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运动实验改进.doc
3页分子的运动实验改进教学设计衡东县吴集镇莫井中学 周玲芳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实验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的探究实验(P49)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抽象思维意识,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对以后的化学教学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二、实验原理:(1)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挥发性; (2)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教材实验(如图1所示) 选用2只小烧杯分别盛放浓氨水和酚酞溶液,再用一只大烧杯罩住这两个烧杯,通过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而B中的浓氨水不变红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图1实验原型 图2改进型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有以下不足之处: 1、浪费药品:原实验需要用到较多量的氨水和酚酞,浪费了药品;2、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浓氨水挥发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3、不能移动实验装置:以方便全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反应时间较长:大约需要三分钟左右才可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改进型实验有2处改动:(1)将A、B烧杯换成2张滤纸条;(2)增加了1块玻璃片,便于移动实验装置五、实验药品和器材: 酚酞试液,浓氨水,大烧杯一个,滤纸条,玻璃片等六、实验过程: 取2张滤纸条,分别在上面滴加浓氨水和酚酞试液,(为了区分,我将酚酞试液滴在剪成小鱼儿状的滤纸条上,将浓氨水滴在长方形的滤纸条上然后将2张滤纸条粘放入到一个干净的烧杯中(不要相互接触),再将烧杯倒扣到玻璃片上装置见图2所示) 观察实验现象七、实验效果:30秒内看到滴有酚酞的小鱼儿滤纸变红,滴有浓氨水的长方形滤纸没有变红八、实验改进后有如下优点:(1)实验药品用量很少,只有几滴试液即可,节约药品;(2)浓氨水几乎没有扩散到空气中,教室中闻不到刺激性气味,减少了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3)实验装置便于移动,可以让教室全体学生都观察到实验现象4) 30秒时间内将看到滴有酚酞的滤纸变红,滴有浓氨水的滤纸没有变红,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且实验时间短,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分子的运动,突破了教学难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