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物理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全国通用-27页.pdf

27页
  • 卖家[上传人]:px****h
  • 文档编号:247489468
  • 上传时间:2022-01-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2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教学基本要求两个电路互为等效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在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电路的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互相代换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等效的对象是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深刻地理解“等效变换”的思想,熟练掌握“等效变换”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是很重要的本章学习的内容有: 电路的等效变换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 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 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内容重点:电路等效的概念;电阻的串、 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内容以第一章阐述的元件特性、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等效变换的思想和几种等效变换对所有线性电路都具有普遍意义,在后面章节中都要用到难点:1. 等效变换的条件和等效变换的目的;2. 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电阻网络的输入电阻的求解二、学时安排总学时: 6教 学 内 容学 时1电路的等效变换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 2电阻的 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2 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2 2 1 引言1电阻电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称为线性电阻电路(或简称电阻电路)。

      2分析方法(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2) 对简单电阻电路常采用等效变换的方法, 也称化简的方法本章着重介绍等效变换的概念等效变换的概念在电路理论中广泛应用 所谓等效变换, 是指将电路中的某部分用另一种电路结构与元件参数代替后,不影响原电路中未作变换的任何一条支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在学习中首先弄清等效变换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是根据什么引出的?然后再研究各种具体情况下的等效变换方法2 2 电路的等效变换1. 两端电路(网络)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 且从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则称这一电路为二端电路( 或一端口电路 ) 若两端电路仅由无源元件构成,称无源两端电路两端电路无源两端电路2. 两端电路等效的概念结构和参数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两端电路B与 C,当它们的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VCR), 则称 B与 C是等效的电路相等效的两部分电路B与 C在电路中可以相互代换,代换前的电路和代换后的电路对任意外电路A 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而言是等效的,即满足:(a)(b)需要明确的是:上述等效是用以求解A部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若要求图( a)中 B部分电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不能用图(b)等效电路来求,因为, B电路和 C电路对 A电路来说是等效的,但B电路和 C电路本身是不相同的。

      结论:(1)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两电路具有相同的VCR ;(2)电路等效变换的对象:未变化的外电路A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3)电路等效变换的目的:化简电路,方便计算2 3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1. 电阻串联 ( Series Connection of Resistors )(1) 电路特点电阻串联图示为 n 个电阻的串联,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由基尔霍夫定律得电路特点:(a) 各电阻顺序连接, 根据 KCL知, 各电阻中流过的电流相同;(b) 根据 KVL, 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即:(2) 等效电阻把欧姆定律代入电压表示式中得:以上式子说明图(a) 多个电阻的串联电路与图(b) 单个电阻的电路具有相同的VCR ,是互为等效的电路其 中 等 效 电 阻为:结论:1) 电阻串联,其等效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2) 等效电阻大于任意一个串联的分电阻 (3) 串联电阻的分压若已知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求各分电阻上的电压称分压由图( a)和图( b)知:满足:结论:电阻串联,各分电阻上的电压与电阻值成正比,电阻值大者分得的电压大因此串连电阻电路可作分压电路例 21 求图示两个串联电阻上的电压。

      解:由串联电阻的分压公式得:(注意U2的方向)()功率各电阻的功率为:所以:总功率:从上各式得到结论:1)电阻串连时,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大小成正比,即电阻值大者消耗的功率大;2)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串连电阻消耗功率的总和2. 电阻并联 (Parallel Connection)(1) 电路特点图示为 n 个电阻的并联,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由基尔霍夫定律得电路特点:(a)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根据KVL知,各电阻两端为同一电压;(b) 根据 KCL , 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即:(2) 等效电阻把欧姆定律代入电流表示式中得:G =1/ R为电导以上式子说明图(a) 多个电阻的并联电路与图(b) 单个电阻的电路具有相同的VCR ,是互为等效的电路其 中 等 效 电导为:因此有:最常用的两个电阻并联时求等效电阻的公式:结论:1)电阻并联,其等效电导等于各电导之和且大于分电导;2)等效电阻之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等效电阻小于任意一个并联的分电阻3)并联电阻的电流分配若已知并联电阻电路的总电流,求各分电阻上的电流称分流由图 (a) 和图(b) 知:即:满足:对于两电阻并联,有:结论: 电阻并联,各分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值成反比,电阻值大者分得的电流小。

      因此并连电阻电路可作分流电路4) 功率各电阻的功率为:所以:总功率:从上各式得到结论:1)电阻并连时,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大小成反比,即电阻值大者消耗的功率小;2)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并连电阻消耗功率的总和3. 电阻的串并联电路中有电阻的串联, 又有电阻的并联的电路称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电阻相串联的部分具有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相并联的部分具有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例 22求图示电路的I1 ,I4 ,U4解: 用分流方法做用分压方法做从以上例题可得求解串、并联电路的一般步骤:(1) 求出等效电阻或等效电导;(2)应用欧姆定律求出总电压或总电流;(3)应用欧姆定律或分压、分流公式求各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因此,分析串并联电路的关键问题是判别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判别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一般应掌握下述4 点:(1)看电路的结构特点若两电阻是首尾相联就是串联,是首首尾尾相联就是并联2)看电压电流关系 若流经两电阻的电流是同一个电流,那就是串联;若两电组上承受的是同一个电压,那就是并联3)对电路作变形等效如左边的支路可以扭到右边,上面的支路可以翻到下面,弯曲的支路可以拉直等;对电路中的短线路可以任意压缩与伸长;对多点接地可以用短路线相连。

      一般,如果真正是电阻串联电路的问题,都可以判别出来4)找出等电位点对于具有对称特点的电路,若能判断某两点是等电位点,则根据电路等效的概念,一是可以用短接线把等电位点联起来; 二是把联接等电位点的支路断开(因支路中无电流) ,从而得到电阻的串并联关系2 4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Y 变换)1. 电阻的 , Y连接如图所示的桥形结构电路,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既不是串联又不是并联,而是Y 连接结构,其中 R1、R3 和 R5,R2、R4 和 R5都构成如图 (a) 所示的结构 ( 也称 形电路 ) ,而R1、R2和 R5 ,R3、R4和 R5都构成如图 (b) 所示的 Y结构 ( 也称 T形电路 )a)形网络(b)Y形网络 , Y 结构的变形: 形电路( 型 ) T 形电路 (Y 、星型) 图示表明:三个电阻分别接在每两个端钮之间就构成()形电路三个电阻一端共同连接于一个结点上,而电阻的另一端接到 3 个不同的端钮上,就构成了Y(T) 形电路因此,、 Y电路为三端电路, 这两个电路当它们的电阻满足一定的关系时,能够相互等效变换 2. Y 电路的等效变换所谓电路等效变换为Y电路,就是已知电路中的三个电阻R12、R23和R31,通过变换公式求出Y电路的三个电阻R1、 R2和R3(a)(b)根据电路的等效条件,为使图(a)和图( b)两电路等效,必须满足如下端口条件:如电路中用电压表示电流,Y电路中用电流表示电压,根据KCL和 KVL得如下关系式:(1)(2)由式 (2) 解得:(3)根据等效条件,比较式(3) 与式 (1) 的系数,得Y电路的变换条件:或类似可得到由Y电路的变换条件:或简记方法: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 对称) ,则有: R=3RY需要注意的是:(1) Y 电路的等效变换属于多端子电路的等效,在应用中,除了正确使用电阻变换公式计算各电阻值外,还必须正确连接各对应端子。

      2)等效是对外部 ( 端钮以外 ) 电路有效,对内不成立3)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4)等效变换用于简化电路,因此注意不要把本是串并联的问题看作、 Y 结构进行等效变换, 那样会使问题的计算更复杂例 23:求图示桥 T电路中电压源中的电流, 其中E13V,R2k解:利用电阻电路的DY变换,把图中虚线框内的?联接的三个1k 电阻变换成Y联接,如图 (a) 所示,求得等效电阻为:所以本 题也可以把图(b) 中虚线框内Y 联接的三个1k 电阻变换成 ? 联接,如图 (c) 所示b)(c)2 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问题的分析是以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定义及外特性为基础,结合电路等效的概念进行的1. 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图示为 n 个电压源的串联,根据KVL得总电压为:注意: 式中 usk的参考方向与us的参考方向一致时,usk在式中取“”号,不一致时取“”号根据电路等效的概念,可以用图(b)所示电压为Us的单个电压源等效替代图(a)中的 n 个串联的电压源通过电压源的串联可以得到一个高的输出电压2)并联(a)(b)图示为 2 个电压源的并联,根据KVL得:上式说明只有电压相等且极性一致的电压源才能并联, 此时并联电压源的对外特性与单个电压源一样,根据电路等效概念,可以用( b)图的单个电压源替代(a)图的电压源并联电路。

      注意:(1)不同值或不同极性的电压源是不允许串联的,否则违反 KVL 2)电压源并联时,每个电压源中的电流是不确定的2 电压源与支路的串、并联等效(1)串联图(a) 为 2 个电压源和电阻支路的串联,根据 KVL得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为:根据电路等效的概念,图(a) 电路可以用图 (b) 所示电压为us的单个电压源和电阻为R的单个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替代图(a) ,其中(2)并联图(a) 为电压源和任意元件的并联,设外电路接电阻R,根据KVL和欧姆定律得端口电压、电流为:即:端口电压、电流只由电压源和外电路决定,与并联的元件无关,对外特性与图(b) 所示电压为us的单个电压源一样因此,电压源和任意元件并联就等效为电压源3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1)并联图为 n 个电流源的并联,根据KCL得总电流为:注意:式中isk与is的参考方向一致时,isk在式中取“”号,不一致时取“”号根据电路等效的概念,可以用图(b) 所示电流为is的单个电流源等效替代图 (a) 中的 n 个并联的电流源通过电流源的并联可以得到一个大的输出电流2)串联图示为 2 个电流源的串联,根据KCL得:上式说明只有电流相等且输出电流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能串联 , 此时串联电流源的对外特性与单个电流源一样,根据电路等效概念,可以用(b) 图的单个电流源替代(a) 图的电流源串联电路。

      注意:(1)不同值或不同流向的电流源是不允许串联的,否则违反 KCL 2)电流源串联时,每个电流源上的电压是不确定的4 电流源与支路的串、并联等效1)并联图(a) 为 2 个电流源和电阻支路的并联,根据 KCL得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为:上式说明图 (a) 电路的对外特性与图(b) 所示电流为is的单个电流源和电阻为R的单个电阻的并联组合一样,因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数轴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平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直线、射线、线段++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课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角边角、角角边)(大单元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课件】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