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8、杜牧诗三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2.ppt
12页秦砖汉瓦也关情 怀古咏史诗鉴赏(二)缅怀先贤,表达了缅怀先贤,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寄寓自己生不情,寄寓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展的逢时、抱负难展的隐衷以景以景衬情衬情世无贤世无贤才才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蜀相蜀相杜甫杜甫对英雄的缅怀、敬对英雄的缅怀、敬仰,渴望建功立业仰,渴望建功立业不得的无奈及感叹不得的无奈及感叹人生如梦人生如梦以景以景衬情衬情诗人被诗人被贬至黄贬至黄州州周瑜赤壁破曹周瑜赤壁破曹念奴娇念奴娇 赤赤壁怀古壁怀古苏轼苏轼借古讽今,借六朝借古讽今,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繁华的灭亡来抒发繁华不再、国运衰微的不再、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感慨,希望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能以前车之覆为鉴借景借景抒情抒情唐王朝唐王朝日趋衰日趋衰微微繁华的六代帝王之都变成繁华的六代帝王之都变成了空城了空城石头城石头城刘刘禹锡禹锡思想情感思想情感表现表现手法手法结合的结合的现实现实涉及的史实涉及的史实题目题目温故知新温故知新u手法:手法:用典、对比、反问、借用典、对比、反问、借古抒怀、借古伤今、借古讽今、古抒怀、借古伤今、借古讽今、以景衬情、借景抒情、以小见大、以景衬情、借景抒情、以小见大、欲抑先扬欲抑先扬怎样怎样“怀古怀古”所抒之怀所抒之怀所发之慨所发之慨u抓住点旨词句抓住点旨词句u联系诗人自身经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历和所处社会环境为什么为什么“怀古怀古”u弄清史实弄清史实“怀怀”什么什么“古古”鉴赏方法鉴赏方法杜牧杜牧题乌江亭题乌江亭杜牧杜牧过华清宫过华清宫刘禹锡刘禹锡石头城石头城杜甫杜甫蜀相蜀相苏轼苏轼赤壁怀古赤壁怀古身置其外身置其外总结哲理总结哲理3 3、理性反思、理性反思借古讽今借古讽今2 2、怀古、怀古( (迹、事迹、事) )伤今伤今借古伤今借古伤今同病相怜同病相怜对比失落对比失落1 1、借古、借古( (人人) )抒怀抒怀怀古咏史诗按思想内容分类怀古咏史诗按思想内容分类过华清宫过华清宫 杜牧杜牧写作背景简介写作背景简介 华清宫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
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723)修建为行宫,修建为行宫,“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三首七绝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巩固(一) 过华清宫过华清宫 杜牧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对比对比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用了什么手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抒什么怀或表达什么感慨?抒什么怀或表达什么感慨?晚唐时期,唐王朝国运衰微晚唐时期,唐王朝国运衰微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唐朝时万里送荔枝博杨贵妃一笑之事唐朝时万里送荔枝博杨贵妃一笑之事怀什么古(人、事、迹)?怀什么古(人、事、迹)?借古讽今借古讽今题乌江亭题乌江亭杜牧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乌江亭王安石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夏日绝句李清照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巩固(二) 题目题目 题乌江亭题乌江亭 杜牧杜牧乌江亭乌江亭 王安石王安石 夏日绝句夏日绝句 李清照李清照巩固(二)项羽项羽兵败兵败乌江乌江自刎自刎身亡身亡项羽兵项羽兵败乌江败乌江自刎身自刎身亡亡项羽项羽兵败兵败乌江乌江自刎自刎身亡身亡批评项羽不能忍辱批评项羽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
强项羽失败已成定局,项羽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转败为胜的追思项羽的追思项羽的“死不死不惧生不辱惧生不辱”的英雄的英雄豪气豪气诗人的经历及诗人的经历及所处的社会环所处的社会环境境直抒直抒胸臆胸臆直抒直抒胸臆胸臆直抒直抒胸臆胸臆写什么写什么(所涉及(所涉及的历史人的历史人物及史实物及史实为什么写(思想感情)为什么写(思想感情)怎么写怎么写(写作(写作手法)手法)早年仕途不早年仕途不顺,顺,3636岁时岁时结束漂泊生结束漂泊生涯赴京任职涯赴京任职变法初取得一变法初取得一定成就,后触定成就,后触动大贵族利益,动大贵族利益,革新失败革新失败北宋南逃时期当北宋南逃时期当时北宋尚有力胜金时北宋尚有力胜金人、收复中原的机人、收复中原的机会,但胆小怯懦的会,但胆小怯懦的宋高宗无心御敌,宋高宗无心御敌,致使中原蹂躏于金致使中原蹂躏于金人铁蹄之下人铁蹄之下小结小结写同一古人,选取同一历史事件,由于写同一古人,选取同一历史事件,由于诗人诗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抒发不同的,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抒发不同的感慨,如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对项羽乌江感慨,如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表明不同态度自刎表明不同态度。
赤壁赤壁 杜牧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咏史赤壁 胡曾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思考:思考: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拓展提升训练(2 2)比喻手法)比喻手法1 1分)表达了诗人忧君王分)表达了诗人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为奸邪所蒙蔽,(1 1分)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分)忧贤者包括自己不被任用之情被任用之情 (1 1分)分)2. 2. “总为浮云能蔽日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3分)分)(1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怀什么古)寄寓人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1.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4分分) )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不见使人愁金陵怀古金陵怀古 刘禹锡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潮满冶城渚, 日斜征虏亭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兴废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幽怨不堪听注:注: 冶城:东吴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于金陵府冶西北征虏亭:东晋征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谢万曾送客于此亭1.请鉴赏前两联运用的艺术手法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比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
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眼前的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眼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1)吊古伤今之情吊古伤今之情冶城和吴国的雄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殆尽了图霸业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殆尽了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销声匿迹热闹场面,也早已销声匿迹2)揭揭示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世(示当世(3)暗示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托关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能够以史为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