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集体备课.doc
13页1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解读一、教材解读《《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 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 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 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 《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 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通过图片观察、儿歌听读,学生可以初步感受同学间的纯真友情,激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 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 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 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本课由 3 幅图和 4 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 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第一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她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本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 离第二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作业本平放,他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 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 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 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 成 45°角两幅图的左上角分别配有文字“读书” “写字” 这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 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2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
图中 4 名小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 事、听故事,从他们的头饰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 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4 名小学生都戴着头饰,这可以让学生既了解故事的内 容,又感受学语文的乐趣这 3 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初步体 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识字识字》》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汉字家园”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共编排了五篇识字:《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通过这一组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了解象形字的特点,学习用归类法识记汉字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这几个部分那么这五节集中识字的内容编者是怎样进行编排的呢?(一) 选择高频字第一课《天地人》 ,第二课《金木水火土》 ,第三课《口耳目》 ,第四课《日月水火》 ,第五课《对韵歌》 ,这五节课最典型的特点都是选取了最有代表意义的高频字第一单元教材就是从高频字入手,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高频字 40 个,集中认读,打好识字基础。
这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识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这五篇课文的编排,非常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第一课《天地人》共六个字这都是在孩子成长与生活中,所接触的具体的可感可观的事物因为学生对周边生活事物的认知,对人物以及人物角色的定位,这需要学生刚升入一年级时就需要分清第二课《金木水火土》 , “金木水火土”是从基本字这个角度来进行设计和编排的,我们都知道“金木水火土”代表宇宙中的具体的物质,而这五个元素,在中国人对世界万物的理解中,有着典型的和不同的象征意义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入手的基础是先从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第三课《口耳目》 ,重点围绕着认识自己身体当中的典型器官,来进行识字口耳目”是孩子说话、倾听、观察所必备的重要生理器官所以,孩子进行自我认识的第一步,就是从他的生理器官入手而且我们教材的编排特别有意思,在课文中,是用插图画了这些生理器官的一些作用来呈现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有利于贴近他的生活3第四课《日月水火》 , “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八个生字,是象形字这八个象形字的认识,是在前面学生认识自然界,认识身边具体的人和物的基础上,对具体形象事物的再认识 “天上都有哪些呀?”在白天、黑夜中最显著的就太阳和月亮。
太阳在我们的表达和简称中一般简称为“日”;漂亮又神秘的月亮,容易吸引小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水与火”也是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常用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山石田禾”这四个字,也是在我们第一课对“地”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来进行具体的事物的认知, “地上有什么啊?”有高山、有土地、有田野、有禾苗……同时,孩子们也这识字过程中,对这些字的造字过程和汉字演变有一些认知第五节课《对韵歌》 ,是从具体可感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具体的事物,如“云、雨、风”等入手,结合韵语来呈现,在这个过程中识字综观这五篇课文的识字内容, “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涵盖了学生认识事物的广度;“口耳目”和“日月水火” “对韵歌”重点围绕孩子们在认识自然事物、认识自然现象过程中识字这样的编排设计突出了幼小衔接的关联点,非常好!(三)新教材插图的设计1.色彩基调教材选取了“蓝天白云、云淡风轻”这种以淡蓝色为基调的色彩搭配,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也非常相符九月份一开学秋季秋高气爽的气候特征2.生活场景图《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两课,采用连接图设计,是一个整体的故事情境,有人站在大地上观天感受物质世界的变化的情景 《口耳目》的第一幅插图,并不是把“口耳目”这三个器官放大,而是设置三位小朋友一起看花,闻花香的“看、说、听”场景,这样的设计,侧重于这些器官在生活中的体验,呈现了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情景,浸润着陶行知六大解放的思想。
《快乐读书吧》选取客厅、聚会、图书馆等四张图片,力图告诉孩子们,读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3.传统文化的传承教材的插图,非常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渗透《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是《易经》中典型内容,也是古代蒙学读物的经典语句在《日月水火》一课的插图中,我们会看到汉字演变的过程 《口耳目》里,有包公和穆桂英的京剧形象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的“唱作念打” ,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含义4(四)识字数量与写字的编排第一单元选择认读的生字是 40 个这 40 个生字是围绕着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来设计的同时,这些生字是学生汉字学习过程中的字种,认识字种便于今后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基本字带字”和“形声字”教学写字的编排上,教材注重简单的笔画教学,主要是围绕着“一二三”等独体字的书写,在书写中,掌握“横、竖”等基本笔画,掌握字的笔顺和写字的规律五)语文园地的创新本单元的教材,它是在集中识字的基础上,把语文园地和前五课的集中识字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语文园地中有“趣味识字” ,有汉字的笔顺书写,还有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 ,这样就把识字、写字、亲子阅读、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另外,口语交际是围绕单元识字设计的, “我说你做”中的我们一起做游戏,是通过这个游戏活动来巩固识字的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有倾听的机会,有表达的愿望,有交流的分享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体现综上所述,第一单元的教材,无论是识字、写字,还是口语交际、阅读的编排,都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典型性同时,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在本套教材中,可以很鲜明地看到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的教育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懂得爱国、爱家、爱我们的民族,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2. 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3.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识字》部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40 个生字,会写 17 个生字2.认识“横、竖、 横折、撇、弯钩、捺 、点、提、撇折、竖折”10 种笔画3.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4.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认识 40 个生字,会写 17 个生字2.认识“横、竖、 横折、撇、弯钩、捺 、点、提、撇折、竖折”10 种笔画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一) 《我上学了》教学建议《我是中国人》建议教学时观察画面与讲述有关的少数民族故事、举行升旗仪式等结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1.简单提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中国是其中一个国家可以出示中国地图,初步认识中国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说看到了什么,从中了解雄伟的天安门是中国的重要建筑标志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大班期间已经在“祖国”的主题学习中接触过天安门,有的学生甚至已经去过天安门,可以让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出示国旗,启发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在哪里见过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向国旗敬注目礼在初步认识国旗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国歌,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全体学生起立伴随着国歌向国旗敬注目礼并告诉学生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 了解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了解自己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看图 了解中国有 56 个民族重点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自己民族有什么特点。
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民族的服装、节日等,激发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民族的特点在看图交流的基础上,从图画中感受各民族小朋友团聚在一起的快乐,从中体会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国家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学中,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祖国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体现语文性,充分进行听、说、读的语文实践活动《我是小学生》建议教学时,采用 多种形式听读、跟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体会上学后的变化1. 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同学们是怎样的,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说第一天上学6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可以顺势带读“我是小学生” 多种形式朗读儿歌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带读,让学生听读、跟读,从而学会听读此首儿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播放《上学歌》 ,让学生在边听边唱中感受儿歌的韵律,感受上学的乐趣2. 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 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接着以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认识,然后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参观校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认识与他们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一边参观一边认认标识牌,熟悉校园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说说读小学和读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对新学校有什么印象、认识了哪些新同学等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变化,接受环境改变,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向往学习生活的感情,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变3. 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儿歌中“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借助儿歌,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