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玻璃公司生产计划方案(参考).docx
69页泓域/智能玻璃公司生产计划方案智能玻璃公司生产计划方案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4一、 产业环境分析 4二、 必要性分析 6第二章 生产计划 8一、 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 8二、 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 12三、 MRP,MRPII和ERP 15四、 丰田生产方式和看板管理系统 24五、 期量标准 37六、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41七、 在制品控制 43八、 生产进度控制 46第三章 项目简介 49一、 项目单位 49二、 项目建设地点 49三、 建设规模 49四、 项目建设进度 49五、 项目提出的理由 49六、 建设投资估算 50七、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1第四章 组织架构分析 53一、 人力资源配置 53二、 员工技能培训 53第五章 SWOT分析说明 56一、 优势分析(S) 56二、 劣势分析(W) 58三、 机会分析(O) 58四、 威胁分析(T) 59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 63一、 公司发展规划 63二、 保障措施 67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收入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其中出口增长18%。
先行支撑指标增势良好,工业用电量增长12.5%,居全国前列,铁路货运发送量增长18.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增长14.8%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把着力点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财政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7%左右,现行标准下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智能玻璃是使用电致变色、光致变色、热致变色、悬浮粒子等技术,实现颜色、透明度、透光率、紫外线透过率改变的特殊玻璃由于智能玻璃能够自动调节透明度实现光线与温度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隐私、节能减排效果,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建筑、消费电子、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在汽车领域,智能玻璃可以根据阳光充足度和气候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透明度,平衡车内光线,并起到隔热保温、阻挡紫外线作用,以达到降低燃油消耗、节能减排目的。
在建筑领域,智能玻璃在光线充足时,能够调节透明度阻挡过多光与热进入室内,在光线不足时,可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以达到建筑节能减排目的由于智能玻璃具有吸收阳光特性以及保护能量不易散失特性,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也有广阔应用前景受益于全球汽车行业稳步发展、建筑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不断上升等因素,全球智能玻璃市场持续增长2015-2019年,全球智能玻璃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6%,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9.8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智能玻璃市场仍将保持快速上升态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7.2亿美元左右20世纪90年代,智能玻璃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行业规模逐步扩大,生产企业不断增多在全球范围内,智能玻璃行业中的优秀企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地区,代表性企业主要有旭硝子、日立化成、View、Gentex、PleotintLLC、Polytronix、SmartglassInternational、SPDControlSystems、ResearchFrontiers等与欧美日相比,我国智能玻璃行业起步较晚,21世纪初期市场中的少量产品基本都是从海外进口,价格昂贵,应用普及率极低。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汽车、建筑、太阳能等产业蓬勃发展,智能玻璃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进入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开始增多但由于智能玻璃价格高于普通玻璃,现阶段国内应用普及率依然较低,例如在建筑领域,其主要应用在高档办公楼中,民用建筑领域推广难度较大二、 必要性分析(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二章 生产计划一、 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一)生产计划的含义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它所反映的并非某几个生产岗位或某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活动,也并非产品生产的细节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机器设备、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源的使用安排问题,而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生产计划工作是指生产计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它通过一系列综合平衡工作,为生产系统的运行提供个优化的生产计划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分为中长期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三个层次这三类计划紧密相关、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体系中长期垄产计划是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期一般是三年或五年,也有年限更长的它是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有关产品方向、市场状况、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财务成本方面的发展要求,对企业生产能力的增长水平、企业重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生产线设置和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环境保护、厂区布局等方面所做的规划年度生产计划是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计划期为一年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利润计划、销售计划的要求和其他的主客观条件,确定企业计划年度内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等生产指标它与中长期生产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计划期现实的市场状况和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为依据制定的企业生产纲领,是考核企业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的主要依据;而中长期生产计划则是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受企业现有条件的约束,是为开创新局面所制定的生产发展规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是贯彻实施生产计划、为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而编制的执行性计划通过生产作业计划把企业的生产任务分解,分配给各车间、工段,直至每个工人;把全年的任务细化为各月、各周甚至每天每班的具体任务年度生产计划是确定企业生产水平的纲领性计划,而生产作业计划则是生产计划的执行性计划二)生产计划指标制定生产计划指标是企业生产计划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全面指导企业计划期的生产活动,生产计划应建立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及产品产值四类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指标体系1、产品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它不仅反映出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能力,还反映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产品品种的确定在生产计划中十分重要产品品种指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实力,按产品品科系列平衡法来确定产品品种系列平衡法中所讲的市场引力是指市场吸引企业的能力,它从四个方面体现:产品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容量、该产品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企业实力从四个方面体现:本企业生产该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企业技术能力、企业原材料供应能力该产品销售能力2、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晋的重要标志之一。
产品质量受若干个质量控制参数控制对质量参数的统一规定就形成了质量技术标准在执行质量标准上有几种形式,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等副产品质量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另一类是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3、产品产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是以实物量计算的产品产量,反映企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是制定和检查产量完成情况、分析各种产品之间比例关系和进行产品平衡分配、计算实物量生恋指数的依据确定产品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4、产品产值指标产品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进行不同行业间的比较根据具体内容与作用的不同,产品产值指标分为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三种形式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一些经济指标的依据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自制设备、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价格根据不同需要采用可变价格或不变价格2)工业商品产值工业商品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售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是企业可以获得的货币收入通过比较商品产值和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可以体现出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吻合程度显然,两者差距越小,说明生产越符合市场需求商品产值包括:企业利用自备材料生产成品价值、利用订货者的来料生产成品的加工价值、完成承接的外单位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等3)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在于它们确定最终成果的范围不同,工业增加值以社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依据,而工业总产值以企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依据工业增加值以社会范围确定最终成果,不包括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消耗产品的转移价值,减少了工业总产值的一些重复计算部分,更加真实地体现了企业的生产活动成果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是新创造的价值加固定资产折旧二、 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生产计划指标确定后,需进一步将全年的总产量指标按品种、规格和数量安排到各季、月中去,制订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以便合理分配并指导企业的生产活动产品出产进度应做到:保证交货时期的需要、均衡出产、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一)大量大批生产企业大量大批生产企业安排出产进度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计划年度内各季、月的产量1)各期产量年均分配法各期产量年均分配法也叫均匀分配法,即将全年计划产量平均分配到各季、月这种方法适用于社会对该产品需要比较稳定的情况2)各期产量均匀增长分配法将全年计划产量均匀地安排到各季、月这种方法适用于社会对该产品需要不断增加的情况3)各期产量抛物线形增长分配法将全年计划产量按照开始增长较快、以后增长较慢的要求安排各月任务,使产量增长的曲线呈抛物线形状这种方法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且对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二)成批生产企业成批生产的产品,由于各批的数量大小不一,企业在计划内生产的产品种类必然比较多,因此安排产品出产进度更为复杂通常方法如下1)将产量较大的产品,用“细水长流”的方式大致均匀地分配到各季、月生产2)将产量较少的产品,用集中生产方式参照用户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