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的相关性研究.doc
8页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的关系研究 【摘 要】: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最受关注的一种长辈与幼辈的互动关系,对 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亲子互动又是亲子关系中 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父母的文化、职业等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 的差异和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月收入、所在地、幸福程度与亲子互 动存在显著差异;而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类型与亲子互动不存在差异 亲子互动与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月收入呈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所在地、幸 福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家庭类型和父母职业不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因素;亲子互动 1、引言 “人生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 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于不能说是哲学 ” [1] 家庭是儿童早 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亲子关系是儿童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最 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父母作为儿童的抚养者、监护人,对儿童身心健康、 社会认知、情感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在亲子关系的研 究中,大多都是基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单向作 用,较少研究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家庭幸福程度、家庭类型等家庭因素与亲子 互动的关系。
选此题目旨在通过比较亲子互动不同的得分结果,从中发现家庭 因素与亲子互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2、研究综述 2.1 国外亲子互动研究概况国外众多心理学家对亲子互动做了相关研究,如: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 习理论、生态学、人本主义理论等都强调儿童与双亲之间的关系是早起社会性 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美国心理学家西尔斯(R.R.Sears)指出, “儿童的发 展是在亲子相互关系的双维行为体系中发生的 ”墨森(P.H.Massen)也强调亲 子关系随时间变化逐渐发展为两个个体间的相互作用,父母和儿童都为他们相 互作用的关系带来一些特色 国外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亲子互动内容、互动频率、互动 结果以及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上已有研究资料显示,在亲子互动的 内容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与父母的互动不是 很多,倾向于与母亲讨论学校里的事情、如何打发休闲时间的等,很少与父母 谈论性等方面问题,而一些研究则认为,大多数青少年与父母谈论的问题是多 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未来的打算以及与朋友的相处等在互动频率上, 青少年与父母的互动频率较低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青少年感到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与问题。
2.2 国内亲子互动的研究概况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唐洪等人认为,影响青少年亲子互动的因素主 要有父母的个性、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童时期的亲子互动质量、孩子性别 和家庭结构等研究者张清方在关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 相关研究中,主要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氛围等角度分 析影响青少年亲子互动的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与父母的教 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关系,其中,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的最 重要因素 [2] 总结以上对亲子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有以下特点:一、从研究角度来看, 多学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以心理学和教育学居多,心理学偏重在亲子 互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教育学侧重家庭教养方式的探 索二、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已有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量表测验和实验研究两种 方法,亲子互动是双向的,因此,研究亲子互动时应该深入到家庭因素的各方 面,在调查内容的选取上,各方面都选取,互相论证三、从研究内容上来看, 主要是围绕子女某一时期的亲子互动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 家长角色观与亲子互动的研究,而对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的关系研究较少。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亲子互动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交往活动,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 性等特点,人生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发展任务研究亲子互动对完善家庭教 育,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及培养健康人格,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目前有关亲子互动方面的研究范围不广, 内容较局限,因此,本文试图对急停因素与亲子互动的关系作初步的探索和分 析,希望能够为国内关于亲子互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假设一: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亲子互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二: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父母亲子互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三:不同家庭所在地亲子亲子互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四:不同家庭类型亲子互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五:不同家庭幸福程度亲子互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六:家庭因素和亲子互动呈显著相关 3.2 研究方法 3.2.1被试本次调查对象为绵阳市几所小学学生家长,采用随机抽样方式, 从这些小 学的三四五六年级随机抽取学生家长被试 300人实施问卷调查,回收有效家长 问卷2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3.2.2问卷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所要调查的内容意向,采用前人编制的小学生父母 教育期望问卷,并发封闭式问卷,该问卷包括小学生性别、年级、家庭收入、 家庭所在地等基本情况以及亲子互动分量表。
该量表共有16个题目,其中包括 两道反向积分的项目(8、9题) 该量表的Cronbaneha系数为0.821该问卷 采用五点计分法,选“非常不符合”记1分,选“比较不符合”记2分,选 “不能确定”记3分,选“比较符合”记4分,选“非常符合”记5分;反题 反之,问卷的分值范围为16—80分,总分越高代表亲子互动情况越理想 3.3 数据收集和处理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家长进行施测,本研究由课题组成员收回问卷,并认 真逐页检查,以确保所有信息和题目没有漏答,整个施测过程基本实现标准化, 获得的数据有效可靠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4、研究结果 4.1 家庭基本情况为了研究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的关系,我们对249个家庭进行了父母受 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月收入、家庭类型、幸福程度、家庭所在地这六 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表1 父母受教育程度调查情况表 父亲 母亲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小学及以下 30 12.0 35 14.1 初中 104 41.8 107 43.0 高中及中专 56 22.5 54 21.7 大专 34 13.7 32 12.9 本科 19 7.6 19 7.6 硕士及以上 5 2.0 1 0.4 缺失 合计 1 249 0.4 100.0 1 249 0.4 100.0 由表1.1数据可知,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初中的比率最高,分别为41.8%和 43.0%:其次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中专阶段的父母,所占比率分别为22.5%和 21.7%。
此外,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和大专阶段的比率相差不大,分别 在第三、四位徘徊然而,受教育程度在本科、硕士及以上的父母所占比率较 小,分别为9.6%和8.0%可见,父母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 表2 父母职业调查情况表 职业 父亲 母亲频率 百分比 频率 百分比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 单位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商业服务人员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 关人员 其他 缺失 合计 31 12.4 22 8.8 50 20.1 35 14.1 42 16.9 66 26.5 3 1.2 249 100.032 12.97 2.855 22.139 15.720 8.090 36.16 2.4 249 100.0父母亲职业为其他的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是26.5﹪和36.1﹪。
父母职业 为商业服务人员所占百分比较高,分别是20.1﹪和22.1﹪ 表3 不同家庭的经济月收入情况表由上表数据可知,大部分的家庭其经济月收入在3000-5000元,占 39.8%,其次,32.5%的家庭经济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而经济月收入5000-1 万元和一万元以上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小(21.3%;5.2%)表4 家庭类型频数表家庭经济月收入 频数 百分比 3000元以下 3000-5000元 5000-1万元 1万元以上 缺失 合计819953133 249 32.5 39.8 21.3 5.2 1.2 100.0频数 百分比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单亲家庭 重组家庭 缺失 总计126911612424950.636.56.44.81.6100.0 由上表可知,家庭类型共分为了四个类型,其中核心家庭有126个,所占 比例最大为50.6%,主干家庭有91个,所占比例为36.6%,单亲家庭有16个, 所占比例为6.4%,重组家庭有12个,所占比例最小为4.8%,但本次调查中, 在家庭类型中有4个缺失值 表5 家庭幸福程度统计表 频数 百分比 非常幸福 比较幸福 比较不幸福 非常不幸福 缺失 合计140102313249 56.241.01.20.4 1.2100.0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次调查中,家庭幸福程度为非常幸福的家庭有 140个,所占比例最大,为 56.2%,比较幸福的家庭有 102个,占 41.0%,而比较不幸 福和非常不幸福的家庭数量极少,分别只有 1.2%和 0.4%。
表6 家庭所在地基本情况调查表 频数 百分比 城市 城镇 农村 缺失 合计 80 61 104 4 249 32.1 24.5 41.5 1.6 100.0由上表可知在本次调查中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比率为41.5%,所占比率最 高,其次是城市为32.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家庭所在地的分布上 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4.2亲子互动的概况 表 7 各年级亲子互动分布情况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低分组 4 26.0 1 6.3 29 19.5 8 11.9 中分组 9 60.0 7 43.7 60 40.2 30 44.8 高分组 2 14.0 7 43.7 45 30.2 21 31.4 缺失值 0 0 1 6.3 15 10.1 8 11.9 合计 249 为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情况,我们对小学三至六年级部分学生的家 长进行了亲子互动问卷调查由表 13可知,三至六年级父母与子女互动总分集 中分布于中分段其中,四至六年级亲子互动在高分组所占比率等于或高于低 分组所占比率,可见,四至六年级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水平处于中上阶段,即亲 子互动情况良好。
而三年级亲子互动在低分组的比率高于高分组比率,说明三 年级父母与子女互动水平处于中下阶段,即亲子互动情况还有待改善 4.3 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的关系研究 4.3.1 家庭因素与亲子互动的差异检验关于家庭因素的六个方面与亲子互动的情况比较,我们对不同家庭因素的 亲子互动得分情况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经济月收入、幸福程度、 家庭所在地三个方面存在差异,而在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家庭类型这三 方面不存在差异结果如下:表8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父母亲子互动情况比较 父亲 母亲 F P F P 亲子互动 0.714 0.613 0.651 0.661 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父母的亲子互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 受教育程度的父母的亲子互动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9 不同职业的父母亲子互动情况比较 父亲 母亲 F P F P 亲子互动 2.179 0.058 0.649 0.662 对不同职业的父母的亲子互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