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高中数学(理科)第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三角恒等变换与正、余弦定理-含解析.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1844221
  • 上传时间:2021-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5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7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正、余弦定理高考年份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2020解三角形T16解三角形T7三角恒等变换与求值T92019三角恒等变换与求值T102018解三角形T6三角恒等变换与求值T4解三角形T91.[2019全国卷Ⅱ]已知α∈0,π2,2sin2α=cos2α+1,则sinα= (  )A.15 B.55 C.33 D.2552.[2018全国卷Ⅱ]在△ABC中,cosC2=55,BC=1,AC=5,则AB= (  )A.42 B.30 C.29 D.253.[2020全国卷Ⅲ]在△ABC中,cosC=23,AC=4,BC=3,则cosB= (  )A.19 B.13 C.12 D.234.[2018全国卷Ⅲ]△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a2+b2-c24,则C= (  )A.π2 B.π3 C.π4 D.π65.[2018江苏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且BD=1,则4a+c的最小值为    .6.[2020全国卷Ⅰ]如图M2-7-1,在三棱锥P-ABC的平面展开图中,AC=1,AB=AD=3,AB⊥AC,AB⊥AD,∠CAE=30,则cos∠FCB=    .图M2-7-1                  三角恒等变换与求值1(1)已知cosπ4+θ=223,则sin2θ的值是 (  )A.-79 B.-29 C.29 D.79 (2)若sinα+π5=-13,α∈(0,π),则cosπ20-α= (  )A.4-26 B.-4+26C.-4-26 D.4-26或-4-26【规律提炼】三角恒等变换主要是利用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及二倍角公式解决相关的三角函数问题.一般地,若α∈[0,π],应该选择计算它的余弦值,若α∈-π2,π2,应该选择计算它的正弦值,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两解.如果题中给出的是部分角的正切值,那么可以去求所求角的正切值.总之,要根据角的范围合理选择正弦、余弦、正切,减少讨论.测题1.设α,β满足tanα+3π4=3,tanβ+π4=2,则tan(α+β)= (  )A.-1 B.-12C.17 D.12.已知tanθ+π4=12,则tanθ-π2=    .3.无字证明就是将数学命题用简单、有创意而且易于理解的几何图形呈现出来.请根据图M2-7-2写出该图所验证的一个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图M2-7-2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角度1 三角形中基本量的求解2(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C=2π3,sinB=3sinA,若△ABC的面积为63,则c= (  )A.22 B.226 C.214 D.47(2)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则“asinB=b+csinC+sinA”是“△ABC为等腰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规律提炼】三角形中共有七个几何量(三边三角以及外接圆的半径),一般地,知道其中的三个量(除三个角外),可以求得其余的四个量.(1)如果知道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那么用余弦定理;(2)如果知道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那么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第三条边);(3)如果知道两角及一边,那么用正弦定理.测题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cosC-(2b-c)cosA=0,则角A的大小为 (  )A.π4 B.π3 C.π2 D.3π42.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60,b>1,c=a+12,则当△ABC的周长最短时,b的值为 (  )A.2+22 B.2 C.1+22 D.1+2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3bc,sinC=23sinB,则A=    .角度2 三角形的综合问题3(1)设a,b,c分别为锐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且满足cosAa+cosBb=23sinC3a,若b=2,则△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A.3 B.23 C.233 D.12(2)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等于8,a=5,tanB=-43,则△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  )A.565 B.5652 C.5654 D.5658【规律提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常常和基本不等式、基本函数甚至导数相联系,特别地,如a+b+ab≥2ab+ab,再令ab=t,转化成二次函数问题,或a+b+ab≤a+b+a+b22,再令a+b=t,转化成二次函数问题等.有时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与等角(或角互补)构造等式解题.测题1.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由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公式,设△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则“三斜求积”公式为S=14a2c2-(a2+c2-b22)2,若a2sinC=5sinA,(a+c)2=16+b2,则利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ABC的面积为 (  )A.32 B.3 C.12 D.22.在△ABC中,若B=π3,AC=3,则AB+2BC的最大值为    .3.如图M2-7-3,在平面凸四边形ABCD中,AB=AD=CD=2BC=4,P为对角线AC的中点.若PD=3PB,则PD=    ,∠ABC=    .图M2-7-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4(1)如图M2-7-4,为测量某公园内湖的岸边A,B两处间的距离,一无人机在空中P点处测得A,B的俯角分别为α,β,此时无人机的高度为h,则A,B间的距离为 (  )图M2-7-4A.h1sin2α+1sin2β-2cos(α-β)sinαsinβB.h1sin2α+1sin2β+2cos(α-β)sinαsinβC.h1cos2α+1cos2β-2cos(α-β)cosαcosβD.h1cos2α+1cos2β+2cos(α-β)cosαcosβ(2)春秋以前中国已有“抱瓮而出灌”的原始提灌方式,开始时使用提水吊杆——桔槔,后发展成辘轳.19世纪末,由于电动机的发明,离心泵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发展机械提水灌溉提供了条件.图M2-7-5为灌溉抽水管道在等高图上的投影,在A处测得B处的仰角为37,在A处测得C处的仰角为45,在B处测得C处的仰角为53,A点所在等高线值为20米,若BC管道长为50米,则B点所在等高线值为参考数据:sin37=35 (  )图M2-7-5A.30米 B.50米C.60米 D.70米【规律提炼】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测高和测距问题,这样就需要将实际问题中已知以及待求的角度、距离等融合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结合正、余弦定理求解.测题1.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这种挤压一直在进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一直在变化.由于地势险峻,气候恶劣,通常采用人工攀登的方式为珠峰“量身高”.攀登者们携带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从山脚开始,直到到达山顶,再把所有的高度差累加,就会得到珠峰的高度.2020年5月,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开始新一轮的珠峰测量工作.在测量过程中,已知竖立在B点处的测量觇标BC高10米,攀登者们在A处测得觇标底点B和顶点C的仰角分别为70,80,如图M2-7-6所示,则A,B的高度差约为(参考数据:sin70≈0.94,sin80≈0.98) (  )图M2-7-6A.10.00米 B.9.80米 C.9.40米 D.8.62米2.如图M2-7-7,某湿地为拓展旅游业务,现准备在湿地内建造一个观景台P,已知射线AB,AC为湿地两边夹角为120的公路(长度均超过2千米),在两条公路AB,AC上分别设立游客接送点M,N,从观景台P到M,N建造两条观光线路PM,PN,测得AM=2千米,AN=2千米,则MN的长度为    千米.若∠MPN与∠BAC互补,记∠MNP=α,两条观光线路PM与PN之和为y千米,则把y表示为α的函数为y=        .图M2-7-7第7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正、余弦定理真知真题扫描1.B [解析]2sin2α=cos2α+1⇒4sinαcosα=2cos2α,因为α∈0,π2,所以cosα≠0,所以2sinα=cosα,代入sin2α+cos2α=1得sin2α=15,而α∈0,π2,所以sinα=55.2.A [解析]cosC=2cos2C2-1=2552-1=-35,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B2=12+52-215-35=32,所以AB=42.3.A [解析]在△ABC中,AB2=BC2+AC2-2BCACcosC=32+42-23423=9+16-16=9,所以AB=3,故△ABC为等腰三角形,根据题意得sinB2=23,则cosB=1-2sin2B2=1-2232=19.4.C [解析]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a2+b2-c24=12absinC,所以a2+b2-c22ab=sinC.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ab=cosC,所以cosC=sinC,又C∈(0,π),所以C=π4.5.9 [解析]方法一:由∠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得∠ABD=∠CBD=60.由S△ABC=S△BAD+S△BCD,得12acsin120=12aBDsin60+12cBDsin60,又BD=1,所以ac=a+c,则1a+1c=1.而a>0,c>0,所以4a+c=(4a+c)1a+1c=4+4ac+ca+1≥5+24acca=9当且仅当4ac=ca,即c=2a时,取等号.因此4a+c的最小值为9.方法二:以B为坐标原点,BD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D(1,0),Ac2,3c2,Ca2,-3a2,故AD=1-c2,-3c2,DC=a2-1,-3a2,又AD∥DC,所以1-c2-3a2=a2-1-3c2,整理得ac=a+c,以下同方法一.6.-14 [解析]由题知,BD=2AB=6,BC=2,AE=AD=3,BF=BD=6.在△ACE中,由余弦定理CE2=AC2+AE2-2ACAEcos∠CAE=12+(3)2-213cos30=1,得CE=1,则CF=CE=1.在△BCF中,由余弦定理得cos∠FCB=BC2+CF2-BF22BCCF=22+12-(6)2221=-14.考点考法探究小题1例1 (1)A (2)C [解析](1)由题意可知cosπ4+θ=cosπ4cosθ-sinπ4sinθ=22(cosθ-sinθ)=223,所以cosθ-sinθ=43,平方可得1-sin2θ=169,解得sin2θ=-79.故选A.(2)因为α+π5+π20-α=π4,所以π20-α=π4-α+π5.因为α∈(0,π),所以α+π5∈π5,6π5,又因为sinα+π5=-13<0,所以α+π5∈π,6π5,所以cosα+π5=-1-(-13)2=-223,所以cosπ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数轴说课稿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平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直线、射线、线段++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课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pptx 【公开课】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课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角边角、角角边)(大单元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课件】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