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9页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作者简介:刘铁山(,1923,)作曲家1937,年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1945,年入延安鲁艺音乐系进修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代表作有:秧歌剧,王大娘赶集,,管弦乐,瑶族舞曲,等茅沅(,1926,)作曲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在中央歌舞剧院工作代表作有:歌剧音乐,刘胡兰,,管弦乐,瑶族舞曲,,小提琴曲,新春乐,等作品来源,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访问并采风,有感于粤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一首脍灸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作曲家茅沅又将这首合唱曲改编为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并于,1956,年正式演出,效果甚好在长鼓声的伴奏下,瑶族少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姑娘们纷纷加入舞蹈行列,小伙子们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欢乐的舞蹈之后,男女青年双双在林中结伴歌舞,互诉衷情,憧憬美好的未来第三段再现男女青年的舞蹈场面,但比前两段更热烈,感情更奔放鉴赏提示,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共演奏了三遍尽管这个主题旋律在每一遍中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各遍中织体有变化、配器手法有所不同,因而显得丰富多彩,统一而不单调。
第一遍由小提琴奏主旋律,木管乐器用长音奏和声背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拨奏低音,自然流畅、优美抒情,仿佛姑娘们的轻歌曼舞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第二遍由木管乐器组奏主旋律,小提琴及中提琴用拨奏的方法奏出与之同步的密集音型,圆号则模仿着长鼓的节奏奏出轻柔的和弦在原来优美抒情的情绪中增添了一股活跃的成分第三遍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木管组接替小提琴和中提琴奏集音型,圆号及小号连续的切分节奏奏出和弦以模仿长鼓的节奏,低音长号及大号用长音作衬托这一段的在前两遍的基础上逐渐增强了力度,给人以情绪越来越热烈之感它给人们的联想是:参加晚会的人越来越多,歌舞也越来越热闹了相关链接,在旧中国,少数民族的处境极其艰难他们多居住在山区或边疆,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相当一部分民族还残留着封建农奴制度和奴隶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团结进步获得新生的少数民族人民歌唱新的生活、歌唱社会主义制度瑶族舞曲,即以器乐曲的形式,反映了人们的心声互动地带,请将下列音乐对号入座:,(,1,)姑娘们的舞蹈,(,2,)小伙子们的舞蹈,(,3,)林中结伴而舞,(,4,)互诉衷情,憧憬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