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切实践行全面教育目标——苏教版《集合》一章教学有感.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da****in
  • 文档编号:116074055
  • 上传时间:2020-02-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9.3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 中学数学研究 2 0 1 5年第 8期 ( 上 ) 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切实践行全面教育目标木 —— 苏教版《 集合》 一章教学有感 江苏省江浦高级 中学( 2 1 1 8 0 0) 徐爱勇 1 问题由来 在《 苏教版 》 教学参考书的每一章的开头, 均罗列了如下 四个方面的框架性的内容 : ( 1 ) 本章教育 目标; ( 2) 本章设计 意图; ( 3 ) 本章教学建议 ; ( 4) 本章内容分析. 随着新课改地 不断深入, 三维教学目标已经深入人心. 但笔者认为, 还存在 着相当多的教师对 “ 过程与方法” 和“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制定有明显地 “ 贴标签” 的嫌疑.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我们教师并没有把教材编写者设计的真正意图领会透. 鉴于此, 笔者试结合苏教版《 集合》 一章的教学体会, 从 挖掘教材设置的真正意图的角度出发, 力争实现全面的教育 目标. 2 意图展示 意图 1 设置 问题持续化 案例 1 : ( 对 “ 数集符号化” 的阐述 ) 问题 1 : ( P 7练习第 2题 )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 1 ) 奇数的集合; ( 2) 正偶数的集合. 问题 2 : ( P l 0练习第 5题 ) 若 U = z , A : { X I X= 2 k , k∈Z } , B = { X I X= 2 k+ 1 , k∈Z } , 则 C u A = —— , CuB = —— . 问题 3 : ( P 1 3练习第 6题 ) 设 A= l = 2 k一1 , k∈ Z } , B={ I X:2 k , k∈Z } , 求A n B , A U B . 分析: 在 “ 本章教育 目标” 中, 明确指出: 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 准确性 , 帮 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 础. 笔者认为, 对这 3 道题进行综合思考, 油然而生如下感触: ( 1 ) 教材通过在每一小节都设置一道与此相关的问题, 从而达到使学生对其产生持续的思考. ( 2) 教材并不是简单地重复, 而是从最朴素的 自然语言 出发, 第一次将其过渡到符号语言, 第二次又将其转变为形 异质 同的符号语言. ( 3) 在本章 的学习过程 中, 学生曾多次对数集进行划 分 , 而对于整数集 z进行奇偶分类, 只是最简单、 最特殊的一 种分类方式. 我们很 自然地想到对整数集 z按照 “ 剩余类” 进 行 如下变 式 : 设 A = l X= 3 k一2 , k∈Z } , B= I X= 3 一1 , k∈z l , C={ X I X:3 k , k∈z } , 若 a∈ A, b∈B , C ∈C , 贝 0 日 +b—C ∈ . ( 请在“ A , , C” 中选择一个填在空格处 ) . 意图 2 抽象问题具体化 案例 2 : ( 对 “ 集合运算” 的阐述 ) 问题 4 : ( P 1 4习题 1 . 3 第 1 0题 ) ( 1 ) U={ 1 , 2 , 3 , 4 , 5 , 6 1 , A={ 2 , 3 , 5 1 , B:{ 1 , 4 1 , 求 C u ( A U B ) 与 ( C u A ) A ( C u B ) ; ( 2 ) 在下图中用阴影表示 C u ( AUB ) 与 ( C u A ) n( c u B ) ; ( 3 ) 由 ( 1 ) ( 2) , 你有什么发现? 分析: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 ( 以下简称 《 标 准 》 ) 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 “ 要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 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 笔者认为, 实现这一目标的 一 个强有力的抓手, 就是 “ 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 从抽象的角度出发, 本题的意图是向学生揭示一个逻辑 学定律——德摩根定律( 或称德摩根定理 ) : 非 ( P且 Q ) = ( 非 P ) 或 ( 非 Q ) , 非 ( P或 Q ) = ( 非 P ) 且 ( 非 Q ) . 但是, 高一学生的 认知力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这样 “ 冰冷的数学知识” 转化为 学生 “ 火热的思考” . 从具体的角度出发, 教材将此问题设置 为如下“ 思考线路图” : 离散的有限整数集 —+连续的无限形 象集 —+ 归纳猜想抽象得结论. 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 基本要求, 但是不等于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 要强调对数学 本质的认识, 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 化的海洋里. 意图 3 实际问题数学化 案例 3 : ( 对 “ 集合应用” 的阐述 ) 问题 5 : ( P 1 2例 2) 学校举办了排球赛, 某班 4 5 名同学 中有 1 2名同学参赛. 后来又举办了田径赛, 这个班有 2 0名同 学参赛. 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 6 名同学. 两项比赛中, 这个班 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 分析: 《 标准》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 注重数学知识与 实际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 我们在教学实践 过程中, 应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应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经历探索、 解决问题的过程 , 体会数学 的应用价值. 通 过 本 章 的 学 习, 应 使 学 生 初 步 感 受 到 运 用 集 合 语 言 表 述 数 学 对 象 时 的 简 洁 和 准 确 , 体 会 数 学 的 简 洁美. 设 为 A = { X l X 为参加排球赛的同学} , B = { X I 为参加田径赛的同学} , 则班级 内的同学就被 自然 的分 成四个集合 : A nB , AnC u B , C u AnB , ( C A ) n( C f , B ) . 在解 本文系南京市第八期个人课题 “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 课题编号: J e 4 7 8 3) 阶段性研究成果. 2 0 1 5年第 8期( 上 ) 中学数学研究 5 题过程中,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 V e n n图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并从中提炼出 “ 制高点” ——容斥原理. 教材在本章复习题中 又安排了如下延伸练习. 问题 6 : ( P 1 8第 1 1题 ) 期 中考试, 某班数学优秀率为 7 0 %。

      语文优秀率为 7 5 %. 问: 上述两门学科都优秀的百分率 至少为多少? 问题 7 : ( P 1 8第 l 4题 ) 高一( 3 ) 班共有 4 5人, 其中文艺 爱好者 2 0人, 体育爱好者 1 5 人 , 文艺、 体育均不爱好的 2 0 人 , 问: 文艺、 体育均爱好的有多少人? 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能获得 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素养, 满足他们个人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材在本章复习题最后一题中还设 置了这样的题 目. 问题 8 : ( 写作题 ) 用集合的语言介绍你自己. 意图 4 拓展问题探 究化 案例 4 : ( 对 “ 集合外延” 的阐述 ) 问题 9 : ( P 1 0第 l 3题 ) ( 阅读题 ) 我们知道, 如果集合 A S, 那么 S的子集的补集为 A= { l ∈S , 且 仨A } . 类似地, 对于集合 A , 日, 我们把集合 { l ∈A , 且 B } 叫做 集合 A 与B的差集, 记作 A—B . 例如 A= { l , 2 , 3 , 4 , 5 } , B= { 4 , 5 , 6 , 7 , 8 } 贝 0 A—B={ l , 2 , 3 l , B—A= { 6 , 7 , 8 } . 据此 , 试回答下列问题 : ( 1 ) 设 S是高一 ( I ) 班全体同学的集合, A是高一 ( 1 ) 班全体女同学的集合 , 求 S—A及 A; ( 2) 在下列各图中用阴影表示集合 A—B; ( 3) 如果 A—B=0, 那么集合 A与 B之间具有怎样的 关系? 分析 : 《 标准 》 的基本理念中还指出: “ 提供多样课程, 适 应个性选择” .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 间,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 多种类的选择,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当然 , 从 时 间的跨度来 看 , 学生在 后面要 经历课 程 的选 修. 但是我们必需清醒地认识到, 在必修课程的设置环节中, 教材编写者们已经安排了 “ 探究、 拓展” 栏目, 这也为我们切 实实现课程 目标提供了“ 大舞台” . 苏教版教材在每一章章首均给出了统领性问题. 如《 集 合 》 一章, 就给出了如下叙述 : ( 3) 怎样进行集合的运算? 通 过本章学习, 学生已经感受到集合之间的运算有 “ 交集、 并 集” , 并且还有之间的混合运算. 我们不禁要问, 集合之间的 运算是否也像实数之间的运算一样, 还具有其他运算方式 呢? 教材通过 “ 探究、 拓展” 栏 目向学生较为系统地展示了集 合之间的运算问题, 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新的运算 ( 如向 量运算等 ) 提供可借鉴的学习方式. 3一 思 考 长期以来 , 在实践中, 有些教师往往不注意对教材例习 题的研究 , 把教材例习题仅仅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 缺少对 习题的挖掘以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整合, 甚至弃之不用, 使 得习题功能弱化 , 教材意图不能凸显. 死抱教材不越雷池一 步只会走向僵化, 活用教材教学才会使教学充满活力, 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取得更好的教 学效果 . 事实上 , 教材中的许多习题往往隐藏着一些学生尚未发 现的奥秘,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要善于用 “ 慧眼 “ 去发现, 充分放大其价值. 为此, 笔者不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 1 ) 整合教材, 有的放矢 按照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是实现教学 目标的一种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使用教材是手段不是 目的, 达到课程标准 的要求才是教学的目的. 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 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对教材的内容作出灵活的、 有针对性的 处理可以实现更为有效地教学. 在上面几道习题的教学中通 过上述串联, 势必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 ( 2) 加强反思, 全面育人 画龙要点睛, 再好的例题、 再透明的分析, 如果缺少了题 后的反思 、 总结都会失去光彩. 比如上述几个案例, 我i l i o n 果讲解完后就戛然而止的话 , 那么就有一点 “ 猪八戒吃人参 果” 的味道. 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不妨多参照《 标 准》 、 《 教学要求 》 等材料, 充分理解教学编写者的真正意图, 切实践行全面的教育目标. ( 3 ) 理解学生, 准确定位 我们对教材的研究, 说到底还是为学生服务的; 而教材 的编写 , 也是想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的. 因此, 不管是教材的 “ 显性的意图” 还是 “ 隐性的意图” 最终被吸收的主人就是学 生. 我们只有深入地理解学生 , 才能对我们的课堂进行准确 的定位. 理解学生就是要求老师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状 况 、 智能水平,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对学生的发展作出合理 的预测 , 从而为我们的教学予以准确的定位. 重视和加强对教材资源的整合注重对隐含于其中的思 想方法的归纳、 整理和提炼, 是一名数学教师应有的教学态 度和专业素养, 更是一名数学教师帮助学生摆脱 “ 题海” 之 苦, 实施高效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必由之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13.2 《致大海》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李凭箜篌引》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8.1《荷花淀》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4《树和天空》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锦瑟》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比较探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3 《自己之歌》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高中数学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学期.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第9章 统计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率的基本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教育集团董事长在教师节的致辞(尊享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