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2023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11页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第一部分(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诠(quán)释裨(pí)益锃(zèng)亮七皱八褶(zhě) B.反刍(chú)折叠(dié)嘈(cáo)杂瘦骨嶙峋(xún) C.纳(nà)凉翕(xī)动宁(níng)可篝(gōu)火 D.浣(huàn)纱找茬(chá)霎(shà)时死乞(qiè)白赖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来,并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改正4分) (1)我仍是不恢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2)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篮天 (3)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哀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4)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暇疵也就这么点儿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B.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 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课文《繁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其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她创作的大量表现自己“零碎的思想”的短小清新的小诗,后来被收集在《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中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他在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失去的天国》《国王的下台》等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罗摩衍那》等 5.仿照下面的诗句,发挥想象,写一句意思相关、形式相似的话3分)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6.下面是某同学的习作《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画线的A、B两处有语病,请你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A母亲四十岁生日的时候,我的“金库”还算充分。
出于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心,我准备给母亲买一件礼物,给她一个惊喜因为是第一次给母亲买礼物,想来想去不知买什么好那天,我在商场转了几圈,最后在化妆品柜台前停了下来看着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母亲那张为我日夜操劳而日渐苍老的脸B经售货员介绍后,使我下决心买了其中最好的一瓶面膜 (1)A处: (2)B处: 7.综合性实践活动5分) 某中学七年级(1)班班委准备编一份“文学蓓蕾”手抄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报纸设计两个栏目2分) (2)假如委托你去聘请语文老师对审稿、编辑等工作予以指导和帮助,你打算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3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自度其足(2)反归取之 (3)遽契其舟(4)不亦惑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是吾剑之所从坠 10.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大意2分) 11.【甲】【乙】两文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3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对文学进行了阐释?(4分) 13.选文的中心是什么?(3分) 14.谈一谈你对“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的理解3分) 15.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 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勳”的笔画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画少、字画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画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動”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動”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勳”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 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画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繁杂;“子”笔画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画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画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分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
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练习汉字书法用的方格纸,每个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线分成九个小格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Cuàn)宝子:人名后文“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16.文章回忆童年的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共40分) 20.作文共40分) 题目:悄悄的提醒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加分 七年级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