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作业-期末质量评估(B)-含解析.docx
20页期末质量评估(B)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 )H2S(g)+32O2(g)SO2(g)+H2O(g) ΔH1;2H2S(g)+SO2(g)32S2(g)+2H2O(g) ΔH2;H2S(g)+12O2(g)S(g)+H2O(g) ΔH3;2S(g)S2(g) ΔH4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ΔH4=23(ΔH1+ΔH2-3ΔH3)B.ΔH4=23(3ΔH3-ΔH1-ΔH2)C.ΔH4=32(ΔH1+ΔH2-3ΔH3)D.ΔH4=32(ΔH1-ΔH2-3ΔH3)答案:A2.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H—H为436 kJ/mol,F—F为153 kJ/mol,H—F为565 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与F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2(g)2HF(g) ΔH=-541 kJB.2 L HF气体分解成1 L H2和1 L F2吸收541 kJ的热量C.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541 kJD.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解析:焓变ΔH的单位是kJ/mol,A项错误;根据题目提供的键能数据,可知应是2 mol HF气体分解成1 mol H2和1 mol F2时吸收541 kJ的热量,B项错误;气态HF变为液态HF时要放出热量,所以1 mol H2与1 mol F2 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541 kJ,C项错误;H2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正确。
答案:D3.500 mL 1 mol/L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下列措施中不会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B.将500 mL 1 mol/L的盐酸改为1 000 mL 1 mol/L的盐酸C.用1 mol/L的硫酸代替1 mol/L的盐酸D.用锌粉代替锌粒解析:升温、增大反应物浓度均可使反应速率增大;锌粉比锌粒的表面积大,也可增大反应速率,而将等浓度的盐酸由500 mL变为1 000 mL,只是改变了反应物的用量,并不改变其浓度,所以反应速率不变答案:B4.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l、Cu、稀H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解析:铝比铜活泼,因此铝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故A项正确;Mg虽然比Al活泼,但是Mg不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Al作负极,即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故B项正确;铁比铜活泼,因此铁作负极,即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项错误;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因此铜作负极,即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项正确。
答案:C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C.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可用焓变和熵变共同判断答案:B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化学平衡时,c(H2)=0.5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解析:由H2和HI平衡时的浓度可推算出反应①生成的HI和NH3的浓度都为5 mol/L,由于NH3没有转化,其平衡浓度仍为 5 mol/L,而HI的平衡浓度由题意可知为4 mol/L,则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平(NH3)·c平(HI)=5×4=20,C项正确答案:C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可逆反应2A(g)+B(g) 2C(g)(正反应放热)的是 ( )A.C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时间变化关系 B.C的正、逆反应速率随压强变化关系C.有、无催化剂时,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D.A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应向吸热反应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A项正确,D项错误。
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反应的两边都是气态物质,所以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只能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数应该不变,C项错误答案:A8.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的是 ( )A.25 ℃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B.25 ℃时,0.1 mol/L的CH3COOH溶液的pH约为3C.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D.25 ℃时,将pH=3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解析:25 ℃时,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是醋酸根水解造成的,能说明CH3COOH是弱酸;25 ℃时,0.1 mol/L的CH3COOH溶液的pH约为3,说明CH3COOH溶液中c(H+)<0.1 mol/L,即CH3COOH未完全电离,是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只说明盐酸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于CH3COOH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能说明HCl、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小,不能证明CH3COOH为弱酸;25 ℃时,将pH=3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稀释成pH=4的溶液,CH3COOH溶液所需加入的水多,说明CH3COOH存在电离平衡,是弱酸,C项符合题意。
答案:C9.25 ℃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
答案:C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CH3COOH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0.200 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解析:CH3COOH为弱酸,稀释会促进电离,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小于4而大于3,A项错误;NaHA的水溶液呈碱性,说明HA-在溶液中水解,即H2A是弱酸,但若NaHA的水溶液呈酸性,可能是HA-的电离程度比HA-的水解程度大,而不能说明H2A能完全电离,也就不能说明H2A为强酸,B项错误;强酸与强碱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时,所得溶液的pH=7,而强碱与弱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7,若所得溶液的pH=7,说明碱不足,C项正确;Ag+浓度最大的是④,其次是①,最小是③,D项错误。
答案:C12.常温下,用0.1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 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甲 乙A.图乙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a与b的关系是a
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酞溶液;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只能选择酚酞溶液故D项错误答案:C13.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 c(M),p(CO32-)=-lg c(C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