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新派进行教育改革的措施和评价.ppt
11页维新派进行教育 改革的措施和评价计101 顾筱娴百日维新前维新派的措施• 1 兴办学堂 • 2 兴办学与发行报刊万木草堂1890年康有为开始在广州讲学授徒,弟子有 陈千秋、梁启超等,1893年冬,选定仰高祠为正 式讲舍,定名为“万木草堂”,学生达100余人教 学内容包含了各类西学,包括政治学、群学等, 成为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的场所,造就了 一大批维新人才,梁启超即是典型代表湖南时务学堂 1897年,维新运动趋向高潮,湖南一些倾向维 新的官员在谭嗣同的推动下,创办时务学堂于 长沙,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梁启超在教学 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 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 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后更名为《中外纪闻》) • 1895年11-12月间,成立北京强学和上海强 学,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分别作为 的机关报,南北呼应,形成甲午战争后维新 宣传活动的第一高潮 • 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1897 年严复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广西的圣学 和《广仁报》,湖南的南学和《湘报》等 等• 维新时期, 光绪帝谕令军机大臣与总理衙门 议奏大学堂章程,任孙家鼐为管学大臣, 管理 学堂事务。
• 梁启超拟订《京师大学堂章程》 • 教学方针为: 中西并重, 观其通, 无所偏废 • 课程为:普通学和专门学 • 1900年,京师大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 1897 年12 月16 日, 贵州学政严修奏 请开设经济特科, 为废八股和科举打 开了突破口 •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第一次提出废 八股的要求 • 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著 自下科为始,乡试及生童岁科各 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 策论”• 新学的核心是西学, 同时包含了属于封建思 想体系的经世致用之学 • 7 月5 日, 光绪帝发布上谕, 责成“有能独力创 建学堂、开辟地利、兴造枪炮厂者, 给予特 赏”维新派教育改革的评价• 在推行中遭到抵制和拖延,大多未及施行,即 被守旧派宣布废止•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 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 了重大冲击 • 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迈出了超越中国传统的厚重步伐, 树立起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 碑, 推动了中国新教育的发展进程。
