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84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9543654
  • 上传时间:2019-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0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1 总论 11.1 项目概况 11.2 编制依据 21.3 编制范围及内容 31.4 主要研究结论 3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6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3 实践基地发展特点及建设模式 183.1 实践基地发展特点 183.2 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204 项目定位及建设规模 244.1 项目定位 244.2 需求规模 244.3 实际建设规模 285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15.1 建设地址 315.2 建设条件 326 建设方案 376.1 设计原则 376.2 总平面设计 376.3 建筑设计 396.4 结构设计 427 公用工程方案 467.1 给排水工程 467.2 电气设计 488 消防设计 558.1 建筑消防 558.2 给排水消防 568.3 电气消防 579 节能设计 589.1 设计依据 589.2 节能设计 5810 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6110.1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6110.2 实践实训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6311 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6411.1 组织架构 6411.2 人力资源配置 6511.3 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6712 建设进度及招标方案 7012.1 建设进度 7012.2 招标方案 701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213.1 投资估算 7213.2 资金筹措 7514 效益分析 7614.1 运营经费分析 7614.2 社会效益 7715 结论及建议 8015.1 结论 8015.2 建议 813 XX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1.2 项目业主:XX区教委1.1.3 建设性质:改扩建1.1.4 建设地址:XX区XX镇螃蟹寺126号(原XX区XX初级中学内)1.1.5 用地面积:91亩(一期26亩,二期租用土地65亩)1.1.6 建设规模1、容纳规模:1000人(一期800人)2、建设内容包括实践基地实践综合楼、学生宿舍和其他配套用房等主体建筑、室内外装修、设备购置安装,以及用地范围内的场地平整、室外综合管线、道路、广场、围墙、环境绿化等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

      3、建筑规模实践基地总建筑面积为20977.8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16940.8平方米(包括实践综合楼7513.5平方米,3#宿舍楼1880.7平方米,门房11.1平方米,教学楼7535.5平方米),改造校舍面积4057.0平方米(包括1#、2#学生宿舍2701.0平方米,食堂1356.0平方米)拟建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实践综合楼、3#宿舍楼、门房,以及1#、2#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3462.3平方米1.1.7 项目投资重庆市XX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工程总投资估算为5642.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4818.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56.2万元,预备费用268.7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估算约为3966.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3235.6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41.7万元,预备费用188.8万元1.1.8 资金来源本项目已争取到中央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专项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资金2400万元,设备配置资金600万元),余下资金由XX区财政及项目业主自行筹措1.1.9 收支预测实践基地具有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运行经费将由XX区财政承担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开支,如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均需由学生自行支付。

      经初步测算,预计本项目正常运转后,人均收费为250元/5天(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耗材等成本费用),年收取费约1000万元,可基本满足实践基地正常运转所需除去教职员工工资外,不会过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1.1.10 建设期12个月(不含前期工作时间),即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1.2 编制依据1、《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6、《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财综〔2011〕45号);7、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并下达2011年工作任务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1〕35号);8、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XX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渝委发〔2010〕16号);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渝教基〔2011〕68号);10、《重庆市XX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1、《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17日在重庆市XX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2、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3 编制范围及内容主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性意见1.4 主要研究结论综合实践基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教育法规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场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有力举措和有益补充,它在我国基础教育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校校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XX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及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XX区广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于带动三峡库区基础教育改革,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拟建实践基地由闲置的XX初中改造而成建成后,实践基地总建筑面积为20977.8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5642.9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包括新建实践综合楼、3#宿舍楼、门房,以及1#、2#学生宿舍和食堂的改造工程,建筑面积约13462.3平方米,涉及工程投资3966.1万元。

      经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拟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了XX区闲置教育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规划布局、功能设置及建设规模上是适宜的,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建设方案可行,社会效益显著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值备注 一期总体一容纳规模人8001000 二用地规模    1建设地址—XX区XX镇螃蟹寺126号 2用地面积平方米17178 60404    亩26 91  三建设规模    1新建建筑m29405.3 16940.8   实践综合楼m27513.5 7513.5   3#宿舍楼m21880.7 1880.7   门房m211.1 11.1   教学楼m2 7535.5 二期建设2改造建筑m24057.0 4057.0   1#、2#学生宿舍m22701.0 2701.0   食堂m21356.0 1356.0  3建成后总建设规模m213462.3 20997.8  四主要技术指标    1容积率—-0.3  2建筑密度%-7.7% 3绿化率%-52.4% 五项目投资    1工程费用万元3235.6 4818.0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541.7 556.2  3预备费用万元188.8 268.7  4项目总投资万元3966.1 5642.9  六资金来源    1中央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专项彩票公益金万元3000.0 3000.0  2区财政及业主自筹万元966.1 2642.9  29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宏观背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一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要求“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这为素质教育基地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又为实践基地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