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工程招投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收藏

编号:3393953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27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0-14
  
1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工程招投标 工程 投标 课程 政教 案例 一等奖
资源描述:
《工程招投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指导思想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在大学的课堂上将知识传授和爱国主义价值引领统一起来,是当代高等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用好招投标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就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招投标课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课程特点 工程招投标课程是一门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于一体的专业课。课程知识天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比较容易融入国内外时事进行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工程招投标的专业知识和招投标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工程实践、准确解读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模式 从工程招投标课程的特点出发,梳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首先讲述法律条文,然后联系当前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时引入鲜活的案例,用案例来解释法律条文中的知识点,同时用案例来让学生理解中央决策部署的用意所在。这样,就可以将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形成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课程目标是:从招投标的微观视角,观察和理解党中央的一些政治经济决策部署。 育人目标是:让学生能再次深刻的认识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深入理解我们应该怎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思政融入点 01 招投标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阐述一个事实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而英国1782年,政府首先设立文具公用局,负责采购政府部门所需办公用品。该局在设立之初就规定了招标投标的程序。美国1868年,国会通过立法确立公开开标和公开授予合同的程序。 (2)提出几个问题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处于康乾盛世,(乾隆皇帝在1714-1799年),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却首先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清末洋务运动的兴起。1902年,张之洞创办湖北制革厂,当时有5家营造商开价比价。这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招投标活动。为什么招投标制度没有使清朝富强起来? 1918年汉口《新闻报》刊登了汉阳铁厂的两项扩建工程的招标公告。1929年,武汉市采办委员会曾公布招标规则,规定公有建筑或一次采购物料在3000元以上者,均须通过招标决定承办厂商。同一时期,广州中山纪念堂工程也采用的是招投标制度。 可是为什么,招投标制度也同样没有使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富强起来。而招投标制度确立不到20年,中国却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基建强国”,为什么? (3)联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 关键在于国家制度的改变,中国从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变为一个民主共和国。国家制度即国家竞争力!新的国家制度,必然催生新的社会现象!无论一个经济制度再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即便是有了招投标制度,中国也不会确定当今“基建狂魔”的称号。 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从这个侧面理解: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为什么要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02 依法招标和中央的扫黑除恶 (1)原有法律条文 第六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2)现有中央决策:扫黑除恶 联系案例:11·24江西丰城电厂特别重大事故中的串标行为 国家级宣传材料:大型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第六集《长治久安》26:30-32:30杭州虞关荣案 (3)预期教学效果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理解一旦以非法形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将产生多么严重的工程事故和社会问题。学习并理解中央关于扫黑除恶对工程招投标领域的净化作用。 03 合法原则为招投标活动的第一原则 (1)教材知识点 合法原则包括:①主体资格合法;②活动依据合法;③活动程序合法;④管理监督合法。 招标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自行组织招标,否则只能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投标人必须具有与其投标的工程相应的资格等级,并经招标人资格审查,报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机构进行资格复查。 需要对学生强调:主体资格合法是四个合法中最重要的一条。 招投标活动要为立法目的服务: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制定招投标法。 (2)提出问题然后引入案例 为什么要将合法原则放在招投标活动的第一位? 为什么要遵从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银川市政府与中青实业合作一段时间却又变卦,背后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案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4)行终字第6号:益民公司诉河南省周口市政府等行政行为违法案。 案例2:中青实业(宁夏)有限公司公开举报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违法发布“银川市东热西送集中供热特许经营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公告”一 事举报书和银川市东热西送集中供热特许经营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公告 (3)联系当前中央的依法治国 通过以上知识点和案例的学习,让学生从招投标的角度理解中央推行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只有法治才能为招投标活动提供全局性、长期性的保障,使招投标活动稳健推行。 通过这个案例,不仅要求学生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深入理解为什么合法原则是招投标活动的第一原则,还要在学生心中扎下守法护法,做事有法律底线的法治意识。 五、作业模式 (1)思政教育的知识点将采用开放式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 工程招投标课程的特点是以合同法律知识为基础并与实际结合性较强。一般而言,学生需要了解招投标的程序方法、法律知识以及一些常见的有关工程变更索赔的实际问题。众多的零散知识点确实会有些枯燥,因此,工程招投标课程可以用开放式作业的形式来考核学生,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素材能更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适度的进行课堂自由讨论,让思政教育的观点由个人认识提升到集体共识 让思政教育从个人的感触散发到集体身上,由个人认识升华到集体共识。比如,在讲述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后,让大家自由探讨“为什么要将合法原则放在招投标活动的第一位”,再引入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上,让大家都充分的理解并遵守我国的法制法规,从对法律条文的单一认知上升到思想觉悟的提高,由少数人的觉悟带动集体的情操升华。 六、结论 对于《工程招投标》课程思政教学,首先是要结合中央精神,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文件认真领会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然后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结合工程招投标课程自身的特点,联系中国革命历史,党的政策、当前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这个联系,深入挖掘思政教学的融入点,并根据案例和知识点的不同,改革教学模式、作业模式和考核计分模式,逐步的将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最终将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思想浸润,立德树人之目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工程招投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9395314.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