示) 图图1-7 1-7 窄谷布线示意图窄谷布线示意图图图1-8 1-8 切嘴填弯示意图切嘴填弯示意图 图图1-9 1-9 开、切结合补偿过水面积开、切结合补偿过水面积((3)峡谷布线:)峡谷布线: 当溪床较宽、水流不深、压缩后洪水位抬高不多时,路基可紧靠崖壁底的滩地侵占部分溪床;若溪床窄,压缩后洪水位抬高较大,应采用开、砌结合的方式,用开挖的面积补偿砌占的过水面积如图1-9所示: 若该路段地质良好、崖头很高且工程量不大,可考虑直穿路线,否则应考虑翻越陡崖或另找绕避的可行路线 图图1-10 1-10 利用支谷展线示意图利用支谷展线示意图(4)瀑布和跌水溪段布线:宜采用自上而下沿溪布线的方式为尽快降低线位,可利用支谷或平缓山坡展线如图1-10所示5)跨越支流布线: ①当支流沟窄而浅、地质良好时,可采用直接跨越;②对于深而宽的支流不宜直跨,应绕过支流上游再跨 1.3.5.2 越岭线的选线越岭线的选线(一) 越岭线的特点越岭线的特点定义定义: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称为越岭线。

      Ø越岭线的关键问题:克服高差克服高差Ø选线的控制因素:路线纵坡度路线纵坡度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均由纵坡控制Ø设两控制点高差为H,则路线长度为: (1)垭口的选择垭口的选择:①位置,首先选择低垭口,,基本符合路线走向 ②标高,选择低标高垭口 ③展线条件,选有利于展线的垭口④地质条件,尽量避免地质构造薄弱地带(二)(二) 越岭线的布局越岭线的布局 越岭线布局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垭口选择,过岭标高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的拟定垭口垭口: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标高标高: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可通过:可通过:软弱层型、构造型和松软土侵蚀型的垭口软弱层型、构造型和松软土侵蚀型的垭口 应避开: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型及断层陷落型垭口断层破碎带型及断层陷落型垭口 ①浅挖低填:当哑口宽而厚、山坡平缓、展线容易时,宜采用浅挖低填的方式②深挖垭口:当哑口较瘦薄时宜采用深挖哑口③隧道穿越 :当垭口深挖在20~25m以上,特别是垭口瘦薄时2)过岭标高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 路线过岭,可采用路堑或隧道的形式可采用路堑或隧道的形式过岭标高越低,路线就越短,但是路堑或隧道就越深越长,工程量也就越大。

      因此,过岭标高应根据路线等级,结合地形地质以及两侧展线条件等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定 优点:路线短,纵坡均匀,线形简单技术标准高缺点:遇到不良地段难以避让(3)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展线方式:越岭线的高程主要是通过哑口两侧的山坡展线来克服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线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螺旋展线三种定义:展线展线是在两控制点间采用某种方式延长路线长度,以减小纵坡度的过程① ① 自然展线自然展线 自然展线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利用山嘴、侧沟来展延距离,提高或降低线位,克服高差 图1-11中Ⅰ、Ⅱ是越岭线中自然展线的两个方案方案Ⅰ是在山坡平缓顺直、地质良好时,路线沿山坡及早提高,以均匀缓坡升到垭口方案Ⅱ是将路线先沿平缓山坡延伸,然后沿连续的允许纵坡升至垭口图图1-11 1-11 越岭线方案越岭线方案 图图1-12 1-12 利用山嘴、山谷展线利用山嘴、山谷展线常见自然展线形式常见自然展线形式::a、利用山谷展线:在跨越沟溪展线时多用山谷地形展线一般是从沟的一岸傍山而上,到接近沟底时跨沟,沿另一岸傍山再上(如图1-12所示)b、利用山嘴展线:路线顺沟而下转入另一山沟时,经常会因高差大、距离短而无法直接跨越,需绕山嘴展线(如图1-12所示) •利用山包设置回头曲线•利用山脊平台设置回头曲线② ② 回头展线回头展线 当高差大或受地形限制不能采用自然展线时,则可利用较缓的山坡或肥厚的山脊布设回头展线。

      回头展线的形式取决于回头地点和地形,一般应利用以下几种地形: •利用平缓山坡设置回头曲线•利用山沟溪谷交会处布设回头曲线•利用山坳设回头曲线 回头展线实例回头展线实例山东省青州市牛角岭段盘山公路山东省青州市牛角岭段盘山公路 回头展线实例回头展线实例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承建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承建——非洲肯尼亚卡非洲肯尼亚卡-坦公路坦公路((Kabarnet-Tambach Highway)) 回头曲线布置不理想实例回头曲线布置不理想实例 恶劣地形的路线恶劣地形的路线 恶劣地形的路线恶劣地形的路线 具有瓶颈形凹处或有圆形山包时可进行螺旋展线路线绕凹处或山包一周集中地提高或降低高度③ ③ 螺旋展线螺旋展线 西安汉中高速西安汉中高速 •土石方量小•视距好•水文和地质条件好•人工构造物少•建筑材料和水源缺乏•施工困难•线路坡度大•高差大1.3.5.3 山脊线的选线山脊线的选线山脊线:沿着分水岭顶部布设的路线山脊线的特点山脊线的特点 •沿着宽阔平缓的山脊升坡越岭•在两垭口间布置•如有可能利用分山岭,可采用山脊线作比较方案一)(一) 山脊线布局山脊线布局(二)山脊线的选线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二)山脊线的选线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控制垭口的选择• 侧坡的选择• 在控制点间布线 1.3.5.4 山坡线的选线山坡线的选线山坡线:沿着山坡布设的路线。

      山坡线的特点:山坡线的特点:• 局部坡度大• 地质条件好• 不受洪水威胁• 桥涵少• 防护工程大• 对陡峭山坡布线困难 图图1-20 1-20 山坡线的路基山坡线的路基(一)(一) 山坡线布局山坡线布局 一般山坡的下部比上部平缓开阔,路线走下部较有利阳坡日照多、气温高、雨后易干燥、地质稳定、地形平缓、居民点多,所以一般尽量在阳坡布线 地质条件是山坡线选线的一个重要因素路线应避开严重不良的地质地带从路基边坡稳定的要求考虑,路线应在稳定的基层上通过稳定路基不稳定路基 ((二)二) 山谷布线山谷布线 若山谷不深,就不宜迁就小曲折而使路线过于弯曲,路线应采用顺直越岭的山坡线 山坡线遇到宽而深的山谷时,宜随较大的曲折布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线形而强行拉直,则会大大增加土石方量和涵洞的数量,同时高填深挖也使路基边坡不稳定,所以直穿是不合适的 图图1-21 1-21 山爪布线示意图山爪布线示意图(三)(三) 山爪布线山爪布线 山爪是鸡爪形山坡,由连续的山嘴山凹组成,这种地形无法按图1-21中的虚线绕弯,只能以山凹的断面为控制,切山嘴填山凹(如图1-21中的实线所示) 讨 论 时 间 课后思考题1、简述沿溪线的特点及布局要点2、选择桥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简述越岭线的特点及布局要点4、简述山脊线的特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点题一.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冲刺试卷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冲刺试卷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六.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一.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四.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点题二.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一.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试卷五.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预测试卷四.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考前点题三.docx 2025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冲刺试卷一.docx 2020年成人高等考试《教育理论》(专升本)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医学三基《中医(药师)》考前点题卷二.docx 医学三基《医院感染学》考前点题卷二.docx 医学三基《中医(医技)》考前点题卷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